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平
摘要:現在的時代是信息化時代,因此如何利用信息化技術來提高幼兒的素質,搞好幼兒園的教學工作,已經成為了擺在幼兒園教師面前的重要的任務。作為幼兒園教師,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就要求我們不斷吸取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理念,不斷改進,進行教學上的創新。教師可以多使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探索信息化的趨勢;巧妙地搭建交叉渠道,來探索多元化的趨勢;把成果進行匯編,來探索應用化的趨勢,推動幼兒園教研趨勢的發展。
關鍵詞:信息時代 幼兒園教研 趨勢
自從新課標的實行以來,學前教育的教學改革就在不斷的進行中,其中的關鍵點就在于教師的教學能力,因此就要求教師作出改變,由以往的教學方式向多方面教學的方式進行轉變,而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以幼兒園為根本來進行的教學活動。
一、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尋求信息化教育
(一)視頻錄像的運用助力教學
在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全程錄像的方法來記錄整個教學活動,事后再進行反復的研究,從視頻中認真觀察,運用分為幾段或是選擇幾段來進行更加細致的研究分析,摒棄了了原先通過回憶的形式來分析自身教育不足的低效率分析方法。
(二)做好資料準備
在如今的幼兒園教學過程中,有些幼兒園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采用了音頻錄像等形式,對全國各地有名的幼兒園的優質課程進行錄制收集,然后將教師集中起來,運用投影等形式進行播放學習,從而讓幼兒園老師學習別人的先進的經驗,用在自己的教學中,來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和技能。
(三)利用視頻技術,來分析教學中的細節
比如幼兒園老師進行唱歌方面的教學。他們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全程錄制,在教研活動的早期、中期和晚期分別進行錄制和拍攝,然后事后進行分析,可以結合其所錄制的視頻來進行探討,然后再進行錄制,然后對新拍的視頻進行二次探討,最后再對其進行第三次拍攝,進行第三次探討和結題。在整個過程中,歌唱的人即承擔了錄像的任務,又參與了談論,運用這種方式,使得在實驗中不斷的反思,然后再進行總結,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和步驟,來捕捉到教學過程中的閃光點。
二、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個性化交流
有時,教研不只是單單集體化教研,還包括個性化教研。這時,就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來達到我們的目的。
(一)巧妙地搭建交叉渠道,來探索多元化的趨勢
時代是在不斷地變化的,新的思維方式的產生來自于時代的不斷變化。老師在新形勢下,就要轉變以前的觀念,發揚新的機制,采用新的方法,充分發揮老師的潛力,發揚老師的特長,培養老師創造性的學習,主動學習的習慣,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1.借用新的學習方法
腦力風暴法:是一種刺激和開發大腦、激蕩和鍛煉思維的方法,在這種方法中,老師是學習的主體,因此,老師首先自己要學習,要學會收集資料,要學會解決問題。通過多種手段、多個方面、多角度地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激發了老師的創造性和能動性,鍛煉了老師的逆向思維和創新能力。互動學習法:指的是在討論會上,選出一位老師來作為主講進行提問,然后陳述問題,提出問題來和大家進行討論,最后再由每位老師來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從而培養自己應該怎樣獲取信息和運用信息。
2.多樣化學習方式的運用
沙龍式學習法:指的是由主持人進行發問,大家對這個問題展開討論,然后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和意見,最后形成認識一致或解決一個問題,一般只有一個主持人,是一種很民主的做法。體驗式學習法:指的是老師通過各種角色的扮演來進行模擬教學,然后再通過自身的體驗來學習和掌握這種新的教學方法。研習式學習方法:則是指根據教學的需要,通過拓展老師的視野,來了解和學習相關的知識,并進行考察、訪問和專家指導等活動。
(二)匯總成果,探究應用化的發展
1.使用信息技術,拓展“教”的寬度
比方我幼兒園美術組進行教研活動時,在進行“秋天的尾巴”結業時,教研組可以通過投影儀和電腦來把課件上傳,進行視頻教學,并且老師事后進行反思,寫反思報告,然后將反思的結果上傳到共享空間,引起更多老師的關注和思考,從而使得教研和教學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這樣就拓展了教的寬度。
2.采用階段成果,拓展“研”的深度
而對于一些比較大、時間跨度也很大的課題,可以集思廣益,將結果在校網上公布,然后再進行匯編。匯編后,再進一步進行深思,以此來拓展“研”的深度。
三、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兒童在信息化的幼教中同樣處于主要位置。有位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認為兒童的生活,對事物的的判斷,是不能脫離具體的事物來進行的。比如,有次在一個活動中,為了教幼兒園的小朋友如何愛自己的媽媽時,講了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只母雞下了兩個蛋,好不容易,孵化了兩只小雞,整天捉小蟲來喂養這兩只雞。這兩只雞長大后很是孝順,于是,紛紛捉蟲來報答它們的母親。最后問兒童“喜不喜歡小雞。”兒童都說“喜歡。”可是問其原因,有的兒童竟然說:“因為我喜歡吃雞肉。”這就和當初設計這個故事相悖。因為這個故事的主題是愛媽媽,而孩子所想到的和這個主題絲毫沒有聯系。這些問題舉不勝數。這些問題的存在,和我們當前以老師的教為主,和以老師為極端權威式管理方式有關。統一的教具,統一的教案,統一的問題,統一的答案,這種刻板的教學方法和信息化時代下兒童的成長肯定是不相適應的,心理學家也認為,孩子只有在環境中才能成長。在現在信息時代無時無刻不充斥著信息,他們的感受,想象創造力的培養是教師用一種方法很難做到的。這就要求我們老師采用以上的方法,集思廣益,給兒童創造一個想象的空間,一個毫無約束的空間,一個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時空。我們發現,所有的孩子都是獨特的,都有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來構建自己的世界,而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我們卻是望洋興嘆,自嘆不如的。
四、結語
時代在不斷變化,時代也在不斷前進,因此,對教師的要求也更多,而新型教研以信息化、創新化的特點而存在一定是發展的方向所在,它們是有機結合在一起的,這是傳統教研方式的延續,改革和創新。這種方法為教師積累了經驗,為他們的成長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平臺,以后,教研活動一定會更加的具有創新和信息化。
參考文獻:
[1]陳幗眉.學前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8.
[2]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單位:西安市閻良區潤天路西安市第六保育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