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利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河南洛陽 471000
對該院收治的70例嚴重開放性下肢骨折患者進行研究,實驗組患者在臨床護理路徑下進行搶救、治療,參照組患者在常規護理下進行搶救、治療。具體研究報道內容詳見下文。
選取該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間收治的70例嚴重開放性下肢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實驗組(n=35)和參照組(n=35)。實驗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有9例,最小年齡為13歲,最大年齡為73歲,平均年齡為(49.37±3.57)歲。參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11例,最小年齡為15歲,最大年齡為75歲,平均年齡為(49.67±3.82)歲。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數據如性別、年齡等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臨床護理路徑的方法 建立臨床護理小組,護士長帶領小組成員,根據本科疾病的特點收集資料,對護理流程進行擬定和評估。小組成員主要的工作內容為:向患者及家屬介紹臨床護理路徑的特點,以便取得患者的配合。根據臨床護理路徑的程序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并完成一系列的治療、護理、指導、健康教育、觀察病情、預防并發癥以及出院指導等[1]。如發現問題及時上報于醫生,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治療,做好記錄。
1.2.2 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方法 小組成員應熟悉掌握臨床護理路徑流程,在患者入院開始,護理人員應對其病情予以充分的了解,并告知患者臨床護理路徑的具體內容和護理目的[2]。護理人員按照臨床護理路徑流程對患者進行一系列的護理,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并嚴格監測患者的病情變化,保證完成各項治療和護理工作。仔細記錄臨床護理過程,在術后恢復時,除骨折部位外,其他關節可進行適宜的鍛煉。
1.2.3 臨床護理路徑的評價方法 在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向患者發放調查表,了解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
對70例嚴重開放性下肢骨折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進行觀察并記錄。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70例嚴重開放性下肢骨折患者的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兩組患者的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統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明顯高于參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且(P<0.05),具體詳情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疾病知識掌握程度
實驗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優于參照組,(P<0.05),具體詳情見表2。
術前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帶領患者進行一系列常規檢查,告知患者檢查的目的、注意事項以及遵循醫囑的重要性,并對患者予以鼓勵,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3]。向患者普及有關疾病的相關知識,提升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度。

表2 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臨床護理路徑主要是針對不同的患者予以不同的護理干預,并嚴格按照規范的護理行為進行護理工作。還可按照臨床護理路徑的順序進行護理記錄,避免發生漏記。臨床護理路徑具有規范化、程序化、時間短、工作效率高等優點,護理人員可對患者的病情予以全面、準確的判斷,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可明顯減少醫療糾紛事件發生[6]。
該組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均明顯優于參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在嚴重開放性下肢骨折患者的護理中,具有明顯的效果,加深了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質量的滿意度,值得借鑒以及進一步普及。
[1]劉芹.臨床護理路徑在下肢骨折術后并發深靜脈血栓中的臨床應用[J].醫學信息,2016,29(34):168-169.
[2]饒亞妮.臨床護理路徑在骨折患者術后康復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2):229-230.
[3]薛素芳.臨床護理路徑在骨折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4):441-442.
[4]趙詠梅.基于臨床護理路徑在脛腓骨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3):220.
[5]張揚云.臨床護理路徑在股骨頸骨折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10):85-86.
[6]黃曉蘭.臨床護理路徑在股骨頸骨折患者的應用效果探討[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6):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