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寶英
【摘要】小學語文作為其他課程教學的基礎,對小學生的發展具有長遠的意義。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措施,不但有助于豐富小學語文的教學手段,而且有助于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而,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關注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措施研究,本文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作一闡述,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問題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1-0106-02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助于提高小學生表達能力,同時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目標。鑒于此,小學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為語文閱讀教學工作良好進行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局限性
(一)閱讀教學內容單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正確學習,讓學生帶著目的進行閱讀學習。通過學習,讓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一個大概的把握,如文章的人物、時間、地點等要素,為整篇文章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還要讓學生深入體會文章的內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實際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是讓學生按照劃分段落、總結中心思想的固定模式來學習,學生無法通過多種方式來接受知識。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無法讓學生深入領會文章的內涵,致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厭惡感,嚴重影響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二)學生語文閱讀興趣不高
小學生由于年齡的緣故,各方面的約束力都較差,學習的主動性更是不強,且心靈極易受傷。有關調查發現,很多小學生沒有正確學習語文的學習觀念,他們對語文學習興趣乏乏,課堂學習積極性不高,對所學知識并不重視,課后也不會去復習拓展。這樣的學習方式嚴重抑制了小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更甚者,有些學生對語文學習表現出厭惡感,這樣不但會造成小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也會打擊教師上課的積極性和熱情。
二、提高小學閱讀教學的措施
(一)選擇合適的課文閱讀文章
盡管語文課本中有十分豐富的閱讀內容,但對于閱讀教學的深度和廣度還是有所欠缺,如果只靠閱讀教材上的文章來提高學生閱讀效率是十分困難的。鑒于此,教師要為學生推薦適當的課外讀物,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使學生的閱讀實現應有的價值,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同時,如果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也可以為學生設立專門的閱讀時間,使學生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并受濃重學習氣氛的感染,開始自主閱讀。
比如,教師可以選周五的語文課開展自主閱讀活動,學生可以自己帶書,也可以從班級借。平時教學中,多給學生推薦圖書,如,對《草船借箭》一課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給學生簡略的介紹一下《三國演義》,激發學生的興趣,鼓勵他們購買書籍,書中通俗易懂的語言能夠促進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學習《女媧補天》時,把《中國神話故事》推薦給小學生,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想象力,從而促進思維的發展,拓寬知識面。
(二)優化創新閱讀教學的形式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想讓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就要對學生的閱讀給以指導,同時還要優化創新閱讀教學的形式,使學生在樂中學,寓學于樂,激發其內心渴望閱讀的愿望,讓學生產生閱讀的需求,從而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習慣。
小學生無法長期適應單調枯燥的閱讀方式,所以,教師要采取多種方法來檢驗學生的閱讀效果。比如,可以采用“猜字謎”的游戲。教師把學生分成小組,用多媒體展示字謎,學生可以通過搶答的方式答題,答對小組加一分,答錯不扣分。通過這種游戲的開展,學生的好勝心與榮譽心被大大激發,在游戲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以培養,在小組合作中,思考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都得以提升,從而提高了閱讀興趣。
(三)精心指導學生進行課文閱讀
好的閱讀方法對閱讀效果的提升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小學生還未形成自己的閱讀方法,對于文章,他們不會迅速準確的判斷出要用何種閱讀方式,這就降低了閱讀的效率。因而,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指導,促進學生實現高效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綜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提高教學效率。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進行閱讀教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其閱讀能力,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芳照.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課外語文,2016,14:108.
[2]裴媛嫄.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學周刊,2017,10:145-146.
[3]謝啟華.論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教學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1,13:35-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