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偉玉+王有興+陳瑋琦+孫夢晗+劉亞婷

摘要:項目將對我國醫藥行業商業賄賂深入研究,通過查閱資料,結合實際情況,從宏觀角度研究分析商業賄賂對患者、社會、經濟造成的危害,采取案例分析、數據對比、舉例說明的手法,結合醫療機構與醫院、醫生、衛生行政機關在醫藥行業商業賄賂中的手段、方式等進行分析,從而提出解決醫藥行業商業賄賂的方式,為我國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醫藥行業;商業賄賂;危害;治理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0.062
1文獻綜述
醫藥行業商業賄賂現象早已屢見不鮮,但也頑疾難除,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醫藥行業的發展,并打擊公民就醫信心。在寫本文之前,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文獻,了解到學者們關于醫藥行業商業賄賂的危害及其治理的研究已經較為詳盡,本文將其歸納為兩個重點角度進行分析。其一是以王曉剛、劉蓮、朱莉姝、羅剛、肖歡等為代表從立法比較分析的角度,對醫藥行業商業賄賂的概念、立法模式、法律責任調整等提出一系列理論構想。有理有據,具有一定的現實操作意義。其二是以張彥嶺,楊圣兮,羅萬艷等為代表的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思路,對醫藥行業商業賄賂的表現形式、形成原因及特點進行詳盡分析,并闡述醫藥行業商業賄賂的危害,最后提出治理對策。其中很多治理對策已經逐步得以應用,對遏制醫藥行業腐敗起到有力打擊作用。
通過文獻還可以了解到,2006——2007年是學者研究醫藥行業賄賂現象的高峰期,這是由于2006年新一輪醫療改革開始啟動,吸引了大批學者躍躍欲試,隨后幾年的研究成果穩定在低位。啟動醫療改革,至今已經有十一年,也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落地的第八年,醫改已經進入深水區,跟蹤醫改最新成果,讓醫改政策深入人心,切實改善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是本文目的之一。另外,本文將從經濟學的角度,對醫藥行業賄賂的危害進行新的詮釋,并提出治理對策,以起到發散啟迪作用。
2醫藥行業商業賄賂概述
2.1商業賄賂概念界定
業界將醫藥賄賂常劃分為個人賄賂和商業賄賂。因本文研究的是醫藥行業商業賄賂行為,個人賄賂的概念不再贅述,將商業賄賂的概念定義為:單位、個人及其彼此之間在醫藥購銷等貿易過程中,為爭取更多交易機會而故意采取不正當手段破壞公平的競爭秩序,且依照我國刑法構成犯罪的行為。
2.2醫藥行業商業賄賂表現形式
在市場經濟發展的今天,醫藥行業的商業賄賂雖然見不得陽光,卻能大行其道且呈蔓延之勢,越來越多的人不得不屈從于“潛規則”。其主要表現在醫院相關領導及工作人員在藥品、醫用設備、醫用耗材等采購活動中,收受以各種名義給予的財物或回扣;部分醫生在臨床診療中收受醫藥企業或經銷人員給予的財物、回扣或提成;醫療機構接受醫藥生產、經營企業以各種名義給予的財物;衛生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在醫藥購銷或工程招標等活動中,收受企業和經銷人員以各種名義給予的財物。
2.3醫藥行業商業賄賂的特點
2.3.1系統性
以下是醫療人員和醫用品生產者之間的簡單博弈,從博弈論的角度來看,為了使利益最大化,二者都會選擇讓自己獲利。這也就使整個產業上下有了共同的利益鏈條,而最終由消費者埋單。
另外,醫藥行業是一個朝陽行業,將有大批的醫藥生產者進入,行業內競爭日益激烈,且整個醫療體系由于下游(醫療人員)對上游(醫藥生產者)生產具有較強的制約能力,也就更加促使醫藥銷售人員不遺余力的打通各路關系,導致很多尋租行為的產生。據法制周末記者整理,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公布的裁判日期在2016年7月31日至2017年7月31日期間的裁判文書中,有170份涉及醫藥行業商業賄賂的刑事案件。在這170份裁判文書中,涉及至少324個與醫藥行業相關的企業或者與企業相關的個人存在行賄行為,且直接涉事的企業中,高層人員亦卷入其中,院長及科室負責人成受賄“重災區”,行賄犯罪行為呈現高層化、復雜化。
2.3.2巨額性
2014年數據顯示,全球醫藥行業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在24%-31%之間,而我國醫藥行業銷售費用平均占比44%,遠高于國際平均水平,部分企業銷售費用占比甚至高達66%。這其中商業賄賂行為的存在是推高銷售費用的主要原因,從曝光的眾多貪腐案件中也能看出,涉案人員收受賄賂的普遍特點是持續性久,數額巨大。大量資金沉淀在利益鏈條中,每環節都要分一杯羹,致使頑疾難除。
2.3.3隱蔽性
多年來,醫藥行業商業賄賂大家都心照不宣,早就是公開的秘密。隨著反腐倡廉打擊力度不斷加大,行賄者不但沒有夾著尾巴,反而行賄手段更加豐富,除了現金紅包、回扣返點,奢侈品、車子、房產、股權等都是常見的“禮品”。有些看不見的優惠,也給量刑帶來麻煩。博弈雙方的尋租行為上演了一場場“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大戲。
3醫藥行業商業賄賂的危害
3.1打擊消費者就醫信心
醫藥行業商業賄賂的存在,自然會抬高藥品價格,將經濟負擔轉移給消費者。消費者一方面要承受病痛帶來的身體和精神折磨,另一方面,還要負擔巨額的醫療費用。雖然醫保政策使國家分擔了部分醫藥費用,但是實質是收受賄賂人員吸收了部分國家資產,醫藥費用居高不下,打擊消費者信心,使百姓“不敢生病”、“生不起病”,這也是醫患關系緊張的重要原因之一,百姓健康得不到有力保障,違背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宗旨。本項目的調查結果顯示,醫藥行業商業賄賂的直接受害者占比高達21%,幾乎沒有受益者,它轉嫁給消費者的壓力由此可見一斑。
3.2腐蝕醫療事業發展
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當市場上出現兩種同質同價藥品時,分別用A、B表示。假如A為了提高市場占有份額,賄賂了相關醫藥人員,然后醫療人員在開處方藥的時候會寫A而不寫B,這樣B銷量會下降,由此B將面臨兩種選擇:一是會逐漸退出市場競爭,A將壟斷市場;二是B同樣采取賄賂手段,提高銷量。這樣整個醫藥市場就形成了惡性循環,不參與賄賂的企業將逐步被擠出市場,破壞企業成長戰略,這遵循了格雷欣法則。企業的重心也將從研發轉移到銷售,腐蝕醫療事業發展。endprint
中央電視臺《法治周末》、《新聞1+1》都曾報道過重大醫療行業貪腐事件,相關涉案人員之多,級別之高,對我國醫藥行業負面影響極大,讓人感受到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3.3阻礙醫藥行業創新
醫藥行業商業賄賂大行其道,醫療人員、醫藥代表、企業都成為逐利者,大量資金被投入到銷售渠道,投入到研發的資金自然減少,投資匱乏,創新從何而來?另外,因為受賄方接受了行賄者的要求,在開藥的時候就會選擇指定藥品,從而使醫生失去對藥品的比較與判斷,不利于產品的推陳出新,也增加了患者的就醫風險和經濟負擔。
3.4增加國家經濟負擔
醫藥行業的商業賄賂造成了我國稅收的大量流失。商務部的統計資料顯示,在全國的藥品行業中,商業賄賂的藥品回扣每年侵吞國家資產約7.72億元,約占全國醫藥行業全年稅收收入的16%,嚴重影響了國家財政收入。
醫藥行業商業賄賂也加大了社會醫療保障支出。醫療機構為了追求經濟效益,醫生大開處方藥,過度治療和不必要的檢查,使醫保額度大幅提高,不僅對我國的社會醫療保障體系的正常運轉和完善造成了負面影響,也增加了國家的經濟負擔。
4醫藥行業商業賄賂的治理對策
4.1立法先行
我國醫藥行業商業賄賂行為經過多年打壓,仍然甚囂塵上,在考慮到注重“人情”社會因素的情況下,與相關法律不完善也有一定關系。我國目前尚沒有單獨的商業賄賂處罰法,涉及醫藥衛生領域的商業賄賂行為的法律法規散落于其他法律之中。在過度依賴形式刑法的同時,我國罪名主體也比較混亂。面臨前后夾擊的情況,一部界限明晰,懲處得當的法律顯得尤為重要。凡事有法可依,才能制止違法犯罪人員的無法無天。治理商業賄賂應當遵循立法先行,宣傳教育、經濟、行政政策多管齊下的原則,從源頭預防和治理犯罪行為。
4.2陽光采購
醫藥采購是醫藥行業的商業賄賂行為發生的主要環節。我國80%的醫藥銷售是通過公立醫院實現,所以公立醫院采購是監督的重點。在信息化時代,由政府搭建網絡平臺,邀請合規企業入駐,公平競爭,藥品交易價格公開透明,減少醫藥機構采購尋租空間,統一藥品管理。發揮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的力量,完善藥品價格、質量管控體系。打擊非法經營的假冒偽劣醫藥公司,從源頭杜絕不合規產品上市。總體來說,醫藥行業不僅自身要做好自我約束工作,還需要其他公共部門協力推進才能在陽光采購過程中取得長遠的進步。
4.3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
我國醫藥市場上低端無序的競爭是商業賄賂的主要溫床,經濟新常態的形勢下,醫藥行業需要一次正本清源的優勝劣汰的結構性調整,扭轉“以藥養醫”的模式,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我國醫藥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公立醫院改革是醫改的重點和難點,其主要目標是激發公立醫院活力,更好的為醫生、患者雙方服務。2015年,分級診療制度指導意見出臺,目的在于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優化資源配置,使優質資源下沉,分散中心醫院壓力,加強醫藥行業公平競爭,是抵制商業賄賂的有效手段。2017年1月,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各相關部委發文《關于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的實施意見(試行)》,“兩票制”要打破利益藩籬,破除地方保護,又是一次遏制醫藥行業商業賄賂的重要嘗試。
5結語
醫藥行業商業賄賂就像一個毒瘤,破壞了公平競爭機制,百害而無一利。實行醫療體制改革這幾年來,我國新的醫療衛生結構網絡基本建立,醫療衛生改革事業取得了階段性的進步,獲得了國際社會的一致好評。醫療結構創新的同時,也需要防治滋生新的商業腐敗,從源頭遏制賄賂行為的產生。就要做到供給側富足,形成公開透明的競爭機制;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違法必究;加大對公立醫院、非營利性醫院的財政補貼,轉變“以藥養醫”的機制,弱化其尋租能力。建立健康有序的競爭環境,使醫藥價格回歸正軌,才是利國利民之策。
參考文獻
[1]王曉剛,劉蓮,朱莉姝,羅剛.“醫藥行業商業賄賂犯罪研究——以國際立法比較分析為視角”[J].醫學與法學,2016,02(8).
[2]王名湖,王軍.“遏制醫藥行業商業賄賂犯罪蔓延的高峰期”[C].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冊),2007.
[3]李憲華,徐維娟.“醫藥行業的商業賄賂及其治理措施”[J].中國使用醫藥,2012,7(30).
[4]楊圣兮.“醫藥行業商業賄賂的治理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5.
[5]張彥嶺,“我國醫藥行業商業賄賂治理對策研究”[D].南寧:廣西醫科大學,2014.
[6]肖歡.“醫藥行業商業賄賂犯罪研究”[D].北京:北方工業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