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夢凱
(中煤邯鄲特殊鑿井有限公司,河北邯鄲 056000)
員工薪酬是企業對員工勞動付出所給予的物質回報,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工具,對于企業經營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企業間人力資源競爭的日趨激烈,為了更好地留住員工和激勵員工,各企業也制定了很多適應自身需要的薪酬制度,企業員工的薪酬組成也更加多元化和多樣化。科學完善的員工薪酬制度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同時也增加了薪酬統計與核算的難度和工作量。企業員工薪酬統計與核算中的很多問題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來,影響了統計與核算的準確性、有效性。本文以新會計準則為依據,對當前企業職工薪酬統計與核算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關解決對策[1]。
對于員工薪酬,傳統的理解是用人單位為員工所支付的勞動報酬。新會計準則從專業角度給予了員工薪酬明確的定義:是企業為了獲得和回報職工所提供的勞務、服務而給予的各種形式的報酬。包括各種貨幣或是非貨幣形式的報酬,如工資、津貼、社保、獎金、商業保險、住房公積金、子女教育補助、辭退福利、企業年金等。隨著人力資源競爭的日趨激烈,很多企業薪酬制度也在不斷地完善,試圖通過各種個性化、富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具體而言,企業員工薪酬的作用主要有補償作用、激勵作用、調節作用、效益作用和統計監督作用。作為企業一項重要的成本支出,科學準確地進行職工薪酬統計,不僅可以幫助企業掌握職工薪酬支出,更好地控制經營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證職工合法權益,更好地激勵員工和穩定員工,使企業與員工共同受益。同時,員工薪酬也是企業一項比較重要的成本支出,是企業會計統計與核算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因此,企業必須要科學準確地進行員工薪酬統計與核算,以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和經濟管理提供依據[2]。
現代企業職工薪酬結構普遍呈現出多樣化和多元化的特點。薪酬組成中既有貨幣也有非貨幣的形式;薪酬內容也不再僅僅局限于基本的工資與獎金。而這也增加了薪酬統計的難度和出現的問題,導致了統計數據的偏差。具體而言,企業職工薪酬統計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非貨幣性福利統計存在漏洞。在企業薪酬體系不斷演變和完善的過程中,各種非貨幣性的薪酬福利越來越普遍,包括各種商業保險、年金等極大地豐富了企業的薪酬體系。《企業會計準則》中,對于企業非貨幣性薪酬的統計與核算做出規定,明確企業自產產品、外購產品以及企業無償提供給其員工的住房等企業擁有的資本都可以作為職工薪酬的表現方式。然而在現實操作中,非貨幣性的福利又是多種多樣的。而現行的《企業會計準則》對各種非貨幣性的薪酬并未能進行全面、詳細和系統的解釋說明。企業財務人員在對職工薪酬進行統計時,缺乏統一的規范方法和計量標準,難免出現疏漏和偏差。比如現行的職工薪酬制度并沒有明確規范各種非貨幣性福利統計的適用細則和計量方法;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差額較大等。這些都影響著統計數據的準確性[3]。
(2)辭退福利的確認比較模糊。辭退福利是指企業與員工解除勞動關系后所產生的費用?!镀髽I會計準則》中規定,辭退福利的核算與統計應當根據負債對象,將預計負債的辭退福利分配到各種費用中去。然而現實中,很多企業出于自身利益考慮,故意降低辭退福利,甚至將這種做法視為調控利潤的手段。因此而造成的可分配的費用也會隨之減少,相應稅款繳納也會減少。企業不管以什么理由辭退員工,由此而產生的費用都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對于因辭退員工而進行了一次性補償,由于其補償支出與稅法規定的處理方法存在差異,會計統計與核算的工作量也會因此而增加。這種差異使得對于職工薪酬的統計存在著很大的不穩定性。
(3)統計信息渠道單一,不注重對統計結果的分析。在日常的統計工作中,企業對于職工薪酬的統計數據主要來自于各對口部門。由各部門財務統計整理后逐級上報。一般以月度、季度或是年度為周期,逐級匯總編制和對各種統計資料進行上報。這種定期上報的統計信息,一般只是以簡單數據的方式反映職工的薪酬水平。其包含的內容非常有限,信息統計的渠道也比較單一,只能單純地反映統計結果,數據缺乏可分析和可利用價值,并不能為企業經濟管理帶來更多參考。同時,很多企業和統計人員不重視對于統計數據的分析和預測,職工薪酬統計很難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發揮作用。
面對日益復雜化的職工薪酬統計工作,企業必須不斷完善薪酬統計制度,提高人員業務能力才能保證薪酬統計工作的有序開展,提高統計的質量[4]。
(1)提高對職工薪酬統計工作的重視。企業領導應加強對薪酬統計工作的重視,通過加強統計工作領導、規范和完善統計制度、統一統計指標體系等措施,提高統計信息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再者,要將統計信息與企業經濟管理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的各個方面相融合,并以此為原則進一步完善薪酬統計報表和信息的內容,從而提高薪酬統計資料在企業經營決策中的可參考價值。企業領導層不僅要從統計資料中了解數據,更要讀懂數據背后所反映的企業經營狀況,更好地運用數據、分析數據去解決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幫助企業科學決策。這樣才能使職工薪酬統計的作用最大化。
(2)完善非貨幣性薪酬的計量方法和標準。面對多而繁雜的職工薪酬項目,企業應不斷完善統計分類,設置“應付職工薪酬總賬戶”,進行總的分類核算。然后根據企業職工薪酬內容,在總賬戶下分別設置“基本工資”“社會保險費”“工會經費”“住房公積金”“企業年金”“股份支付”等統計分項。同時,還要針對每一個項目制定詳細的統計管理細則,統一明確統計方法和標準。從而提高統計數據的科學性。此外,企業在進行非貨幣性薪酬統計時,應注意非貨幣性的薪酬福利不應當作為企業的銷售處理,而是應直接按照成本進行統計。這樣可避免出現企業利用非貨幣性薪酬來粉飾和掩蓋企業真實利潤的情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財務造假和企業偷稅漏稅的情況。
(3)健全企業職工薪酬統計中關于辭退福利的相關內容。企業在顧及自身利益的同時,還要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進一步明確職工薪酬所包括的各個方面實施細則,合理定義辭退補償規定并嚴格執行。此外,為了提高職工薪酬的激勵作用,建議將職工薪酬與企業經濟效益相掛鉤,制定績效考核和相關統計的細則措施,充分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通過健全完善的職工薪酬統計與核算體系,促進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
(4)加強統計人員專業培訓,建立統計質量保證體系。隨著企業職工薪酬統計工作復雜性的增強,企業要不斷加強對統計人員的業務培訓。特別是要結合企業薪酬體系和制度的實際情況,不斷加強對相關統計制度和具體操作的學習,提高統計人員的實操能力。同時為了保證統計信息的質量,還要建立全面的統計質量保證體系,把統計工作涉及到的各個環節都納入到質量保證體系之中,要充分運用關系檢驗、邏輯檢驗、運算檢驗等各種檢驗手段,形成有效的統計質量保證體系。
職工薪酬統計關系企業經濟管理的方方面面,建立和完善科學有效的薪酬統計體系,是企業管理者和所有員工共同關注的內容之一。先進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可以讓員工產生對企業信任和依賴,對穩定員工隊伍、激勵員工工作創新的積極性具有重要作用。新時代企業薪酬統計體系的設計、建立和完善,不能僅僅單純著眼于解決當前問題,而要在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理念和價值觀指導下進行,要與企業的核心價值觀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