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州奇臺縣西北灣鎮獸醫站,新疆奇臺 831800)
分別于3~5月采自奇臺縣西北灣鎮隨機取樣,幼青,成年羊糞便共300頭次(從直腸采集),每頭采集糞便約50g,編號,立即檢測或放4℃冰箱待檢。每月采集4~5次,連續采集3個月(3~5月)。
取新鮮糞便4~6g,加5倍飽和食鹽水攪拌均勻,用紗布過濾,濾液倒入干凈的安培瓶中,蓋上蓋玻片(液面剛粘到玻片有未溢出),靜置30min,取下蓋玻片放到載玻片上,置顯微鏡下觀察。
判斷標準:鏡檢沒有球蟲卵囊的結果記為陰性,有球蟲卵囊的記為陽性。每個(10×10)1~5個蟲卵,記“+”,6~10個蟲卵記“++”,11~15個蟲卵記“+++”,16個以上記“++++”。一般呈“++”以上的陽性羊糞,進一步進行蟲卵計數,判斷其感染強度。
采用新麥克馬斯特計數板進行檢測。用電子天平稱取糞便1g,搗碎,加入29ml飽和食鹽水攪拌均勻,過濾,濾液倒入干凈的平行管內,靜置3min,用吸管吸取平行管口的糞液,小心注入麥氏計數板的兩計數室內,移至顯微鏡下鏡檢。
判斷標準:在顯微鏡下計算兩個計數室內蟲卵數的總和,然后乘以100既為每1g糞便中的蟲卵數。
2.1.1 小型艾美耳球蟲。小型卵囊呈球形,沒有卵膜孔、極帽和外殘體。孢子囊長卵圓形,斯氏體不易見,具有內殘體。孢子化時間24~48h。
2.1.2 蒼白艾美耳球蟲。卵囊呈橢圓或短橢圓形,淡黃色或無色,有小而明顯的卵膜孔,無極帽。囊壁薄,白色透明,似單層輪廓。原生質團塊黃褐色,多位于卵囊的正中。孢子囊卵圓形子孢子首尾相對排列,內殘體不定,無外殘體。最早孢子化時間24h。
2.1.3 錯亂艾美耳球蟲。卵囊呈長橢圓形或橢圓形,是最大形卵囊,深黃褐色,不透明,有極帽和卵膜孔。囊壁很厚,色暗褐有橫紋,有三層輪廓,外層薄,分兩層,內層厚,為外層的二倍,最內還有一層薄膜,有極粒5~7個大小不等。原生質團塊球形黃褐色,多位于卵囊的卵膜孔對端。孢子囊呈短梭狀;有小的斯氏小體和內殘體,無外殘體。子孢子有多個折光點。最早孢子化時間76小時。
2.1.4 雅氏艾美耳球蟲。卵囊呈橢圓形,卵膜孔不明顯,無極帽,無外殘體。孢子囊卵圓形,有殘體和斯氏體。孢子化時間為24~72小時。
奇臺縣西北灣鎮以哈薩克羊為主,數量很多,惡劣環境中適應能力很強,大部分是從3月份開始用復合飼料有精料(麩皮,玉米粉),每只羊0.25kg,早晚2次飼喂。實行嚴格的防疫制度,對寄生蟲防治工作采取如下措施:每年春秋兩季各進行一次計劃性驅蟲,平時若發現羊只患有寄生蟲病時,則對該羊只依具體情況單獨用藥。
3,4,5月分別采樣(糞)五次,每次樣本數為20只羊糞,經檢查的結果:蟲種鑒定均如上述(見2.1),3月初羊球蟲感染率分別為95%,其次為85%和75%;4月初羊球蟲感染率分別為65%,其次為50%和45%;5月初羊球蟲感染率分別為55%,其次為45%和25%。
常用威特神球(地克珠利)和百球清(妥曲珠利)進行驅蟲。將威特神球每瓶(200ml)容于200kg清水中,供羊自由飲用,連用3天;用百球清(妥曲珠利)進行驅蟲時,每1kg體重50mg,混飼,連用2d。
(1)由檢查結果顯示,西北灣鎮從3月到5月均有球蟲感染,且最高感染率95%,說明西北灣鎮羊球蟲感染較為嚴重,其中以小型艾美耳球蟲感染率最高,蒼白艾美耳球蟲、雅氏艾美耳球蟲次之,錯亂艾美耳球蟲也有感染。
(2)從時間看來,球蟲在3月初既初春感染強度最高,從3月上旬到5月下旬感染強度逐漸減弱,這主要因為為奇臺縣春季氣溫開始轉暖,冰雪融化,羊圈過于潮濕,運動場長時間積水,積尿等,極易引起球蟲蔓延和流行。同時,隨著春季高潮減弱,其感染率也逐漸降低。
(3)秋末初冬時羊糞中球蟲卵囊的減少和消失的原因,本人認為該季節宿主產生長期帶蟲免疫或球蟲受到抑制,另外由于球蟲為保持種群延續,適應生存環境而暫時停止孢子化生殖的結果,隆冬季節產前母羊糞便中球蟲卵囊的再次出現證實了這一點。
(1)有實驗結果顯示,奇臺縣西北灣鎮羊的球蟲平均感染率55.66%,最高感染強度為9500個/g(EPG),在一定的程度上會影響增重和飼料轉化率,但羊只未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所以要加強預防,早期防治。
(2)用抗球蟲藥進行驅蟲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重視藥物預防作用;②合理選用不同作用峰期的藥物;③采用輪換用藥、穿梭用藥或聯合用藥的方法,減少球蟲產生耐藥性;④選擇適當地給藥方法,劑量合理,療程充足;⑤注意配伍禁忌;⑥遵循休藥期規定和其他有關注意事項。
[1] 劉福元,陳志蓉.伊犁墾區綿羊球蟲流行情況調查[J].中國獸醫寄生蟲病,2005,(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