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仁其木格
內蒙古精神衛生中心精神科,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心臟神經官能癥是心血管常見的疾病之一,也是神經癥的一種特殊類型[1]。其臨床表現與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表現相似,可表現為胸悶、心慌、氣短、大汗、心前區不適等癥狀,心電圖的也表現為ST-T改變,所以很容易和心血管疾病混淆,難以鑒別,誤診率較高[2]?,F在西醫治療主要以心理療法為主,輔助以藥物治療,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該文將蒙醫心身互動療法結合推拿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自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間因心臟神經官能癥入院的患者60例,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齡 22~54 歲,平均年齡(36.17±1.24)歲,疾病時間 2個月~4年,平均時間(2.35±1.01)年;隨機分配研究組(30例患者采用蒙醫心身互動療法結合推拿治療),對照組(30例患者單獨采用推拿方法治療),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疾病時間等基本情況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具有可比性。
蒙醫診斷標準[3]:①寒盛型:患者表現面色蒼白,心慌,氣促,胸悶,飲食不消化的腹脹,脈搏微弱,尿色白,味道小。②熱盛型:患者表現口干舌燥,面色潮紅,煩躁易怒,失眠,喘氣粗,心胸刺痛,脈搏細數,尿顏色黃且味道大。③血盛型:心跳較快,心胸張慢而心痛如刺,面色潮紅,脈象洪大而實,尿赤黃。④赫依型:心跳時快時緩,心神不安,煩躁失眠,脈象芤,尿顏色清。
西醫診斷標準[4]:①一般生化檢查的指標均正常,且心電圖可表現竇性心動過緩,或ST-T改變。②通過各項輔助檢查(如心臟彩超,冠脈CTA,CT,核磁等)及心血管??茩z查排除器質性心臟疾病或其他系統疾病。③表現頭痛、頭暈、大汗、乏力、焦慮煩躁、失眠、膽小等。
研究組:30例患者采用蒙醫心身互動療法結合推拿治療[5]。①蒙醫心身互動治療方法:給予患者適當的心理疏導和教育,必要時請專業心理醫生進行輔助治療,再根據先進科學技術給予音樂、催眠、暗示、教育、開導等相關的心理治療等技術結合在一起,使之形成互動效應。蒙藥治療[6]:給予患者早飯后用溫帶水服用15粒珍寶丸,午飯后溫開水服用15粒順氣安神丸,睡前溫開水服用3 g沉香安坤散。治療時間是30 d 1個療程。②推拿[6]:首先讓患者取仰臥位,在患者背部兩側膀胱區(背部兩側膀胱膚經和督脈涂抹黃油,目的摩擦以透熱為主)進行揉、滾方法進行按摩,時間約5 min,在肺俞、月俞、心俞處各按摩1 min,假如患者有不適的,可以給予拔法,以患者適應耐受為主。隨后讓患者取仰臥位,將拇指放置譚中、玉堂、紫宮、關元、氣海穴上按摩1 min,再用掌根沿著任脈反復按揉(沿左上肢心包由上到下反復10次)。在雙側三陰交、太沖、內關、神門、大陵穴處各按揉1 min。假如患者有頸椎、胸椎棘突偏斜的可以采用整復手法。
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沒有,緩解時間3~7 d。有效:患者臨床癥狀較前明顯好轉,緩解時間為7~14 d。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沒有消失,或甚至加重,14 d后患者仍不見緩解。
所有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s)表示計量資料,應用 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結果提示:研究組患者顯效的有20例,有效的9例,無效的1例;對照組患者顯效的有12例,有效的10例,無效的8例;研究組總有效率(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73.33%),兩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n(%)]
心臟神經官能癥是臨床上常見疾病,其中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臨床上尚沒有心臟器質性病變的證據[7],預后良好,但是長期的癥狀可以嚴重的影響患者的身體心理健康,危及患者生活水平。引起神經功能紊亂的因素,可以考慮為患者長期的心理情緒問題和突發的心理應激,心理療法主要是通過各種現代途徑及積極專業的心理治療暗示,使患者在主觀意見上消除消極情緒,保持積極樂觀心態。
中醫學[8]認為“心臟神經官能癥”屬于“心悸”“郁病”范疇,其發病的主要原因包括長期的勞累、刺激精神緊張,進而導致氣血不通,肝郁氣滯,氣滯血瘀,引起患者心悸、胸悶、氣短、心前區不適、疲勞乏力、煩躁不安;心氣耗傷,心血失養,引起氣血兩空,心失所養,出現失眠多夢,心神不寧;心陰不足,氣陰兩傷,引起心火上炎,陰虛火旺,導致心悸煩悶,頭暈、頭痛、耳鳴[9]。中醫針灸療法可以使其療效更加顯著,其中百會穴是各個經脈氣匯聚的地方,可以到達陰陽脈絡,使機體陰陽達到平衡,神庭穴是足太陽,足陽明之會,有醒腦寧神之功效,對各個神經系統都有治療作用[10]。將兩種方法結合一起治療,其臨床療效更優,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蒙醫心身互動療法結合推拿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的臨床效果良好,雙重醫學模式治療可以接近人性化,治療效果更理想。
[1]布和,烏云花,曹慶生.蒙西醫結合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46例[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82):119-120.
[2]王麗萍.辨證聯合針灸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36例[J].陜西中醫,2014(7):832-833.
[3]申素琴.心理暗示療法在心臟神經官能癥治療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92-93.
[4]李曉,高敏.心臟神經官能癥的鑒別診斷和治療[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4,46(5):597-598.
[5]韓永達,巴圖早日格.心神經官能癥的心理治療[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13):97.
[6]張文秀.中藥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的現代研究近況[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4,20(3):178-179.
[7]陳明靜.心臟神經官能癥的中醫辨證治療方法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6(1):133-134.
[8]李亮.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10):15-16.
[9]趙榮,馬一丹,馬衛芳.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的臨床80例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4(10):87.
[10]張立春,田成海,白羽.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的臨床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2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