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子文

有藝術家曾表示,歌劇的未來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在海外開始自己的藝術求學之路,其中不乏學習歌劇這種純藝術專業的。5年前,我來到紐約學歌劇,如今仍在這個領域不斷精進。我將自己的歌劇留學體會寫出來,希望能供后來人借鑒。
中央歌劇院的“夢想序曲”
2008年,我從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聲樂專業畢業,考入中央歌劇院。5年間,我從合唱團的一名普通演員到最年輕的獨唱演員,在中國最高的歌劇殿堂學到了很多。中央歌劇院還經常與世界各地的優秀歌劇院合作演出,讓我親身體驗到不同歌劇院的演出風格和運作體系。
我參與了我院與意大利帕爾瑪皇家歌劇院合作的歌劇劇目《弄臣》的演出。《弄臣》是意大利作曲家威爾第的巔峰之作,是帕爾瑪皇家歌劇院的“鎮院之寶”。那次演出中,雖然我扮演的是一名啞劇演員,但親身感受到了這家劇院對人物的完美詮釋。
2013年,我有幸被世界著名歌劇導演詹姆斯·布萊西先生賞識,他將我推薦給紐約大都會歌唱家、肯尼迪中心終身成就藝術家瑪爾蒂娜·阿羅約女士。我得以入選阿羅約的世界青年歌唱家培養計劃。該計劃從全世界選拔出35名優秀年輕歌手,進行為期6周的強化培訓。這次培訓點燃了我追求更高音樂夢想的熱情。培訓結束后,阿羅約女士推薦我去報考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2013年,我離開中央歌劇院,來到曼哈頓音樂學院開始了全面系統的歌劇學習。
曼哈頓音樂學院的全方位磨煉
曼哈頓音樂學院是美國頂尖私立音樂學院之一,錄取學生時,要考察申請者的個人經歷和學習背景,最好有美國聲樂老師的推薦。申請批準后,還有一試和二試的面試,分別是錄像面試和現場面試。面試內容包括4首不同語言(英、德、法、意大利語)的藝術歌曲,一首歌劇詠嘆調和一首清唱劇。
歌劇誕生于意大利,但我選擇來紐約學習歌劇,是因為這里聚集了全世界的歌劇大師,還有世界著名歌劇院——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在師資力量上,紐約比意大利更具有優勢。另外,意大利的音樂學院在教學上更側重本國作品。而紐約有多元文化背景,很多教授來自不同國家,因此在授課時更為全面、系統。紐約的藝術氛圍很濃厚。可能一個為你開門的門童都畢業于某著名舞蹈學校的爵士舞專業;為你服務的售貨員,也可能是音樂學院學聲樂的同行。
跟國內學歌劇不同,美國老師更注重實際應用,經常將自己的演出經驗和工作經歷分享給學生。曼哈頓音樂學院在歌劇制作上與實際歌劇院的工作程序相差無幾,保證了每個學生畢業后都能很快與實際工作接軌。曼哈頓音樂學院的很多校友在音樂劇、歌劇、百老匯及爵士樂舞臺上發揮著重要影響。
發音是歌劇演員必備的基本功。我們需要學習意大利語、法語、德語、英語等歌劇語言的發音規則,不僅要保證語言發音的標準,更要富有感情。每次學習一部歌劇,我們首先要了解這部歌劇的時代背景、故事情景、人物性格和人物關系等,課堂上,每個同學都要分享自己對這部歌劇的理解和詮釋,教授會對每個人進行一對一指導。課堂上,每個同學都要分享自己對這部歌劇的理解,教授會對每個人進行一對一指導。很多歌劇創作于16世紀到19世紀,用詞和表達方式類似我們的文言文,含蓄晦澀,需要逐字逐句地研究、翻譯,此后還要做大量的朗讀練習。
卡內基音樂廳里的“綻放”
去年3月,我受CUMI+美國文化傳媒公司的邀請,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辦我的個人獨唱音樂會。在本次音樂會中,我演唱了舒曼的《詩人之戀》。這部套曲的曲詞來自海涅的詩詞,語言優美,感情豐富而多變。多年的音樂學習、工作和舞臺經驗的積累,讓我在卡內基的舞臺上盡情揮灑自己對曲目的感情和理解。這場音樂會讓我收獲了很多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的鼓勵和贊美,更得到了很多業內人士的肯定。
有人說,學音樂之路,山高路遠,曙光難見。我認識的在紐約學歌劇的同學,個個都才華橫溢、滿懷夢想,但很多人要經歷低谷,在對抗生活壓力時甚至會感到碌碌無為。對背井離鄉的中國學生而言,有人繼續努力追逐夢想,有人無奈轉行、為生活奔波。我的選擇是堅持,繼續追尋我的音樂夢想。▲
環球時報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