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隴南市武都區農村支付結算環境的基本情況
(一)農村地區金融機構網點的設置
目前,隴南市武都區農村初步形成了以農村合作銀行為主體,郵政所為補充的農村支付結算組織體系。從銀行機構網點設置看,農村合作銀行在鄉鎮均設有網點。截止2017年6月底,在全市38個鄉鎮共設立了32個營業網點機構,占全市金融網點機構的52%。
(二)支付清算網絡體系的建立
目前,在隴南市武都區轄內以銀行業金融機構行內支付系統為基礎,人民銀行大小額支付系統為核心,城市商業銀行匯票處理系統、農信銀資金清算系統、銀行卡支付系統等共同組成銀行結算支付網絡系統,已基本滿足支付結算資金的需求。但在農村地區,接入到人民銀行大小額支付系統的農村金融機構網點共計1個,占網點總數的0.8%。其它金融服務網點30家,僅接入本行行內系統。
(三)非現金支付工具的使用
據調查,從2017年上半年隴南市武都區農村金融機構營業網點辦理非現金支付結算業務的情況來看:匯兌結算、支票結算、銀行卡結算所占比例大概為47:25:28,由此可見,銀行卡、支票、匯兌是農村地區使用最為普遍的非現金支付工具;匯票、網銀等占比很小,手機銀行、轉賬電話等新興的支付工具則剛剛啟動。
二、從隴南市武都區看當前農村地區支付結算環境的現狀
(一)基礎環境建設滯后,資金結算效率偏低
就隴南市武都區目前的現狀看,金融機構網點萎縮,國有商業銀行紛紛撤銷出農村;其次,受管理體制的局限、技術、資金、人才等因素的制約,農村金融機構在全國范圍內沒有統一的聯行系統,部分支付清算業務只能通過其他渠道辦理,如異地匯劃業務只能通過其他銀行轉匯,結算環節多、資金不能及時到賬,增加了資金匯劃的時間,延緩了到賬的速度;第三,大、小額支付系統的強大功能沒有進一步向農村延伸,并不是所有金融機構均接入該系統,雖然目前以省聯社為單位,實現了省級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聯網,但是還沒沒有就本系統接入與大、小額支付系統從而形成有機的支付結算整體,區域性支付清算的渠道不暢通等問題依然大面積存在,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多、面兒廣的優勢面沒有得不到很好的體現和發揮。第四,鄉鎮一級農村合作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跨行資金清算需要通過縣級聯社或縣級支行進行落地中轉,資金周轉仍較長,較其他商業銀行相比,資金結算效率低,使農村金融機構在金融市場競爭上處于劣勢。
(二)支付結算方式單一,現金結算占比較大
隨著農村經營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勞動力流動性增加,非農產業迅速崛起,商品流通日趨活躍,對支付結算業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實際情況,受傳統思想的影響,人們對現代化的結算工具了解較少,對新興的結算工具不易接受,從而導致非現金結算不足。由于存在結算工具種類少、結算手段落后以及異地資金匯劃業務渠道不暢等問題,致使大量客戶流失,直接影響到農村金融機構的長遠發展。
(三)新型結算工具受限,支付工具結構失衡
目前,縣城以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聯網通用、清算網絡、系統建設等基礎設施方面投入不足,無法加入現代化支付結算系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推廣和應用。就當前隴南市武都區支付結算工具的使用情況看,網上支付、銀行卡、轉賬電話等新型的支付手段,受農村地區相對落后、互聯網不普及等的制約,發展緩慢。
(四)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業務素質有待提高
最典型事例是,近年來商業銀行實行扁平化管理的模式,系統內網點和人員大量收縮,支付結算系統是越來越先進,但對基層金融機構的會計結算人員、臨柜人員等開展支付結算業務培訓跟不上形勢,使之對支付結算系統掌握不夠,對非現金支付等認識不高。
(五)業務拓展能力不足,金融創新有待增強
就欠發達的農村地區來看,不少金融機構雖然對未來業務創新發展均有設計,但在如何適應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及時創新發展新業務,滿足市場需要等方面,明顯缺乏實用和系統地規劃,使得農村地區金融業的發展盲目而緩慢。
三、完善農村支付結算環境的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農村地區支付結算環境建設
一是大力進行農村地區金融基礎設施的投入和建設,爭取在農村的鄉鎮上、行政村上普及自動存取款機和POS機,為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推廣提供最基礎的硬件保障。二是金融機構的設立,要盡量向農村地區傾斜。三是積極推進農村支付系統的建設,構建城——鄉一體化的支付結算網絡,逐步擴展并且延伸支付清算網絡在農村地區的應用范圍。在農村的營業網點給予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各個方面的政策支持,積極鼓勵金融機構在農村增設營業網點,從而更好地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優質的服務。
(二)積極做好農村支付結算工作
一是整合和優化農村金融服務資源,積極發揮農村商業銀行在農村地區支付結算中的支柱作用,積極向個體工商戶和廣大農民提供多層次的結算工具和信用工具;二是要,強化宣傳氛圍,使社會公眾盡快了解并主動選擇現代化的支付結算工具,加大各金融機構對新型支付結算工具的宣傳力度,做到宣傳全覆蓋,不留死角正確引導客戶,提高對非現金支付工具的認知度和利用度。
(三)加快金融產品的創新的力度和廣度
縮短業務處理時間,提高業務系統的處理能力和工作效率。根據農村經濟發展特點和實際,遵循“先易后難,先簡后繁”的原則,逐步建設以銀行卡為主,匯票、支票等為輔的結算體系。加快個人支付結算系統的優化升級和功能改造,大力推廣電子銀行業務和小額支付系統。
(四)建設業務過硬的高素質隊伍
一是建立健全有效的客戶服務機制和激勵機制。通過合理的確定會計核算崗位,明確各個崗位的責任,使結算管理制度逐步走向科學化、系統化和規范化,從而為農村提供具有優良品質的金融服務。二要加強各項技術培訓工作,改善支付結算人員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培養復合型人才。
作者簡介:趙文郁(1967-),女,漢族,甘肅武都人,經濟師,任職于中國人民銀行隴南市中心支行,研究方向:金融服務、會計核算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