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亮
回龍中心衛生院內科,四川達州 636252
肺氣腫不是一種獨立疾病,而是一個解剖/結構術語,是慢性支氣管炎或其他慢性肺部疾患發展的結果,由于肺組織終末支氣管遠端部分包括呼吸性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囊及肺泡膨脹、過度充氣,導致肺組織彈力減退,容積增大,同時由于其發病緩慢,病程較長,故稱為慢性阻塞性肺氣腫[1]。該文將該院于2015年9月—2017年3月接收診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病癥患者90例作為研究樣本,探究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應用呼吸肌的康復治療方式的治療結果,現報道如下。
抽取2015年9月—2017年3月,該院接收診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病癥患者90例作為研究樣本,均為該院依據相應標準確診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病癥患者,患者中男女比例為61:29,年齡在40~78歲區間,平均為(59.34±3.28)歲,患病時間在 3~28 年區間,平均為(16.3±4.3)年。其中輕度、中度及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病例比例為 51∶16∶23。
對患者采用適當增加吸氣阻力的呼吸肌鍛煉方式展開治療,患者采用坐姿體位開展呼吸肌練習,開始平靜呼吸,呼吸時間應維持在20 min/次左右,進行3次/d呼吸肌練習。練習期間,逐漸增加阻力負荷及練習強度。阻力負荷可以通過調節阻力孔的大小實現,一般來說具有6個阻力孔,所以最多可以形成6種阻力負荷。呼吸肌練習頻率應保持在至少5 d/周,練習周期為1個月。
觀察并比較患者給予呼吸肌鍛煉治療前后,患者肺功能的具體實現情況、口腔最大吸氣壓及最大跨膈肌壓力的變化情形。患者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病情程度分類標準:輕度:殘氣容積/肺總量為35%~45%;中度:殘氣容積/肺總量為 46%~55%;重度:≥56%[2]。
在該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數據都將會被保存在Excel文檔中,并且將對這些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期間將會用到SPSS 13.0統計學軟件。采用平均值±標準差(s)的方式來表達計量資料,同時對組間比較進行 t檢驗,使用(%)來表示計數資料,行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標 FVC、FVC1.0/FVC、MMEF、MVV、RV/TIC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患者肺功能各項指標對比(s)

表1 治療前后患者肺功能各項指標對比(s)
?
給予呼吸肌康復治療前,輕度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口腔最大吸氣壓及最大跨膈肌壓力對應數值分別為(8.5±3.1)、(7.4±2.5),經過治療后,二者對應數值為(11.3±2.5、(9.5±3.1)。 治療前后,輕度患者口腔最大吸氣壓及最大跨膈肌壓力均呈現顯著改善趨勢(P<0.05);中度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口腔最大吸氣壓及最大跨膈肌壓力對應數值分別為 (5.3±3.2)、(6.1±1.5),經過治療后,二者對應數值為(8.7±3.2)、(8.3±2.1)。 治療前后,中度患者口腔最大吸氣壓及最大跨膈肌壓力均呈現顯著改善趨勢(P<0.05);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口腔最大吸氣壓及最大跨膈肌壓力對應數值分別為(4.2±2.1)、(4.6±3.1),經過治療后,二者對應數值為(7.3±2.2)、(6.8±1.2)。治療前后,重度患者口腔最大吸氣壓及最大跨膈肌壓力均呈現一定改善效果 (P<0.05);由此可見,輕、中度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在口腔最大吸氣壓及最大跨膈肌壓力等方面呈現顯著改善趨勢,且明顯優于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P<0.05)。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由多種慢性肺系疾病后期轉歸而成,病程纏綿不休,反復發作,難于根治,若治療不當,極易發生變端,出現喘脫危象,因此治療應有側重地分別選用扶正祛邪的不同治療方法,緩解期應以扶正為主,提高抗病毒能力,重視原發病治療,盡量減少發作頻率,發作期則應著重針對具體癥狀開展辨證治療[3]。
研究發現,給予相應治療手段后,輕度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在用力肺活量(FVC)、IS用力呼氣體積/用力肺活量(FVC 1.0/FVC)、最大呼氣中段漉速(MMEF)、最大通氣量(MVV)、殘氣容積(RV)、殘氣容積/肺總量(RV/TIC)等方面呈現顯著改善趨勢,且明顯優于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在FVC、MMEF、MVV、RV/TIC等方面呈現明顯改善趨勢,但在FVC 1.0/FVC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輕、中度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在口腔最大吸氣壓及最大跨膈肌壓力等方面呈現顯著改善趨勢,且明顯優于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
綜上所述,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應用呼吸肌康復治療方式,治療結果顯著,對肺功能各項指標、口腔最大吸氣壓及最大跨膈肌壓力等方面改善均有積極作用,有助于患者康復進程的加快。
[1]魚寶萍,魏萍,薛淑芳,等.呼吸肌鍛煉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呼吸功能康復的療效觀察[J].陜西醫學雜志,2001,30(8):485-487.
[2]陳有華.呼吸肌鍛煉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呼吸功能康復的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2015(23):76-77.
[3]王琳,劉寶俊.探討門診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提高通氣功能的方法[J].醫藥前沿,2015(25):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