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茸
又到了一年一度畢業和招生的季節,詹納驚喜地收到同事陸瑜介紹來的幼兒園教學管理軟件的新項目。“老陸啊!”詹納在電話里夸張地稱贊陸瑜說,“你怎么這么有能力啊?這個幼兒園好像是本地一家很高端的幼兒園,就建在一個高爾夫球場邊上。”
“這無非是我一個前同事介紹的。”陸瑜很平淡地回答。
“你那個前同事為什么不自己做呢?”詹納又被好奇心帶跑了主題。
“前同事很有能力,離職之后自己開了個中國公司。”陸瑜娓娓道來,“這個幼兒園一心要找一個有美國背景的公司。其實……項目難度倒不是很高,所以那同事就好心地轉手給我們了。”
陸瑜接著說:“這家幼兒園號稱全面美式英語浸入式教育,連裝修材料都是美國進口的呢。這樣的話,教學管理系統怎么能不從美國進口呢?”
“哇!”詹納驚訝地說,“那咱們是不是要把金發碧眼的老板Jack請來撐撐門面呢?”
“目前不用……”陸瑜回答,“到簽約的時候,老板可以親自來拍照,肯定是受歡迎的。”
三天以后,詹納開著早上特意去洗過的豪車,接上陸瑜去見客戶。
“到那里你就不用說話,都由我來應酬。”陸瑜路上叮囑詹納說,“我跟他們說你是美國華裔二代,能聽懂中文,但不是特別明白……你就裝糊涂好了。”
“這樣最好。”詹納倒是很能理解,“我剛還想跟你說,我見到客戶都不知該說什么好。”
幼兒園所在位置確實不錯,雖然不在市區,但交通很方便也不堵車,而且作為訪客或者家長,都可以免費使用高爾夫球場的停車場,這個福利和市區的學校比起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優勢。
充滿童話色彩的接待大廳里坐滿了來咨詢的家長,詹納和陸瑜比預約的時間早到了20分鐘,就也坐在一眾家長中間等。坐在邊上的一位穿著時尚的年輕媽媽湊過來問詹納:“你們孩子也是今年報名么?”
詹納正一頭霧水,陸瑜馬上探頭過來搶答:“我們家的明年上,今年就是來咨詢一下。”
詹納扭過頭看著陸瑜,眼睛瞪得大大的。陸瑜不以為然,接著跟那位家長說:“她是美國長大的,中文說得不是很好。你想討論什么問題,可以找我。”
對方倒是很坦率地問:“你們這種情況,為什么還要上英語幼兒園,是為了以后要回美國做準備么?”
詹納還真不知怎么回答這個問題,仍然轉過頭看陸瑜,陸瑜不緊不慢地說:“目前我們沒有回美國的打算。主要是為了讓孩子能跟他媽溝通嘛!要不然,長著長著,跟他媽都有語言障礙了。”
詹納真沒想到,陸瑜除了是個高智商的技術人員,還是個隨機應變能力高強的公關人才。
那位年輕媽媽接著問:“這樣的話,你們也覺得這個幼兒園確實有直接對接美國社會的能力嗎?我們就怕遇到那些忽悠的。”
“當然有啊!”陸瑜信誓旦旦地回答,“這里軟件不比美國差,硬件還比美國很多幼兒園都要好。聽說從教材到建材,都是美國進口的,外教也都是美國來的專業幼教老師。這么高的學費,我們覺得值得。”
說到這里,陸瑜的電話響起來,他走到一邊說了幾句之后,回來跟詹納用英語說:“我們約的人在辦公室等我們了。”詹納禮貌地朝那位媽媽擺擺手,在她羨慕的目光中跟著陸瑜走進了辦公室。
接待他們的李園長是一位很有親和力的嬌小美女,也是從美國教育學專業留學回來的。李小姐英語很流利,看起來做事風格也很干練,開口就和詹納說英語。詹納本想說自己的母語還是中文,但和陸瑜交換了一下眼色之后,也客隨主便地跟著說英語。
詹納向李園長介紹說,我們團隊在美國做過一個中文特許學校的項目,對方也是要求用全中文的軟件環境。李園長笑笑說:“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我們兩所學校都是采用的浸入式語言教學形式,但學習的動機應該是相去甚遠的。對于美國人來說,學中文是錦上添花的興趣,而對于中國人來說,學英文大概可以算是‘雪中送炭的必需。”
“你的理解好深刻啊!”詹納感嘆道,“這對你們老師有什么不一樣么?”
“當然,”李園長回答,“美國的中文學校的任務是激發全班同學對中國文化的興趣,而我們是要保證全班的小朋友都能無縫對接美國學校,顯然我們的任務更艱巨啊。”
詹納不由得在心中感嘆:成年人都把將兒童教育成外國人為目標,這樣的教育到底是著了什么魔啊?
整體的談判還比較順利,除了在費用問題上,李園長覺得稍微有點兒超出預算,但看到詹納堅持說,這個系統會讓在美國的工程師來負責。同時,交貨之后,老板還會親自來和客戶溝通負責售后部分,李園長也就勉強同意再去和股東們協商一下價格。“我們老板Jack還在本地電視臺領過創新APP獎呢,”詹納在告別的時候特意強調,“你們如果需要,我們可以提供視頻和照片用來宣傳。”李園長兩眼一亮,表示非常感謝能提供這些資源。
在送陸瑜回家的路上,詹納終于忍不住問:“老陸,我們這么干,不就是那個學生家長口中說的大忽悠么?這樣是不是不太好?感覺好像為了拉到項目,就沒原則地迎合市場。”
“迎合市場有什么不好?”陸瑜反問,“美國公司的核心理念不就是尋找市場需求么?”
“那嗎啡還有市場需求呢,”詹納不服,“我們有渠道進貨也不能賣呀。”
“這要看賣給誰,”陸瑜還是一副振振有詞的樣子,“你把嗎啡賣給正常人就是沒原則,而賣給要死的病人就是對的。”
“那你不就是把咱們客戶都比作要死的病人嗎?”
“我是說……”陸瑜解釋說,“在他們找不到更好的辦法的時候,就按現在這種方式來努力,也沒什么不好。你要是覺得這樣不對,你能給這個幼兒園提出一個更好的賣點嗎?你能給這些充滿期待的家長提出一個更好的教育理念嗎?”
詹納無法回答了,自言自語道,“怎么我們遇到的都是讓人左右為難又找不到答案的情況?”
“哎!”陸瑜也表示贊同,“其實我們也是這個生態圈中的一個環節而已。”
“你是說我們如果想要生存下去,就不得不成為這個環節中的一員么?”詹納在等紅燈的時候,側頭看著陸瑜問,“是不是大家心里都明白,只是沒有人說破而已?”
陸瑜一動不動地盯著紅綠燈,并沒有回答這個問題。一路上,兩個人沒有再說一句話。到陸瑜家樓下的時候,詹納聽到他說了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回到家,詹納如釋重負地躺在沙發上出神。原以為可以堅持原則的她,越來越感到在職場中隨波逐流的壓力。盡管如此,倔強的詹納還是暗自下定決心,盡管現在不得不向現實低頭,自己還是會不忘初心。只要咬牙堅持下去,總能等到見證變革的那一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