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國富
赤峰市松山醫(yī)院急診科,內(nèi)蒙古赤峰 024005
腦卒中為急性腦血管疾病類型之一,臨床上多見患者腦部血管驟然破裂/血管阻塞而阻礙腦部血液循環(huán),對患者的腦組織造成較大的損傷。腦卒中患者多為頭暈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以及吐字不清等不良情況,多選擇溶栓、抗血小板、神經(jīng)元保護等方式治療,但有研究結果顯示:單純藥物治療腦卒中患者的預后欠佳,患者各項功能恢復不佳。故該次研究中納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該院收治的老年腦卒中患者100例進行研究,將患者依據(jù)其不同康復治療方式分組后,回顧性分析其各項臨床資料,旨在探討早期康復治療對老年腦卒中患者功能恢復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該次納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該院診治的老年腦卒中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將患者依據(jù)不同康復治療方式分組為:對照組50例患者中男女占比為 31:19;年齡為 57~80歲,平均年齡為(73.51±5.34)歲。觀察組50例患者中男女占比為35:15;年齡為 60~78 歲,平均年齡為(73.85±4.10)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方法 行基礎治療:選藥銀杏葉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 Z20027955;規(guī)格:24 片/瓶/盒)用法用量為:口服,2片/次,3次/d;前列地爾注射液(批準文號:國藥準字 H20084565;規(guī)格:1 mL:5 μg)用法用量為:靜脈滴注、以0.9%250 mL氯化鈉注射液稀釋10 μg前列地爾注射液;經(jīng)此用藥15 d為1個療程。
1.2.2 觀察組方法 行基礎治療+早期康復治療:基礎治療與對照組相同;早期康復治療:①肢體擺放:患者發(fā)病急性期應有效維持關節(jié)活動度,以避免出現(xiàn)關節(jié)攣縮;醫(yī)護人員要幫助患者擺放好良好肢體,可選擇仰臥位:將患者頭部作為中立位,患側肩胛帶及上肢外展,肩關節(jié)呈外展、外旋體位,并保持前臂后旋,將患側下肢骨盆往前,膝關節(jié)保持稍微屈曲狀;②平衡訓練:讓患者能動腿部單獨負重,引導并指導患者主動屈伸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髖關節(jié);輔助患者做起立床訓練,叮囑患者站立時將重心往下肢轉移,讓患者進行坐位提腿踏步;③步行訓練:幫助患者做站立為前后伸髖,并適當擺動、踏步,再做屈膝鍛煉,換腿時要避免膝關節(jié)過度伸出;叮囑患者要扶持著行走,或者在拼橫崗中步行;④電刺激:將電極放在患者各活動位置進行肌肉神經(jīng)刺激,一般是選擇外旋肌、伸肌的活動點進行肌肉神經(jīng)電刺激,再者是下肢踝背部位的屈肌電刺激,30 min/次,2次/d;經(jīng)此共治療15 d為1個療程。
全面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 NIHSS、ADL、GQOLI-74評分變化情況,并將所獲相關數(shù)據(jù)詳細記錄,再將數(shù)據(jù)作對比分析。
神經(jīng)功能缺損以(NIHSS)量表評分評估:總分值為45分,得分越高者表示神經(jīng)功能缺損越嚴重。日常生活能力以(ADL)量表評分評估:總分值為100分,得分越高者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生活質(zhì)量以(GQOLI-74)量表評分評價:共為5個維度:軀體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社會活動、社會功能;各維度分值20分,總分值為100分,得分越高者表示生活質(zhì)量越好。
兩組患者治療前NIHSS、ADL、GQOLI-74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NIHSS、ADL、GQOLI-74評分變化比治療前、對照組治療后低(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ADL、GQOLI-74評分變化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ADL、GQOLI-74評分變化比較[(s),分]
?
腦卒中屬腦循環(huán)障礙性疾病之一,現(xiàn)代醫(yī)學將腦卒中分為兩種:出血型、缺血型,臨床上可見患者腦動脈呈破裂、阻塞或者狹窄狀[1]。有研究結果顯示:腦卒中存活的患者約50%以上存在功能障礙,讓患者進行早期康復鍛煉的效果顯著,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改善有著積極作用[2]。故該次研究對早期康復治療對老年腦卒中患者功能恢復的療效進行探討,旨在對老年腦卒中患者臨床治療經(jīng)驗做總結,以期為腦卒中患者臨床治療與護理提供參考依據(jù)。
腦卒中患者發(fā)病2周為急性期,之后便是恢復期2周,若患者病情持續(xù)至6個月后,則為后遺癥期[3]。通常急性期大都選擇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到了恢復期則強調(diào)患者肢體康復訓練,亦或者以針灸治療,患者經(jīng)康復治療后可有效改善其肢體、語言功能,臨床治療效果亦得以提升[4]。有研究結果顯示:以早期康復治療干預腦卒中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顯著,對患者的相關后遺癥有著良好的改善作用[5]。該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經(jīng)基礎治療+早期康復治療后,其NIHSS、ADL、GQOLI-74評分顯著變化,與治療前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早期康復治療對老年腦卒中患者功能恢復有著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老年腦卒中患者予以基礎治療的同時,應盡早進行科學有效的康復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并可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質(zhì)量。
[1]金貴梁.高壓氧結合傳統(tǒng)康復治療對腦卒中早期患者功能恢復的療效觀察[J].江西醫(yī)藥,2016,51(6):547-549.
[2]李麗.早期康復治療老年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6,19(12):78-79.
[3]李輝.早期康復治療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功能恢復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18):216-217.
[4]朱役,邱永斌,孟慶周,等.腦卒中患者在高壓氧環(huán)境下康復治療效果觀察 [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3(7):756-757.
[5]曲艷吉,卓琳,詹思延,等.中國腦卒中后認知障礙流行病學特征的系統(tǒng)評價[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5(12):1294-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