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昂拉毛
西南科技大學,四川 綿陽 621000
夫妻財產制度,是有關夫妻財產的歸屬、管理、收益、使用和處分,夫妻債務的清償,夫妻家庭生活等費用的負擔,婚姻終止時夫妻財產的清算和分割,對外財產責任等的法律制度,是適用對象范圍相當廣泛的一項重要的財產制度。第一部婚姻法中提出了“夫妻權利平等”,認為夫妻雙方均具有相同的財產處置權。因隨著時代的改變,現行婚姻法將夫妻財產進行重新定義,用共同財產制奠定基礎,附隨必要的個人財產制和約定財產制。同時《婚姻法》還規定若夫妻雙方并未將財產歸屬進行明確劃分,則以婚前、婚后為依據。對夫妻約定財產的制度進行了明確規定,即:夫妻雙方均具有對婚姻續存期的財產歸屬權進行協商約定的權利。
(一)約定財產制與法定財產制
1、約定財產制
約定財產制,指夫妻雙方就締結婚姻前后雙方財產和共有財產的處置事宜進行立約并受到法律保護的制度。該制度著眼于財產的劃歸和權屬,可替換去除特有制和共有制。起初《婚姻法》的立法目的為維護夫妻雙方的利益,促進家庭和諧。此處所指定當事人不單單指夫妻雙方,還有參與到財產關系中的第三方,所以對第三方權益予以保護,也是夫妻財產制設立的主要目的之一。
2、法定財產制
法定財產制作為補充性和強制性的規定,是指在約定制缺位的情況下,由法律規定夫妻財產權屬的制度,用以對實際糾紛作出法律裁奪。由于這種制度在實踐操作上具有高效性和成本低的特性,所以有一些國家規定,只允許采取法定制來劃分財產權屬,不承認夫妻間關于財產問題的自行立約。而對于當事人來說,法定制的強制性特點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雙方的道德負罪感,同時也起到了抵制輿論壓力的作用。
(二)夫妻共同財產制與個人特有財產制
1、夫妻共同財產制
“先排除夫妻間就財產問題自行約定的約定財產制,再排除關系到夫妻雙方獨立生活和工作的特有財產制之后,將婚內所創造的資產和收益都視作夫妻所共同擁有的制度,稱為共同財產制。”①共同財產可分為兩類:其一是實際財產,如物品、資金等等;其二是期待權,所謂期待權是指尚未轉化為資產,但具有資產轉化潛力的事物,如知識產權等等。
2、個人特有財產制
通過夫妻雙方自行擬定協議或者由法律對特定財產的分屬作出明確的制度,即為個人特有財產制。在當前我國《婚姻法》規定中,夫妻雙方在締結婚姻后,可以選擇實行分別制或是共同制來管理和處置婚內財產。
雖然我國實行的新婚姻法對于夫妻財產制的規定已經有了很大的改進,但還是存在很多的不足。
(一)新婚姻法在法律的角度上劃定了夫妻共有財產的范圍,但是對于夫妻的管理、使用等權利并沒有能夠做出明確的規定。所以這也就使得當夫妻對于共有財產出現紛爭以及矛盾的時候,同時必須需要大量的司法解釋來進行補充。
(二)我國目前夫妻對于財產約定仍然缺少了公示的程序,雖然法律規定了夫妻財產必須要采用書面的形式,但是這項財產約定僅僅只限于夫妻之間,并沒有其他的公證機關介入。
(三)我國目前對于離婚補償的請求只適用于分別財產制度,在這樣的共同財產的制度下,夫妻雙方中一方要照顧孩子、贍養老人,同時還要協助另一方的工作,雖然付出了很多,但是在進行財產分割的時候并不能享受到很好的照顧。
(一)我國的婚姻法已經變更過三次,但并沒有真正的體現出來夫妻財產制度的完整的內涵,夫妻的財產制度應當包括很多的內容,比如說夫妻財產的類型、夫妻對于財產使用的權利以及家庭日常生活的支出等等。由此來看的話,我國的婚姻法在進行立法的時候也應當將立法的重心轉移到財產的方面。
(二)對于一對夫妻來說,他們所擁有的管理權應當包括對于財產的使用權、保存權、維修權、收獲權等等,而對于財產的處理權則應當包括對于財產的買賣權、贈予權、抵押權等等。而在對于夫妻財產的立法的時候,必須要本著男女平等的原則,必須要公正以及公平,而與此同時,最首要的就是要堅持所制定的婚姻法要與民法的相關的法律規定保持一致的原則。
夫妻財產制度作為婚姻法中的主要內容,對保護雙方合法權益維護夫妻關系中具有重要意義。相比于之前的婚姻法,現行的婚姻法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一些方面仍有不足,對此國家應該不斷進行改進以及改善。由于本人理論知識及實踐經驗有限,本文仍有不足地方。故此,希望能通過本文為我國當前的財產制度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