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清雨
【摘要】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不斷發展,在教育教學中的要求也逐漸提升。在當前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教育,并且需要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從而使學生語文素質及綜合素質均能夠得以有效提升,促進其得以更好發展。本文就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語文 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1-0075-01
在當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在初中教育教學中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也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并且也越來越重視。在當前初中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已經成為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同時也屬于必然要求,因而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也就十分必要。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需充分重視情感教育,并且應當通過有效途徑及措施實施情感教育,從而對學生情感素養進行更好培養,進而提升其綜合素質。
一、初中語文情感教育現狀
在當前初中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已經成為必然要求及任務,并且很多學校及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也逐漸引入情感教育,然而,目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仍表現出很多不足之處,有一定缺陷存在,未得到較好實施效果。具體而言,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具有滯后性。在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由于傳統灌輸式教學思想的影響,很多教師對于情感教育并未能夠真正接受,也就無法對情感教育加強重視,有些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雖然能夠對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有所認識,然而并未能夠對課堂教學實行及時有效調整,從而導致情感教育表現出較明顯滯后性。
第二,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具有偏差性。在初中語文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并未能夠深入理解新課改所要求情感教育,往往將情感教育等同于德育教育,在開展課堂教學過程中并未能夠與學生之間進行充分互動交流,對于學生思想情感變化及培育往往忽略,從而導致在情感教育方面具有一定偏差性存在,無法實現應有效果。
第三,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具有欠缺性。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使情感教育中的情感性得以充分體現,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往往注重展示自我,并且釋放自我情感,同時忽略了對學生言行給予一定的肯定,這也是導致情感教育有一定欠缺存在的原因,不但違背新課程改革要求,并且對學生身心發展也會產生十分不利影響[1-2]。
二、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有效途徑
1.營造良好情感氛圍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為能夠較好實施情感教育,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應當營造良好情感氛圍,這對情感教育實施十分有利。對于不同語文課文內容而言,其主題思想也存在較大差異,語文教師需積極創造不同情感空間,使學生能夠產生親身體驗,對于文章中情感能夠產生切身體會,從而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另外,教師可引導學生與自身實際情況相聯系,抒發自身情感,從而使情感教育能夠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2.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為能夠使學生更好理解課文中情感,保證情感教育能夠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在實際教學中可利用多媒體積極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加強情感體驗。通過科學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可將教學內容向學生直觀展示,可利用圖片、聲音及視頻等實現情景再現,引導學生進入情景中,從而能夠使情感體驗得以增強,保證情感教育能夠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比如,在對《再別康橋》這一內容進行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康橋景色,并且配合相關音樂,從而使學生通過欣賞視頻中景色及音樂中更好體會作者的情感,從而能夠更好理解課文主題,增強情感體驗,保證情感教育得以更好開展,取得更好效果。
3.加強實踐體驗
在初中語文情感教育過程中,最為理想及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強實踐教育,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情感體驗,從而使情感教育效果得以增強。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各種情感,可使學生產生強烈感受,能夠產生親身體會,并且要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在此基礎上才能夠滿足新課改下語文教學需求,得到更好教育效果[2]。
三、結語
在新課改背景下的語文教育教學中,情感教育已經成為必要任務及內容,對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十分有利。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在分析教學現狀的基礎上,通過有效策略及措施積極實施情感教育,以保證情感教育取得更好效果,發揮其更好作用。
參考文獻:
[1]王穎. 淺談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 赤子(上中旬),2017,(05):217.
[2]范永進. 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 考試周刊,2016,(63):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