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洪偉+周鎮濤
【摘 要】《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它是以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宗旨,提高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一門課程。本文針對目前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弊端,通過義務維修的方式進行教學改革,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有了非常大的幫助。
【關鍵詞】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學改革;義務維修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是計算機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之一,該課程對學習者的門檻要求較低,但該課程實踐性較強,更新速度較快,涉及面較廣,可延展性較強。然而在目前傳統的單純以教材內容作為教學內容的教學模式下,受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環境的限制,學生缺少實踐操作,教學得不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且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也就難于滿足社會對綜合性實用人才的需要。針對當前的實際情況,我們對《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進行了大膽的教學改革。
1 目前教學現狀與存在問題
(1)由于《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的教學需要用到真機去完成實訓,如果用虛擬環境去完成實訓,差異性較大。每個教學單元的實訓內容是分步驟完成的,不是一次的綜合實訓,而且有些實訓受學生能力的限制,不能保證每一次的實訓都可以順利的完成,因此,本課程要求的實訓環境比較高。
(2)由于計算機的更新換代較快,各個硬件也在不斷推陳出新,因此,計算機組裝與維修實訓室需要不斷的更新設備,但受學校資金的投入問題,現有的計算機組裝與維修實訓室很難滿足教學的需求。
(3)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計算機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擁有計算機。目前,大學的老師和學生90%以上都擁有計算機,但是很多師生對計算機出現的一些小故障都無法解決,從而影響到師生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比如:我院三水校區有一萬多名師生,大部分師生都擁有計算機,但校園里面沒有計算機維修點,一旦師生的計算機出現故障時,只能拿到離生活區域較遠的商業街或外面進行維修,非常不方便。
(4)由于時代的發展,現在大部分學生都有計算機,且很多老師在教學上都要求學生要學會裝系統、學會解決一些常見的計算機故障,但很多學生覺得自己的電腦沒問題,或怕重裝系統搞壞自己的電腦,以致很少學生會親自動手維修計算機。當自己的電腦出現小問題時,只好抱到電腦維修店進行維修。
(5)我校是一所應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養技術技能型、創新型人才,如果學校沒有給學生一個較好的實踐平臺,學生的實踐能力很難得到提高,更談不上創新發展。
2 理論教學與實驗實訓教學的改革探索
(1)由于《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集理論性、實踐性和應用性于一體,因此,理論部分教學的內容可以在多媒體課室中完成,這樣就不用使用計算機組裝與維修實訓室。
(2)由于計算機組裝與維修實訓室的設備較落后,很多實訓無法完成,但可以作為初學的學生練手的好地方,讓他們真正參與到實際動手操作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由于計算機的新產品層出不窮,教材的內容也很難跟上時代的發展,如果教師只按照教材內容的知識進行講解,學生會覺得教師傳授的知識都已經”out”,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不愿上《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為了這門課程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我們進行了教學改革,本課程的教學采用課內和課外教學。課內教學主要在多媒體課室和計算機組裝與維修實訓室,課外教學在學院的一站式服務中心。課內教學主要由教師講解理論知識、一些基本操作及解決一些常見的計算機故障問題。為了開展課外教學,我們成立了義務維修隊,要求全班同學都要參加,并輪流到學院一站式服務中心進行義務維修活動,并作為該課程考核的一部分。義務維修隊的工作主要是為全院的師生提供選購計算機、組裝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維護計算機、維修計算機、維修網絡等免費服務,且定期為全院師生舉辦維修計算機知識培訓會,盡量幫助師生自己解決日常故障,無法解決的故障可以通過網上報修和現場駐點維修,真正讓每一位師生都能開開心心使用計算機。學生通過參與義修活動,一是幫助了全院師生解決困惑,體現了學生的無私奉獻的精神;二是解決了學院對計算機組裝與維修實訓室的投入問題;三是學生接觸了當前流行的計算機設備,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的興趣,以致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從而促進了我院教學質量的提高。
(4)鼓勵學生到我院的校企合作單位進行實習,讓學生去了解市場,了解計算機硬件最新的發展狀況,解決一些常見的計算機故障問題,這樣可以鞏固學生在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還可以掌握計算機硬件發展的行情。學生通過參加實踐,可以與將來的就業聯系在一起,提前進行職業規劃,為以后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3 模擬企業場景,構建計算機組裝與維修課程
對“模擬企業場景”教學實踐我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是對于構建“模擬企業場景”教學方法的研究,在計算機組裝與維修教學中,為了順利實施“模擬企業場景”教學實踐,我首先采取的措施是對計算機的硬件知識的講解,結合市場最新的部件圖片圖例,講解部件的基本知識,然后是基本部件的拆裝,把企業的要求融入進去,讓他們在操作中體會硬件安裝的規范化操作,整機的部件安裝順序,單個部件安裝的角度,力度,甚至物品(光驅、硬盤)的擺放方式和位置等等都作了嚴格的要求。
教學中我借鑒的教學方法是我校NIIT專業采用的MCLA教學法1,這種教學方法的原理是:在專家(也就是教師)引導下的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科學學習方法。整個學習是由許多小的教學循環組成,每個教學循環中首先是提出一個實際問題,由教師系統地用他編制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然后對學生提出類似的另一個實際問題,學生可以參照和模仿教師的方法或有意識地從其他資源(如互連網)學來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這是在教師指導下的獨立實踐。比如CPU及散熱器安裝教學中,我首先講解了針腳式CPU安裝的具體操作,其中特別強調了我所編制的方法:“一推二看三對齊”的步驟,首先把拉桿推至90度,看好特征角的位置,然后CPU的特征角對應主板CPU插槽的相應位置,垂直對好輕輕放下,CPU則會自動落下,安裝完成再放下拉桿。編制的這種方法就是企業規范的安裝方法,通過我編制的規范性操作,學生進行練習強化,然后對于其他類型的CPU,比如觸點式的,我要求學生參照我對于針腳式CPU的操作,通過網絡等資源的搜索,獨立思考,設置解決方法。
總之,《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是一門實踐性和實用性都很強的課程,只有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我們在教學中應該以人才培養目標為主線,通過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實踐教學等方面的改革探索,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可以為社會輸送更多的綜合性實用人才。
【參考文獻】
[1]蒲力.項目教學法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貴陽學院學報,2013(2).
[2]劉洪江,李麗.基于項目的“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4).
[3]王樹寶.“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的創新與思考[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2(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