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艷
內蒙古通遼市醫院兒科,內蒙古通遼 028000
隨著“二胎時代”的來臨,每個家庭越來越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近年來,我國兒童膳食水平明顯提升,小兒營養不良仍然是膳食健康需要面臨的首要問題[1]。小兒營養不良主要是指因攝入食物的絕對量不足、吸收利用不足或消耗增加而致使相對量不足無法維持正常新陳代謝的病癥。在兒童生長發育階段,對膳食水平和營養需求都比較高,但兒童生理抵抗力差、容易發生感染,對營養不良損害十分敏感,如果膳食水平或營養攝入無法滿足,那么兒童的生長發育就會得不到保障。該次為分析對小兒營養不良實施健康教育與保健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研究開展于2011年1月—2016年12月,將該院在此期間收治的70例營養不良小兒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5例。對照組小兒男16例,女19例,年齡最小13個月,最大7歲,平均年齡(3.2±1.3)歲;觀察組小兒男17例,女18例,年齡最小13個月,最大 6.5歲,平均(3.0±1.3)歲。所有入組小兒均存在營養不良情況,表現為發育遲緩、精神不振,少部分小兒皮下脂肪減少、肌肉松弛、明顯消瘦等。入組小兒家長對該研究知情同意,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小兒的性別與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接受常規小兒保健指導,主要是常規體檢、病情監測、用藥指導和飲食護理。觀察組接受健康教育與系統保健指導,詳細見下:①基礎指導:營養不良小兒免疫力比較低,容易感染各種疾病,最常見的是呼吸道、腸道感染,在患者接受治療時,保持所居住環境空氣新鮮,調整小兒的飲食結構,多食用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和低脂肪類型食物,由于營養不良小兒吸收能力較差,選擇易消化、色澤豐富、味道鮮美的食物,增強小兒食欲;②皮膚護理,營養不良容易讓小兒出現皮下脂肪變薄的現象,皮膚彈性不足,這就需要做好營養不良小兒的皮膚護理,保護小兒皮膚的干燥性和清潔性,定期或者協助小兒家長對皮膚按摩和擦洗,對出現角膜干燥癥狀的小兒,需要涂抹消炎軟膏保護角膜;對出現口腔潰瘍、口瘡疾病小兒,需要接腔口腔護理,局部涂抹藥物控制炎癥,預防其他營養不良并發癥[2];③針對脾胃虛弱小兒,需要提高小兒的抗病毒能力、增強小兒體質,指導小兒家長,6個月前盡量純母乳喂養或配方奶粉,此階段,母親應增加營養,保證乳汁質量;在4個月以后,添加輔食,滿足嬰幼兒生長對蛋白質及鈣的需求,6個月以后,增添輔食種類,避免因多食導致消化不良,通過改善食譜等促進其健康成長,當小兒1歲以后,需要注意偏食現象,采取改善食譜等系列方法,通過各種粥、湯、飲、汁、羹、露、膏等營養食物實施飲食干預;④康復指導:讓小兒家長充分了解營養充足的重要性,熟練掌握營養攝入的原則,預防小兒營養不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小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積極預防各種傳染病及治療現存疾病[3]。
在兒科干預后,從小兒健康知識掌握、健康行為規范等方面對護理效果進行評價;在12個月以后,評價兩組小兒的體格發育、智力發育,最后進行比較分析。
應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來完成該次研究的數據分析。兩組小兒干預前后的等級資料采用t檢驗,用()表示,患者年齡、性別、例數以及其他相關計數資料以相對數構成比(%)或率(%)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健康知識掌握優良率為97.14%(34/35),健康行為規范優良率為94.28%(33/35);對照組的健康知識掌握優良率為82.85%(29/35),健康行為規范優良率為80.00%(28/35)。觀察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健康行為規范均優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小兒體格發育、智力發育好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見表1。
隨著我國整體人口素質的提高,“二胎時代”的來臨讓越來越多的家庭對孩子健康成長日益關注,同時,我國兒童的健康成長也收到社會各個階層的廣泛重視[4]。兒童時期是人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也是一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時期。營養是促進人體生理及智力發育的重要物質,但是兒童因為心智并不成熟,尚未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日常飲食并不均衡,致使出現營養不良狀況。兒童健康教育及系統保健以兒童作為研究對象,以家庭作為基礎,通過健康體檢、合理營養等等措施實施,協助兒童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對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提高整體人口素質具有重要作用[5]。在此次研究中,對照組接受常規小兒保健指導,觀察組接受健康教育與系統保健指導,經護理干預后,觀察組兒童的營養狀況與健康知識掌握均優于對照組,證實健康教育與系統保健指導可減少小兒營養不良的損害,對兒童健康成長有重要作用[6]。
綜上所述,對營養不良小兒的實施針對性健康教育與系統保健指導,有助于提高家屬營養認識水平,規范健康行為,促進小兒體格和智力發育,適合臨床推廣與應用。
表1 兩組嬰幼兒研究結果對比()

表1 兩組嬰幼兒研究結果對比()
?
[1]鄒建群,劉雙喜.社區小兒營養不良的發生原因及健康教育重要性分析[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17,27(2):36-37.
[2]羅紹蘭,羅先瓊,羅麗輝,等.小兒營養不良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價值初步分析與報告 [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35):77-80.
[3]邵金玲.保健方法與臨床保健指導對小兒營養不良療效及家庭滿意度的影響[J].慢性病學雜志,2016,17(8):864-867.
[4]黃樹生,袁間梅.健康教育路徑在小兒營養不良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7):1444-1446.
[5]朱峰林.營養不良的保健指導方法及健康教育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26):89-91.
[6]劉鑫,董華,王程.7歲以下小兒營養不良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導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7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