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奉節縣五馬鎮畜牧獸醫站,重慶 404603)
羊快疫是羊養殖當中的一類急性傳染病類型,具有發病突然、病程短的特征,具有較強的致死性以及傳染性。該病癥是由腐敗梭菌引發的病癥類型,其通常以芽孢的方式在耕地以及草地中潛藏,在實際放牧中,羊在飲水以及吃草的過程中,芽孢即將以此方式進入到羊的消化道當中。對于大部分羊來說,其腸道當中都具有該類細菌,且不會發病,而當同時存在外部誘因時,如陰雨季節以及季節交替時段,羊即會在受到外部因素刺激的情況下使其消化道當中繁殖大量的腐敗梭菌,進而導致疫病的發生,該病癥主要為散發性流行特征,具有較高的死亡率。為了保障養殖安全,即需要能夠對該病癥引起重視,做好防控措施的應用。
發病突然是羊快疫病癥的主要特點,通常只具有較短的觀察時間與癥狀,大部分為突然死亡。對于個別具有較長病程的病羊,其則將表現出食欲降低以及精神衰退癥狀,經常離開羊群單獨行走,存在長時間不愿意行走的情況,此時如果強迫其行走,則將會出現運動失調以及虛弱癥狀。羊在發病之后,其腹部將表現出較為明顯的腫脹情況以及疼痛感,在排泄物當中具有黑色稀水的混入,存在較長時間的磨牙情況。體溫方面,通常不具有較為明顯的升高,在發病初期,其體溫通常在36.5℃左右,并在2h候下降至34℃。在臨死前,將存在較長時間的磨牙、精神不安以及跳躍等癥狀。在死后,其腹部將表現出較為明顯的腫脹問題,在死前排出的糞便中將混有血絲以及稀水。從開始發病到死亡,整個過程經歷的時間較短,通常處于幾個小時以內,僅僅個別羊具有兩天以上的病程時間。在對病死羊尸體進行剖檢后可以發現其黏膜呈現暗紫色以及充血問題,在腸道內部具有大量氣體存在,胃腸黏膜存在壞死以及較多的出血點。
該病癥具有發病時間短的特征,因相關病理癥狀缺乏情況的存在,則使得在具體病癥診斷方面存在較大的困難。對此,在實際診斷工作當中,即需要能夠在充分結合流行病學以及解剖學特點的基礎上進行判斷,同時做好病原學相關檢查方式的應用。為了避免腸道內部存在的腐敗梭菌對羊的實質器官造成侵蝕、進而對細菌學檢查效果產生影響,即需要在羊病死后技術做好對應實驗病料的收集,通過科學實驗分析方式的應用進行準確的診斷:第一,病料染色鏡檢。在涂片染色鏡檢當中,即能夠較為清晰地觀察到兩端所具有的鈍圓特征,在具有以鏈狀或者單個方式排列的細菌以外,還能夠觀察到部分無關節的長絲狀菌體,在對其進行細菌學檢驗處理之后即能夠獲得檢驗結果;第二,細菌分離培養。以無菌采集方式的應用對病死羊體內的病料進行收集,之后在葡萄糖鮮血瓊脂平板上通過腸內容物的應用實現腐敗梭菌細胞的培養。之后,將培養器皿放置在37℃厭氧分離環境下,在經過一定時間的觀察之后,即可以發現存在一定的溶血情況,且菌落邊緣位置并不是非常的整齊。之后,將單個細菌落做好純度培養處理,在將其接種厭氧肉肝湯,在37℃環境下培養24h之后,即可以發現肉湯變得渾濁,在器皿底部位置生成了較多的白色沉淀物,且具有一定的腐敗氣味。在經過生化純培養物對其進行試驗后,即可以發現腐敗梭菌在經過一定時間的發酵處理后即形成了麥芽糖以及葡萄糖等,且生化試驗能夠實現氣腫的排除;第三,鑒別診斷。該病癥同羊炭疽等病癥具有較為相似的特征,需要做好其鑒別診斷處理,以此便于治療活動的進行。同羊炭疽相比,羊快疫具有較為相似的病例變化,但同炭疽桿菌相比,腐敗梭菌在細菌形態方面具有較大的差別,可以通過涂片染色方式的應用對兩者進行鑒別。對于羊腸毒血癥來說,羊快疫具有相似的臨床癥狀,在實際診斷當中,即可以通過特征癥狀、發病時間、尿糖以及血糖的升高情況進行診斷。
第一,藥物防治。在日常養殖當中,要對圈舍內部的羊注射疫苗,對于疑似病癥羊,則需要做好三聯四防疫苗的注射。在注射的同時將濃度為0.4%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灌服;第二,病羊隔離。每天做好羊圈的定時清理,對羊圈內的飲水槽、用具以及飼槽等做好消毒處理,對圈舍內部的糞便及時清理,在做好表面消毒的基礎上使其能夠堆積發酵,并做好病死羊實體的及時處理;第三,飼養方式。在日常飼養當中,對于健康羊,要保證始終在干燥的區域當中放牧,在對飼養管理力度進行增強的基礎上避免其在實際飼養當中受到風吹日曬,保證每次飼喂當中飼料的干燥性,如在早晨放牧,則需要在草地露水微干后再進行處理;第四,藥物治療。在發現羊患病后,需要及時做好患病羊的隔離,并做好針對性的治療,通常來說,抗菌以及磺胺類藥在該病癥治療方面即能夠獲得較好的效果。同時,也可以進行中藥治療,也能夠獲得一定的療效。
在上文中,我們對羊快疫的診斷和防控措施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在實際養殖當中,需要能夠對該病癥引起重視,做好其危害性以及防治重點的把握,以科學防控措施的應用避免疫病的發生。
[1] 袁新平.羊快疫的治療[J].農民致富之友,2015,(10):285.
[2] 韋瑛,謝婷,韋喜梅.一例山羊羊快疫的診治[J].現代農業科技,2015,(8):286.
[3] 尹青鵬,禹業飛,李棟.羔羊缺鈣的原因及防治[J].現代畜牧科技,2015,(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