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靖遠縣畜牧獸醫局若笠畜牧獸醫工作站,甘肅靖遠 730699)
因巴氏桿菌病感染而誘發的以敗血癥和肺炎為典型癥狀的流行性疾病。此病流行季節性明顯,多見冬春季節。臨診急性病例中,多數體溫升高,倒地抽搐,數分鐘后死亡。病程稍長些病例,咳嗽,呼吸急促,眼睛有漿液性分泌物流出,明顯有胸下水腫。個別病例,劇烈腹瀉。聽診胸部,有摩擦音和啰音。此病感染羔羊,致死率較高。剖檢病例,除肺部病變外,胸膜、心包等處,皆有纖維素性絮片。
(1)隔離發病羊只,清除不潔的墊草、墊料,對病羊污染的圈舍、地面、墻壁、運動場及用具用1∶3 000百毒殺溶液進行噴灑或清洗,進行徹底消毒。
(2)對病羊采用氟甲砜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聯合用藥,配合地塞米松磷酸鈉,肌肉注射。氟甲砜霉素20mg/kg,硫酸卡那霉素1.5萬IU/kg,地塞米松磷酸鈉4mg/只,每天1次,連用3d。
(3)病羊用復方新諾明拌料,每只3g/次,每日2次,連用5d。同時全群用1∶10 000濃度的百毒殺溶液自由飲水。
(4)取純培養物,加入營養肉湯中培養24h,加入0.8%甲醛滅活培養12h,再加入適量鋁膠制成滅活苗,每只羊皮下注射2ml,對全群進行緊急接種。
此病致病菌源為支原體肺炎菌和溶血性巴氏桿菌,臨床診斷病例中,40%的羔羊可受此病的影響。但是,表現癥狀較輕微,臨床慢性咳嗽。在羊只強迫性運動時,咳嗽癥狀更明顯。而且,受此影響,呼吸極度困難。病羊鼻子有膿性分泌物流出,精神萎靡,病情嚴重病例可造成急性死亡。由溶血性巴氏桿菌感染的病例,臨床表現的咳嗽癥狀更加明顯些。除此之外,發熱,精神不振,致死率在10%~20%之間。剖檢感染病例,病羊肺前葉紅腫,組織剖檢有結節,同時,伴有中粒性細胞滲出。
對病羊污染的圈舍、場地、用具等,清掃干凈,徹底消毒。對病羔加強護理,飼養在溫暖、光亮、寬敞、干燥的圈舍內,多鋪和勤換墊草。
羊發病初期,可用青霉素、鏈霉素或卡那霉素肌肉注射,每天2次。用量:青霉素l萬~1.5萬單位/kg,鏈霉素10mg/kg,卡那霉素5~15mg/kg。
傳染性胸膜肺炎為接觸性傳染病,典型癥狀:咳嗽、發熱、有纖維素滲出性肺炎。致病菌源為絲狀支原體,此病山羊3歲齡下最易感。此病多數為地方性流行,可經飛沫呼吸道感染。病羊體溫升高,呼吸急促,一段時間后伴發肺炎,咳嗽,呼吸困難。聽診肺泡音孱弱。發病后期,病羊臥地不起,多數因呼吸困難窒息死亡。病程稍長病例,除典型呼吸道癥狀外,還有鐵銹色的鼻液流出。聽診肺泡,有呼吸音、摩擦音,流淚,咳嗽,極度痛苦。
羊氨氣中毒,多數因舍內通風不良。抑或,氨化池邊偷飲氨水,而導致中毒。中毒后典型癥狀,流淚,咳嗽,噴嚏。后期因肺部有水腫,而導致病羊呼吸困難。如因飲用氨水而中毒,除咳嗽癥狀外,口腔黏膜紅腫,肌肉震顫,呼吸困難而致死。
(1)胸腔注射5%恩諾沙星10ml(胸腔注射對本病效果較好),具體做法為:病羊左側臥保定在肩關節水平線上,距肘關節5cm處剪毛、消毒,垂直進針3~5 cm穿透皮膚、肋間隙到達胸腔,但不能刺傷肺臟。在操作時穿透皮膚后感覺到進針的阻力突然間小,這是針尖到達了胸腔,當針尖刺入肺臟時可以感覺到針尖隨著肺臟有節奏地來回運動,這時應當將針頭稍稍抽回一些。在操作中應注意注射針頭和注射部位的消毒,以防止感染。胸腔注射還可以采用多西環素、林可霉素等藥物。胸腔注射每天注射一次,連續治療5~7d,為一個療程。(2)對癥狀較重的病羊可采用輸液治療,5%碳酸氫鈉50~80ml,10%葡萄糖100~150ml,乳酸紅霉素50萬單位,靜脈注射一天一次,連用5~7d,靜脈注射期間每天與輸液間隔12h,再肌肉注射10%氟苯尼考,0.1~0.2ml/ kg。為制止滲出,促進炎性分泌物消散吸收,可肌肉注射呋噻咪4~5ml,維生素C5ml。
應注意對發病羊群加強飼養管理,以提高羊只的抵抗力,冬季應盡量降低飼養密度,同時保持合理的通風換氣,可有效預防本病的發生。
致病菌源為絲狀網尾線蟲,通常情況下,幼蟲可隨食草進入羊體消化道內,隨著淋巴管進入肺部,而最終穴居在羊只的支氣管處。幼蟲可在肺內產卵,導致羊只咳嗽。病情嚴重時,病羊劇烈咳嗽。咳嗽癥狀在夜間或被驅趕時,癥狀最明顯。此病表現的咳嗽癥狀,有黏液性的咳液團塊排出,經鏡檢明顯可見蟲卵。除咳嗽外,病羊呼吸加快,而導致體溫升高。
應加強飼養管理,增強體質。在流行區要每年春、秋各進行一次預防性驅蟲。采用吩噻嗪,羔羊0.5g,成羊1g,混入飼料內服,隔日喂1次,共喂3次。糞便堆積發酵以殺死幼蟲和蟲卵。有條件的可轉移到清潔和干凈的牧區。治療方法可用左旋咪唑,8mg/kg,一次口服;磷酸海群生,0.2mg/kg一次口服;敵百蟲,0.015g/kg,配成10%的液體皮下注射。
[1] 吳維華.羊支氣管肺炎的防治[N]. 河南科技報,2009-01-1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