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恩巴雅爾
摘要:中專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活潑好動且富有熱情,這一年齡段的學生身心和心智尚未發育成熟,對技能和自我認知度較差,而且對物理學科的學習存在排斥心理,沒有掌握學習技能,導致學習效率低。作為中專物理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引導學生建立學習理念。借此,文章圍繞在概念形成教學中滲透科學的教學方法,運用分組討論法進行互動式教學,采用情境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科研能力,課下的實驗探究活動等進行可行性研究。旨在為同行的教學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中專物理 教學 有效性
物理學科是中專開設的主要課程之一,這一階段的教學既要滿足基礎教學需要,也要有效指導學生,使其達到必需的專業性的需要。物理教師在教學中要想方設法構建有效教學策略,滿足學生對中專教育的需求,同時也要為他們未來的更好發展奠定基礎。
一、在概念形成教學中滲透科學的教學方法
在中專物理教學中概念是其基礎組成部分,通過學習概念知識更能讓學生深刻理解相關知識的內涵,知曉引入概念的意義及作用,有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探索精神。在探討物體的運動時,教學的重點是需要對概念進行講解,對物理的形狀和大小這些次要因素暫且不予考慮,教學生將物體看作是一個具有質量的點,叫做質點,但是,在分析物體本身的運動時,則不能看出一個點,比如,可以將地球的公轉中的地球看作是一個質點進行研究,在研究地球的自轉時則不能將其看成是一個質點。通過對概念的理解和學習,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同時也利于學生學會建立科學的研究模型,為對抽象的物理知識進行研究做好充分準備。
二、運用分組討論法進行互動式教學
小組討論已經成為新課程理念下的物理課堂教學中較為常見的形式之一,而且深受師生歡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把班級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結合所學內容,提出問題,鼓勵學生集思廣益,讓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交流、互動。然后,再選擇一組學生分享他們的交流成果,其他小組成員進行適當的評價和補充。學生在交流互動的過程中,能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而且還能在交流評價中學習到新知識。例如,在分析“光學”時,就可以讓學生討論光的折射問題。討論光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會折射,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會反射。在學生知曉:“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是發生改變的,這個現象就叫作光的折射。”然后,再結合生活實際,鼓勵學生提出相關的物理現象。同學們在教師的引導下也能聯系生活,列舉中一些例子,比如筷子在水中發生斷接錯位現象等。這樣的教學達到舉一反三之效。
三、采用情境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采用多媒體教學會使教學材料、內容更豐富,把物理規律再次呈現在同學們的眼前,將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識具體化形象化,這樣能夠增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加深對其的印象和記憶,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物理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最大限度地把學生的學習欲望激發出來,使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教學“人造地球衛星”內容時,借助多媒體視頻動畫的形式將衛星圍繞地球旋轉展示出來,生動形象直觀的畫面更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還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拓展知識面。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益做好充分準備。
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科研能力
物理是一門實踐操作性很強的學科,但是,受應試教育影響,導致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這種教學理念嚴重阻礙著教育的發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物理本身是一門實用性強的學科,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老師一定要突出物理學科的應用性和實踐性,鼓勵讓學生多動手實踐,教師不要盲目地只顧培養學生的應試技能,一味地灌輸學生理論知識。社會的發展創新是需要具有科研能力的人才的,而不是空有滿腹理論知識的學生。所以,在學習物理知識時,老師要多讓學生去實驗室親手進行操作,鼓勵學生自己制作物理實驗模型,還可以讓他們參加到物理實驗比賽中來鍛煉他們的創新科研能力。為學生從業和創業提供好基礎,隨著進一步探索和應用,物理教學也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五、課下的實驗探究活動
當學習完一節知識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各種小工具在課下進行簡單實驗。課下實驗需要秉承著:運用所學知識有目的地進行物理實驗探究。比如,在學習“溫度”內容后,學生可利用學到的知識在課后制作簡單的溫度計,通過課下活動去解決生活中的小問題。其次,課外實踐活動也要秉承著對課堂知識的延伸,比如,在學習“晶體融化”時,引導學生去探究晶體融化的影響因素,課后學生可以用鹽、糖等家庭常見晶體,去探討液體、溫度等對晶體融化速度的影響。通過課后下實驗,得出準確的結論,及時鞏固強化所學知識。以提升學生對課堂所教授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最后,也可以將物理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聯系在一起,加強知識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綜合實力。
綜上所述,隨著中專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中專教育教學的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在此種情況下,作為中專物理教師,一定要分析透徹學科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更有效更科學的教學手段指導教學,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調動學生對物理學科的積極探索興趣,培養學生科學求實的學習態度,這樣才能更好地為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輸送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志剛.中專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歸納與演繹推理能力研究[J].讀寫算(教研版),2015,(05).
[2]黃增芳,馬軍現,王可,等.高分子物理課程中的互動式教學探索和實踐[J].廣州化工,2015,(13).
[3]肖懷達.中專物理教學中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J].衛生職業教育,2014,(20).
[4]顧斌馳.淺析多媒體技術在中專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3,(05).
[5]楊桂花.新課程改革下物理教師面臨的困境及對策[J].新課程(下),2014,(07).
[6]王培華.淺析多媒體技術在中專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4,(06).
(作者單位: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民族藝術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