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楠+楊銳
【摘 要】本文旨在研究移動技術(MALL)特別是智能手機應用程序(App)在詞匯習得方面的有效性,根據信息時代大學生的語言學習習慣和特點,重塑詞匯教學模式,幫助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有效緩解課堂詞匯教學的壓力。“百詞斬”的用戶友好性設計不僅能降低學生的抵觸情緒,而且可以將學生和老師從傳統課堂中解放出來,打破時空對詞匯習得的限制,實現實時互動和交互式學習。
【關鍵詞】MALL;App;詞匯習得
1 MALL與詞匯習得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移動技術輔助語言學習(Mobile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MALL)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逐漸發展成獨立的研究領域。
詞匯習得是語言學習的基石。Wilkins(1972)指出, “沒有語法只能傳達很少的信息,而沒有詞匯則什么都不能傳達。”(p. 111).大學生在高中階段已經基本掌握英語語法,拓展詞匯量則成為他們在大學語言學習中的一項重要任務。然而大學公共英語課程課時有限,學生課外英語語言環境較差,因此詞匯習得一直是中國大學生英語學習的薄弱環節。死記硬背的傳統詞匯學習方式已經成為學生語言發展的阻礙之一。因此,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新型詞匯習得模式亟待開發。
當代大學生被稱為“數字原住民”,他們自幼熟知信息技術,幾乎人人擁有智能手機,能夠實時接收信息,日常交際離不開虛擬現實。信息技術的發展徹底打破了傳統的單詞書式詞匯習得模式,改變傳統詞匯教學模式勢在必行,將移動技術與詞匯習得有機結合,既符合詞匯習得的認知規律,又符合當代大學生學習、交際的習慣,同時,還能將手機應用程序的積極效用發揮到極致。智能手機的不足,例如屏幕小、視聽品質較差、信息輸入能力較弱、續航能力差等缺陷的確限制了英語讀寫或視聽說的教學,但詞匯學習卻完全不受影響。教師借助移動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非語言線索,從而降低學生的情感焦慮,使得語言輸入更易于理解和接受。隨著手機應用程序(App)的井噴式發展,學生除了能夠被動地接收學習資料,還可以用手機軟件對語言材料進行操作和加工,自由選擇學習材料,監控和檢測自學成效,極大提升了學習地自主性。
2 面臨的挑戰
國內外專家學者對移動技術輔助詞匯學習十分關注,并作出了卓有成效地研究。然而國外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非英語語言學習軟件開發和測評,例如“Japanese Phrase Free”和“Wordbook free”。 而專門為中國EFL學習者開發地詞匯學習軟件還鮮有涉及。國內的MALL研究大多集中在視聽說教學模式研究領域,針對大學生詞匯習得的研究還十分有限。
大學公共英語課程一直面臨課時緊張、班容量大、課外語言接觸有限的困局,教師很難在課堂上集中系統地進行顯性詞匯教學,因此詞匯習得主要靠學生課下自主學習。通過開發和使用詞匯學習App,教師能夠對學生的詞匯習得進行有效及時的指導、監測和反饋,充分緩解課堂詞匯教學的壓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學習軟件良莠不齊,而學生的英語水平又不足以篩選出適合自己的詞匯學習工具。因此,一線教師有責任和義務選取一款適合大學生的詞匯習得軟件,使之既符合詞匯學習規律又適應信息時代大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特點。
3 App概述
“百詞斬”作為一款專門為中國EFL學生開發設計的詞匯學習軟件,開創了信息時代大學生詞匯習得新模式。作為一款成熟的詞匯習得軟件,它支持不聯網使用,下載安裝后,學習者可自由選擇詞匯表等級以及設置每天學習、復習的單詞數量。軟件具有超大容量,涵蓋了包括大學英語四級、六級、雅思、托福和囧記單詞等多種類型和難度的詞匯。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詞匯等級和學習能力自主選擇單詞表進行學習。整個學習過程包括:學習、測驗和復習。軟件通過虛擬閃卡的方式為學生播放新詞匯,每個單詞除了提供傳統單詞書上提供的中文翻譯以外,還配有相應發音和圖畫以及生動有趣的語境。此外,為了使測驗過程擺脫枯燥無味的選擇題,程序設計師還加入了游戲元素,學生可以與手機軟件互動,根據學習效果接受獎勵或懲罰。這種多模態的學習過程能夠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這種定制型學習材料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筆者選取了兩個平行班作為實驗組,共80名非英語專業大二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使用“百詞斬”進行詞匯學習,并且每天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并記錄詞匯學習結果,另外兩個平行班作為控制組,共80名非英語專業大二學生使用傳統的方法學習單詞,老師定期發放紙質詞匯學習材料,并且要求學生上傳學習記錄。通過一個學期的詞匯學習,實驗組的學生在Nation的VST (Nation & Beglar, 2007)詞匯測試中表現更出色。并且實驗組的同學也表示,用App背單詞更有動力,更容易堅持,對詞匯的掌握更牢固也更全面。
4 結語
綜上所述,利用移動技術創新詞匯教學模式,將學生和老師從傳統課堂中解放出來,打破時空對詞匯習得的限制,實現實時互動和交互式學習。MALL自主自主詞匯學習為學生提供數字化詞匯習得體驗,通過多模態素材和游戲元素增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打破詞匯學習就是死記硬背的刻板印象,使詞匯學習主動發生。通過手機軟件和社交媒體的聯動,開發滿足當代學生對虛擬現實需求的新型詞匯習得方法,使詞匯習得成為日常交際活動。通過將 MALL與學生自主詞匯習得有機結合,幫助學生擺脫傳統詞匯書的束縛,提高詞匯學習積極性。教師不僅可以通過手機軟件為學生隨時隨地提供多媒體詞匯素材,學生也可以通過和手機軟件良性互動不斷調整和改善自己的學習過程,同時,該軟件與社交媒體相關聯,可以增進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交互作用,實時交流、互動和反饋學習體驗。老師通過App的交互功能實時監測引導學生的詞匯學習,不斷提高詞匯習得效率。
【參考文獻】
[1]Grabe, W. (2009). Read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Mov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Nation, I. S. P., & Beglar, D. (2007). A vocabulary size test. The Language Teacher, 31 (7), 9-13.
[3]Read, J. (1993).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measure of L2 vocabulary knowledge. Language Testing, 10, 355-371.
[4]楊麗芳.(2012).移動學習在大學英語詞匯學習中的應用.外語電化教學1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