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先鴻 胡逸興
1.岳陽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岳陽 414000;2.共青團岳陽市岳陽樓區委員會,湖南 岳陽 414000
高校輔導員是中國高校特殊的教師群體,具有教師和管理者雙重身份,肩負著立德樹人歷史重擔,一頭連著學生的思想品德與日常生活,一頭連著國家民族的未來與安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中共中央成立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強調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薄1]2018年9月,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高度評價人民教師“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笨梢娸o導員使命之重要。
輔導員,原先叫“政治輔導員”,由紅軍初創時期的政治指導員演變而來。戰爭年代,指導員的功能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培養出了許多優秀學員,優秀戰士。建國后,中共中央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在全國的普通高校中設立了政治輔導員的職務與崗位,經過近七十年的探索與實踐,輔導員已成為普通高校人才培養一支重要的、不可取代的力量。[2]
高校輔導員的主要職責是對大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與日常事務管理,既是教師也是管理者。其角色定位是:引領政治方向、指導學習實訓、引導人生成長、管理日常事務[3]。由于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趨向成熟的時期,黨和國家都希望能把每一個大學生都培養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培養成為關心國家安危、獻身國家安全的好公民,這些都需要有輔導員的積極工作和正確引導。
21世紀以來,國際形勢風云多變,以美國日本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國高校的政治文化滲透日益猖獗,大學生思想意識與人生價值受到巨大沖擊,高校意識形態工作任務越來越繁重,作為輔導員的自身也遇到許多理論困惑與思想困惑。為了加強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引導和高校輔導員的思想建設,國家教育部自2004年起,相繼發布了五份文件。特別是2017年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再一次重申并強調了輔導員的雙重角色與職責,再次確認了輔導員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4]
習總書記說: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為國家民族貢獻青春與力量應該是最大理想,知識、能力與智慧就是應該具備的本領,敢于承擔建設國家、保衛國家的責任就是應該具備的最大擔當。所以在高校人才培養體系中,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應該是重中之重。
國家安全,是指一個國家處于沒有危險的客觀狀態。也就是說,既沒有外部的軍事威脅與軍事侵害,也沒有內部的社會混亂與大范圍疾患災難??傮w國家安全觀,是指對國家安全、與國家安全相關問題的歷史的、現狀的、發展的、規律的、本質的認知評價和預期。[5]
習近平在2014年4月中央第一次國家安全會議上,首次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概念。即在觀察考慮國家安全時,要從單一的安全觀轉移到總體安全觀。也就是既要重視內部安全又要重視外部安全,既要重視國民安全又要重視國土安全,既要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既要重視發展問題又要重視安全問題,既要重視自身安全又要重視共同安全[6]。也就是說,國家的安全不再是單一的抵御外國侵略者的入侵與破壞,而是國內外各種安全力量的總體狀態。
國防觀,就是保衛國家安全、履行國防義務的思想意識,是維護國家安全和民族興盛的重要精神因素。國防觀的核心內容是: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觀念,居安思危愛軍習武的觀念,保衛祖國不怕犧牲的觀念等。也就是防止外敵入侵、保障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等觀念。國防觀與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指向都是國家安全,國防觀包含于總體國家安全觀之中,是總體國家安全觀的一部分。
國防教育是從國家領土、空域安全的角度所進行的國家安全與愛國情感教育;德育教育的重點是從社會主義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的角度,提升個人品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環境道德等的教育。而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則是從政治安全、經濟安全等11個方面全面關注國家安全的教育,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與國防教育、德育教育既自成體系,又部分重疊;既特色鮮明,又共性突出。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每一個公民的所有社會活動,無論是個人的學習與成長、還是事業的成就與榮譽,無論是家庭里的快樂與幸福、還是社會中的威望與價值,無論是就業與收入、還是投資與創造,都必須要建立在國家安全的基礎之上。國家安全就如人的生命與健康一樣,是承載所有個體生命與生活的“皮”,而所有個體的家庭、事業、感受、夢想與價值等都建立在名叫“國家安全”的這張“皮”之上。
自從清朝顧炎武先生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之后,這句話已成為中國公民激勵自己為國赴難、為國分憂的標志用語。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長期內外交困、民不聊生。新中國成立后長期的和平環境,又使一些遠離了戰爭與內亂創傷的人們忘記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屈辱,忘記了無數先人的奮勇抗爭,以致有些人沒有了“國家危機”與“民族興亡”的概念。當前的國際敵對勢力不愿看到一個和平穩定的中國,正在千方百計對我國進行滲透破壞,妄圖使我國的現代化努力半途而廢。所以我們要擦亮眼睛,保持警惕。
大學生是國家今天的青年,也是民族明天的未來。明天的中國會掌握在今天的學生手中,這是歷史的必然。要讓未來的中國安全,就需要今天的學生具備高尚的愛國情懷、強烈的國家安全意識、豐富的國家安全知識和建設國家、保衛國家的本領與意志。高校對人才培養的質量與標準,直接關系著國家安全的根基,關系著國家安全的質量。
既然未來的國家權力與國家資源都掌握在今天的學生手中,都掌握在經過了高校學習的高端人才手中,那么今天的學生教育得好,未來中國安全的穩定性就強,反之亦然。高校輔導員要清醒地認識到,人才的質量不僅體現在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上,更體現在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道德素質上。
輔導員作為高校學生的教育者與管理者,事關高校人才的培養質量,事關國家民族今天未來的安全和穩固,一定要深刻領會習總書記總體國家安全觀思想,強化總體國家安全觀,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