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麗,張海萍,王素紅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河南洛陽 471000
對于髖部骨折患者來講,發生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幾率非常高;髖部骨折患者在康復期間,如果未給予抗凝藥物預防,出現下肢靜脈血栓的幾率大約為40%~80%,而在下肢靜脈血栓患者中出現致命肺栓塞的幾率大于為1%~5%[1]。所以加強髖部骨折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工作就顯得非常重要,在患者出現下肢靜脈血栓后,應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干預,進而來對肺栓塞進行有效預防,保證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該研究選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16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主要分析了髖部骨折患者并發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及護理,現報道如下。
該研究所選對象為該院收治的160例髖部骨折患者,男女人數分別為52例,108例;患者年齡為31~92歲,平均年齡為(72.2±2.5)歲;全部160例患者中,15例患者出現下肢靜脈血栓,男女人數分別為9例、6例;平均年齡為(81.6±1.3)歲;5例患者在入院時發生,8例患者在術后1周發生,2例患者在出院后2周發生。
(1)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①及時評估:心功能不全、糖尿病、吸煙、高齡、嚴重外傷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史患者出現下肢靜脈血栓的幾率較高[2],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對其病史進行詳細詢問,并進行血糖、血脂、凝血酶原時間、出凝血時間以及血常規等檢測。②及時完成相關的輔助檢查:在髖部骨折患者入院后,應及時給予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進而來對下肢靜脈血栓進行及時發現。③如果患者身體條件不理想,暫時不能耐受手術,則應在對其全身狀況進行改善的基礎上,及時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療。④術后護理:合理抬高患者下肢,引流管應保持暢通,讓局部壓迫能有效減少,避免深靜脈回流出現障礙;術后應合理補液,告知患者多喝水,防止脫水而導致血液黏度增加。定時協助患者翻身,定時進行抬臀動作。⑤術后第1天常規給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療,對患者是否存在出血傾向進行認真觀察。⑥物理治療:定期開展下肢循環驅動,采用抗血栓梯度壓力帶,進而來對下肢靜脈血流進行改善,防止血液滯留。對患者進行指導,讓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開展合理的功能鍛煉,并加強健康教育,讓患者明白功能鍛煉的作用。⑦對下肢情況進行認真觀察,如果患者的下肢出現不明原因的腫脹,皮膚潮紅、發紺、溫度增加,則應警惕靜脈血栓的發生,應及時給予相應的檢查來進行確診。加強患者的出院指導,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講解出院后也可能出現下肢靜脈血栓,應繼續給予抗凝藥物治療,并堅持功能鍛煉。(2)下肢靜脈血栓的護理:①健康教育:下肢靜脈血栓會導致下肢疼痛、腫脹,讓患者出現各種不良情緒,如恐懼、緊張等,而且還可能對患者的睡眠和飲食造成影響[3],所以在患者出現下肢靜脈血栓后,護理人員應加強患者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詳細講解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原因、治療方法、治療效果和相關注意事項。②嚴格臥床休息:合理抬高患者的患肢,不能進行劇烈運動,也不能進行冷敷和按摩,避免栓子脫落;對腫脹肢體的周徑進行定時測量,同時和健側對比。對患者下肢水腫、皮色、皮溫和足背動脈搏動等進行認真觀察。對患者病情變化情況進行認真觀察,在患者發生煩躁不安、心率增加、呼吸困難、氣短以及胸痛等癥狀時,應警惕肺栓塞的發生,護理人員應認真做好相關的搶救準備。③嚴格遵醫囑給予抗凝藥物治療,如華法林、低分子肝素等;對是否存在出血表現進行認真觀察,及時測定凝血全項。告知患者在靜脈點滴、靜脈抽血等操作后,應將按壓時間適當延長,避免發生出血。
全部160例患者中,15例患者出現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為9.4%(15/160);5例患者在入院時發生,8例患者在術后1周發生,2例患者在出院后2周發生。具體情況如表1。

表1 下肢靜脈血栓發生情況
15例下肢靜脈血栓患者,經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干預,并沒有患者出現肺栓塞,預后情況比較理想。
現階段關于髖部骨折患者出現下肢靜脈血栓的原因還并不明確,臨床研究發現可能和以下因素有直接關系:①內因:遺傳異常、前列腺素失調、雄性激素失調、自身免疫功能障礙;②外因:病原體感染、外傷、寒冷、吸煙等。而吸煙和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的關系最為密切;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下肢靜脈血栓患者中,吸煙史患者的占比大約為60%~95%[4]。
髖部骨折患者出現下肢靜脈血栓的原因比較復雜,如果沒能進行及時和有效的預防則會引起下肢靜脈血栓;患者出現下肢靜脈血栓后,發病初期部分患者的臨床癥狀并不顯著,容易被疼痛和創傷性反應所掩蓋,如果未能及時發現,則可能導致患肢功能喪失,進而出現殘疾,如果情況嚴重則可能致命性肺栓塞,進而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5]。所以在實際的臨床工作中,醫護人員應充分了解出現下肢靜脈血栓的原因和機制,充分評估和分析高危因素,對患者病情進行認真觀察,對下肢靜脈血栓進行及時發現,并為其提供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進而來對下肢靜脈血栓進行有效預防和控制。
綜上所述,對于髖部骨折患者來講,應對下肢靜脈血栓進行積極預防,在患者出現下肢靜脈血栓后應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干預,進而來對肺栓塞進行有效預防,改善患者預后。
[1]王萬軍,李秀萍.髖部骨折患者并發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及護理[J].臨床護理雜志,2012,11(2):26-27.
[2]張楠.髖部骨折患者并發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及護理措施[J].中國傷殘醫學,2016,24(20):75-76.
[3]馮玉新.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髖部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2,7(23):226-227.
[4]郭敏楠,齊麗榮,李效靜,等.健康教育表單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3,25(9):99-101.
[5]廖春陽.高齡髖部骨折患者預防下肢血栓形成的護理措施探討[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7):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