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付靜
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 200444
實事求是思想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思想路線,在新的時期,新的歷史條件下,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實事求是思想的重要作用,其中對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實事求是思想進行的再創造、再創新闡釋,這是一個重要的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對實事求是的論述對我們今天建設美好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方法論的指導意義。
習近平指出,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堅持實事是的思想方法,在工作中實事求是。作為領導人,更應該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實事求是,腳踏實地,才能真心為人民服務。
首先,實事求是實際上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為什么呢?眾所周知,馬克思沒有提到實事求是這個概念,這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國情的結合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般而論,我們認為馬克思主義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毛澤東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此基礎上,毛澤東把中國國情和馬克思主義的哲學相聯系,根據中國的具體情況,總結出中國的發展道路,并堅定不移的堅持下去。自此之后,鄧小平認為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就是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根據中國具體國情,解決中國問題。由此可見,我們所提倡的實事求是,是馬克思的辯證唯物論的和歷史唯物論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其次,我們為什么認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呢?鄧小平就說過,堅持實事求是,就是要一切從現實的情況出發,把理論和實踐聯系起來,必須堅定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必須堅持把這作為黨的思想路線。而且這路線的核心就是實事求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是要求我們要以實際情況為準繩,不能教條主義的理解方法,要活學活用。馬克思的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實事求是作為對他們的總結和概括,更具體,更明確。因此,在新的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實事求是永遠不會過時,必須把它和國家的具體國情相結合,作為指導國家工作的方法。習近平總書記認為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指出了實事求是的方法論作用。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勞永逸的,堅持實事求是更是如此。堅持事實的工作方法必須以具體的時間和地點為轉移,在某段時間堅持實事求是所得出的方法,并不代表在任何時間段都適用的;同樣的在某一個地點堅持實事求是的結論也不代表在任何地點都沒有差錯。在某個地點的某個時間堅持實事求是所取得的成果必須以當時具體的條件為判斷標準,不可故步自封,把方法教條化。因此,還要增強運用實事求是的本領,在實際工作中,認真觀察,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只有合理的運用實事求是的思想,把其運用到工作中,把實事求是落到實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進步,推動中國社會向前發展。如果將實事求是的方法僵化,人們就容易故固步自封,不思進取,甚至出現錯誤。在建設社會國家的過程中,對馬克思主義的相關理論的應用就必須和中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不能生搬硬套,不顧現實的變化。
堅持實事求是不僅要在具體的時間提出切合實際的方法,還在于要根據一個國家所處于的具體的國情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對于一個國家來說,領導的決策至關重要,他不僅關系著國家的未來,還關系著人民的生活。因此,任何決策都不可超越當時的歷史條件,也不能忽視實際的經濟發展水平;同時也不能固步自封,忽視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近代中國的歷史已經告訴我們,我們必須認清世界發展的潮流,善于學習世界先進的文明成果。習近平對實事求是進行創造性闡釋的重心在于“不得超越現實與階段,也不得落后于現實,無視變化”。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堅持實事求是,就要堅持以一切從實際出發,從我國最基本的國情出發。我國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階段是不可超越的,也是不能超越的。只有在這個階段,我們才能不斷地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是一個艱苦的長期的大工程,必須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我們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是建設社會主義國家最根本的依據。
堅持實事求是,就是要堅持以客觀現實為基礎,在決策前,仔細斟酌,認真思考;決策中,不斷糾正決策的缺點;決策后不斷反思,使決策更加符合現實,減少工作的失誤,把不良影響降至最低,使思想和行動更加符合客觀規律。從方法論的角度來說,就是我們做什么事情都必須從客觀的實際出發,從現實情況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思想是行為的先導,而現實的行為又能充實思想,從而更加符合現實,符合客觀的存在,也就是符合客觀規律。習近平特別強調了歷史的“存在”對于歷史的“思維”的無條件的先行決定性,其重要意義在于,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不是變戲法,只有以“存在”的事實為依據,才能光明磊落、無私無畏,進而才能避免對思想認識、工作決策作任意性的發揮詮釋,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思想、行動更加符合規律,更加符合時代要求,更加符合人民愿望。因此,不管在任何時候,做任何工作,都必須依據客觀現實,按客觀規律辦事。
堅持實事求是必須堅持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也就是說,不僅要在具體工作中堅持事實求是,還必須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在新的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基于以往的歷史經驗,及現實的國情,基于現實的國際發展,提出一系列的新觀點,提出治國理政的新思路,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發展,新成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增添了新的內容。那么,又怎樣理解“實踐基礎之上的理論創新就是堅持實事求是”?實事求是就是在統一中發展,在發展中統一,它是在事實的前提下,不斷推動理論的發展,又以客觀存在的事實證明理論的合理性,這樣,就實現了實際與規律兩范疇在實踐中的統一,也同時實現了實際和規律兩范疇在統一于實踐過程中的雙方矛盾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倡的實事求的要求就是不僅要重視客觀存在,還必須重視在實踐過程中的理論升華。也就是說,在方法論上,這就是要求我們一方面要堅持實踐,同時又要善于總結規律,利用規律,為改造世界找到方法。
領導干部的決策直接影響人民的生活,影響國家的發展,影響社會的和諧發展。因此領導干部在做決策時必須考慮周全,仔細斟酌。習近平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把實事求是貫徹到領導工作全過程,自覺做堅持實事求是的表率。”[1]因此,作為領導干部,要時時刻刻記住,自己代表的是國家的形象,你們的一舉一動都在群眾的監督之下,對于領導干部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人民做榜樣。因此領導干部要注意以下的幾點:
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著世界觀。世界觀和方法論又直接和一個人的理論學習有關,沒有堅實的理論功底就不能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更不能準確的做出科學的決策,在實際工作中就容易陷入片面性和盲目性,甚至會做出錯誤的決定。因此就對領導干部提出要求,要不斷學習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并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理論聯系實際,不斷總結歷史經驗和教訓,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作為領導干部,如果自己的理論水平不夠,就很可能做出錯誤決策,而領導干部的錯誤決策的影響絕對是廣泛而重大的,因此:領導干部一定要不斷地進行學習,并且進行思考,為國家建設建言獻策,才能做到表率的作用。
考驗一個領導干部是否合格,是否優秀,不僅要看這個人的工作能力怎么樣,更要看看這個人的道德品質怎樣。是否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是否敢于實事求是,才是考驗一個領導干部黨性的重要方面。因此,領導干部在實際工作不僅要解決人民關心的問題,要有科學的方法和善于變通的頭腦,還必須有自我犧牲的品格,敢于承認錯誤的勇氣。因此,領導干部要始終牢記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實際的工作中,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質和黨性的修養,在任何時候,都不做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自覺為黨分憂,積極承擔國家責任,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為國家和人民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到實事求是。
什么是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就是在工作中要說來實話,辦老實事,真心實意的為人民著想,時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求真務實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作為領導干部,要敢于講真話,也必須講真話,也要善于講真話。講真話,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智慧,在中國古代,做官講究“站對隊”,講真話也要看領導人是否善于接納諫言。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因此,在講真話的過程中需要一定的智慧和勇氣。同時,要敢講真話,還要必須有一個利于講真話的環境,如果領導者是個貪官污吏,即使你講真話,也不一定有效,有時甚至會牽連自己,因此營造良好的政治環境,使人們能講真話,敢講真話,是一個關鍵的環節。以此,這就要求領導干部要干實事,立下切合實際的目標,切不可走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路線。如果每個干部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負責,實事求是,那么,不管在哪個部門,我們都會收到實際的效益,真正做到為人民辦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