尤 薇
河南省許昌市中級人民法院,河南 許昌 461000
夫妻共同債務是指為滿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以及對共有財產的管理、使用等過程中所負的債務。我國婚姻法、婚姻法相關的司法解釋等法律法規都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舉證分配原則做了明確的規定,現筆者對我國現行的夫妻共同債務的舉證分配責任的原則進行相應的分析,找出存在的弊端,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以期改進和完善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法律適用及舉證責任的分配。
夫妻共同債務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指夫妻之間為了維持正常的家庭生活、家庭支出所負的債務。比如夫妻之間為了購置共同生活物品所欠的債務;購買、裝修居住的房屋所欠的債務;夫或者妻一方生病為治療疾病所欠的債務;以及為共同生活所負擔的其他債務都屬于第一個方面所包括的范圍。第二個方面是指夫妻共同經營所負的債務。比如雙方共同從事工商業、承包經營、共同投資、以及共同從事其他的金融活動所負的債務,同時也包括夫妻一方從事上述活動但利益歸家庭成員共享的情形。
夫妻共同債務包括以上的兩個大方面,但在司法實踐中出現以下幾個特殊情形。一是履行撫養、贍養義務所負的債務屬于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在筆者處理的離婚糾紛等案件中以及借款經濟糾紛案件,經常會出現此類情形。按照我國婚姻法的相關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因此在司法實踐中,夫或者妻一方為必須給予撫養、贍養的親屬支付合理的生活費、醫療費、教育費等而欠下的債務,此債務屬于履行法定義務而欠下的債務。無論一方是否同意或者事后追認,都屬于夫妻共同債務,應當由夫妻共同承擔。二是在離婚協議、人民法院的調解書雙方對夫妻共同債務做了相關的約定,約定其共同債務由一方承擔,此約定是否能對抗債權人?在司法實踐中,本著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的原則,此約定不能對抗善意的第三人即債權人,債權人有權就其夫妻共同債務向夫或者妻的任何一方主張權利。夫或者妻的任何一方如承擔連帶清償后,可基于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書向另一方追償,人民法院支持其追償的主張。三是離婚后所形成的的共同債務屬于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對于此問題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是離婚時未對夫妻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共同所負的債務處理,以及離婚后產生的對原共同財產處理等形成的共同債務應屬于夫妻共同債務。
2001年4月修訂的婚姻法、2003年頒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24條的規定,都直接或者間接籠統認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或者妻任何一方以個人名義所欠的債務,基本上法院在判定上均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除非夫或者妻一方能舉出反證,但反證在司法實踐中舉證異常困難,很少能舉證出所負的債務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在2018年1月18日“夫妻債務新司解釋”出臺前,筆者所在的法院判例基本上債權人起訴夫或者妻的任何一方,只要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基本上按夫妻共同債務判定的。這樣的判定基于的舉證原則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對等的舉證。這樣的判定在一定的程度上導致了較大的社會不滿,確實有許多的債務并不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夫或者妻的一方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承擔了巨額債務,對社會、家庭、家中未成人子女都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2018年1月18日施行的“夫妻債務新司解釋”前三條條文概括性的為夫妻共同債務做了簡要的概述: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或者事后一方追認所負的債務;夫或者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生活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
從2018年1月18日施行的“夫妻債務新司解釋”我們發現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對于債權人來講,在法律的適用和舉證責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此解釋從根本上擯棄了原先法律所采用的法律推定的原則,除了夫或者妻雙方明確的意思表示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外,對于其他的情形需要債權人舉證證明其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本條“夫妻債務新司解釋”在一定程度上實現雙方對等的舉證原則,并符合民訴法所規定的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但本條不能概括的理解為:全部的舉證責任都在債權人一方,債權人不僅要舉證證明此債務的存在、還要舉證此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這樣雙重的舉證責任對債權人不公。造成了任何時候如果借條、欠條只有夫或者妻一方的簽字,全部推定為個人債務,顯然是從一個極端走到另外一個極端。本條的合理、合法的適用需要以人民法院為主導,在庭審中查明所訴的債務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事實為查明的核心目標,原被告都要舉證證明債務的實際用途。
針對目前出現大量涉及起訴夫妻雙方,要求承擔共同債務的訴求,針對借條、欠條等證據只有夫或者妻一方簽字,僅僅依靠2018年1月18日施行的“夫妻債務新司解釋”來做依據是遠遠不夠的,避免簡單的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這需要我們的司法審判人員合理運用法律規則、要求原被告雙方各自對借款用途進行舉證,并結合對其生活經驗的判斷后綜合做出判定。為了避免審判人員過大的自由裁量權,造成基本相同的事實、相類似證據不同的法院做出不同的判決書,需要我們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完善此條,才能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的發展,保障夫或者妻不知情一方的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夫妻債務新司解釋”有利于引導夫妻一方對外舉債時充分尊重另一方的意愿,保障另一方的知情權,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導債權人要注意審查義務,防止債務風險。但這一條款需要配套相關的法律法規等措施來共同實現,才能從根本上實現此條的立法本意,從根本上保障債權人的利益和未舉債夫妻一方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