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崔雷凱
1.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錫盟醫院急診科,內蒙古錫林郭勒盟 026000;2.錫林浩特市崔氏中醫,內蒙古錫林郭勒盟026000
急性心肌梗死,簡稱AMI,是一種隨著時代發展,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顯上升的疾病。而在面對急性心肌梗死時,對其進行早期康復醫療,不僅能加速機體的恢復,同時也可加速患者心理上的康復,最終達到縮短患者住院天數,減輕患者經濟負擔的作用,同時,在采用遠期進行治療的情況下,也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醫療技術的進步,在采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情況下,不僅可以進一步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還可減輕患者的經濟壓力,直接決定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和心理狀態的康復。為此,該文從該院中選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接受治療的輕微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共30例進行了探究分析,現報道如下。
從該院中選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接受治療的輕微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共30例,運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5例。其中,患者的年齡在35~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0.5±7.8)歲。另外,有18例患者為前間壁急性心肌梗死,12例患者為下壁急性心肌梗死,并有20例患者接受了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在研究對象的選擇過程中,所有患者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并且將貧血、腎衰竭、癌癥等種類的患者進行了排除[1]。
選取輕微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共30例,運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5例,其中,對照組患者進入常規內科進行治療,而在觀察組中,則在常規內科治療的同時采用2周住院心臟康復程序進行治療,并在患者出院后繼續進行為期3個月的康復治療。另外,通過進一步的分析發現,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體重、心功能、藥物治療等臨床治療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所有患者進行住院的過程中,則應該在清晨空腹的情況下對患者進行空腹采血,從而測定患者的血脂水平、體力活動,評價患者的生存質量[2]。
運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運用(s)來表示計量資料,并采用t檢驗,并采用百分數來表示計數資料,并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接受治療前,兩組患者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接受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有所升高,但觀察組的血脂水平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接受治療前,兩組患者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具有可比性。而在治療后,兩組患者生存質量和社會態度以及主觀幸福感評分均相比康復前均有所增加,詳情見表1。
表1 對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進行對比分析s),分]

表1 對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進行對比分析s),分]
?
通常情況下,對患者進行心臟康復治療的目的都是使患者能夠盡早回歸社會,而近幾年來,通過大量臨床研究發現[3],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早期的康復治療具有一定治療效果,并且不會增大急性心肌梗死并發癥的發生率和死亡率。而在該文中也可看出,通過運用2周住院心臟康復程序并為其3個月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治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和生理狀況。
而經過一系列的研究發現[4],可通過多因素康復程序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治療,就多因素康復程序而言,其中可包括運動訓練、飲食指導、心理咨詢、藥物治療,均可以達到降低血脂水平的目的。另外,他汀類降脂藥物不僅能夠降低血脂,而且可以起到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作用。從該文中可以看出,在觀察組接受3個月康復治療后,只有血清HDL·C有所增高。此外,還有相關研究報告顯示[5],但血清TC/HDL-C比值≥4.5時,和冠心病有者密切的關聯性,而借助運動訓練,可以顯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清中的TC/HDL-C比值,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同時,在接受治療以及進行為期3個月康復治療后,將兩組患者的血脂水平、生存質量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兩組患者均有所改善,兩組患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應用2周住院心臟康復程序,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脂、生存質量、精神心理狀態(焦慮),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廣泛推廣。
[1]李壽霖,吳學敏,孫啟良,等.2周住院心臟康復程序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生存質量及精神心理狀態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6,14(8):696-699.
[2]卓茹.不同心臟康復程序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術后心臟康復的療效對比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4):434-436.
[3]許紅,呂春苗,葉莉芬.早期心臟康復對急性心肌梗死青年患者生存質量和精神心理狀態的影響[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7,17(1):75-77.
[4]蔡澤坤.三維斑點追蹤成像評估急性心梗患者心臟康復前后的心功能[D].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16,32(11):35-37.
[5]董丹,劉洋,張麗杰.疾病不確定感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周康復程序療效的影響(英文)[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2,21(5):461-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