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 佳
宣漢縣第二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四川達州 636164
近年來慢性心力衰竭(CHF)發(fā)病率及死亡離持續(xù)上升,作為多種心血管疾病的終末階段,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嚴重影響著,也給家庭和社會增添了許多經(jīng)濟及社會負擔。該研究主要研究CHF患者實施運動康復后心功能和生活質(zhì)量等變化,并進行分析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將該院2013年11月—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采用藥物治療,男18例,女22例,年齡46~69歲,平均年齡55歲,其中合并高血壓和糖尿病分別為22例和17例;治療組40例則在藥物治療的前提下實施運動康復,男19例,女21例,年齡 44~68歲,平均年齡53歲,其中合并高血壓和糖尿病分別為24例和18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NYHA心功能分級及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藥物治療,即吸氧、強心、利尿、擴血管、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抑制劑(ACEI)、β受體阻滯劑,并對血壓血脂及血糖進行有效控制;治療組在此藥物治療前提下聯(lián)合運動康復方案,該研究在參考文獻的基礎上修改并完善,在進行康復運動前必須進行危險分層以降低風險[1]。療程3周,隨訪6個月,并進行正確、科學的運動康復指導。
1.2.2 心功能檢測 對于治療前、3周、半年后心功能變化采用NYHA進行評定。使用美國GE Vivid7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室舒張末徑(LVDEd)、左房內(nèi)徑(LAd)、E/A比值進行測量。心胸比率使用德國 SIEMENS 500 mA X線機攝片進行觀測。
1.2.3 其他指標 6 min步行,患者可進行兩次訓練,其中差異必須小于10%。記錄患者6個月的體重、血糖及血壓。
1.2.4 生活質(zhì)量評定 對于患者運動康復前后的生活質(zhì)量采用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zhì)量調(diào)查表進行評定,評定時間分別為治療前、3周、6個月。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 t檢驗,()表示,應用非參數(shù)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患者采用運動康復對其NYHA心功能的影響,治療組整體效率均高于對照組,對照組治療3周及6個月的總有效率分別為:50.5%、75.0%;觀察組治療3周及6個月的總有效率分別為:82.5%、90.0%。對照組患者半年內(nèi)再住院10例,治療組為3例,治療組在住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3周、6個月兩組6 min步行距離及明尼蘇達評分比較,治療組3個時間段的步數(shù)均高于治療組,且評分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治療前、3周、6個月兩組6 min步行距離及明尼蘇達評分比較s)

表1 治療前、3周、6個月兩組6 min步行距離及明尼蘇達評分比較s)
?
運動康復對于多系統(tǒng)、多臟器疾病有著很好的療效,屬于新興的治療方法。傳統(tǒng)醫(yī)學對于心衰的措施主要為臥床休息,認為體力活動只會加重心衰的嚴重[2]。近年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對于心衰的治療有了更新的發(fā)現(xiàn),臥床休息對于急性心衰有一定的恢復效果,但對于Ⅲ級以上的患者,顯然臥床休息不奏效,要想取得良好的恢復效果,在常規(guī)的處理方法的基礎上,還需要長期的運動康復[3]。
研究表明,對于CHF患者采用運動康復,可提高其心功能及生活質(zhì)量,說明在運動與藥配合下,可有效降低心肌耗氧量、減輕心臟負荷并增強心肌收縮、排血量加大,而且在6個月后效果更明顯[4]。且運動康復對于高血糖和高血壓的患者也起到了很大的改善作用。該研究兩組未出現(xiàn)死亡情況。運動康復得到顯著效果的原因:①通過運動可增加血液流動,隨著攝氧能力的提高,可增加患者的肌肉收縮從而提高患者耐力。②運動可降低交感神經(jīng)興奮,有利于心室重構(gòu)。③運動能讓患者更快額融入社會,人生價值得以體現(xiàn)。④運動對于患者體重、血糖以及血壓可以得到控制,有利于改善心功能[5]。
綜上所述,該次研究中研究結(jié)果表明,比較兩組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以及6 min步行測驗總有效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比較治療前與治療后的心胸比較、明尼蘇達生活質(zhì)量調(diào)查表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10例再住院,治療組3例(P<0.05),兩組均無死亡。由此可見,對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實施運動康復對其心理功能和生活質(zhì)量以及再住院率都有顯著改善,是一種有效的康復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1]葉常英,楊麗娟,馬力.運動康復訓練對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預后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7):8-10.
[2]馬偉利.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應用運動康復干預對心功能的影響[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4,11(34):10-11.
[3]王吉佳.運動康復治療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5,31(6):148,151.
[4]胡江飚,陳海挺,陳賽璇.運動療法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療效觀察[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3,13(1):34-36.
[5]胡琳,楊建全.運動康復訓練聯(lián)合通絡補心化瘀湯對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衰心率恢復和運動功能的影響[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6,25(19):212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