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葉萍
【摘要】將“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引入高中化學的教學,能夠豐富教學內容、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本文研究了將“生活化”教學引入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實施途徑,為相關教學實踐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高中化學 “生活化”教學 實施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1-0177-01
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能夠使學生掌握化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學與社會生活、科學技術之間的密切聯系。化學源于生活,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將“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引入高中化學的教學,將課本知識與生活中遇到的實際現象相結合,能夠有效的彌補長期以來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缺陷,豐富教學內容、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1.通過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引入新課
在傳統的課堂方式化學教學中,為了引入新課,教師往往通過教案中的圖片或者教材上的案例進行展示,并且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這些比較陌生的內容相對來說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難以激發其對于新知識的興趣,如果將要引入的新課內容相對晦澀難懂則甚至可能導致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因此在引入新課時,教師從現實生活中找到與新知識相關的現象,設置一定的情境與學生進行交流,以此調動教學的氛圍,拉近學生與知識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熱情,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課程的學習,有效的實現課程的引入。
2.聯系生活實際來說明化學概念和原理
高中化學涉及很多抽象的化學概念和化學原理,這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在理解過程中通常會出現障礙,進一步阻礙了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單純依靠語言描述等原有傳統的枯燥教學方式無法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反而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的心理。這時在教學中采取“生活化”教學就可以比較有效的解決這一困境,教師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在生活中找到相關的現象,對這些相關性強、針對性突出的生活問題進行解釋說明,就可以使學生首先對抽象的概念有一個具象的了解。
例如,教師在進行到“金屬及其化合物” 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時,由于不同金屬的性質不同,并且不同金屬性質的表現形式相對較為抽象,教師就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針對生活中使用的不同金屬以及其各自的用途,使學生有大致的了解以便于下一步的學習掌握。
3.指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
長期以來,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應用主要是通過大量練習課后習題的形式實現的。課后習題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給予必要的重視。但除此以外,也可以通過指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化學知識這一形式達到“生活化”教學的目的,以此來有效消除以往傳統教學方法布置的課后習題所帶來的枯燥感,使得學生能夠保持對化學的學習熱情,并進而鼓勵其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獲得能力的提升。
4.利用生活中的資源實現化學實驗
化學作為一門實驗學科,實驗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并且占有重要地位的內容。由于實驗具有直觀的特點,可以使學生對相關現象有明確的認識,有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掌握。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多數的實驗是由老師來單向展示的。這里有化學試劑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學生進行全面實驗不易保證安全的原因在,但更多的時候是教學資源的不足,導致實驗往往只能流于展示。學生對于化學實驗的陌生難以保證高中化學教學的實效性。這時,通過生活中各種資源的利用,盡管無法實現專業的化學實驗,但是可以通過小實驗、生活實驗的方式使學生掌握實驗原理,同時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例如,最基礎的粗鹽提純實驗學生可以通過家用的多數器皿來直接完成,可以了解實驗的原理與大致流程;通過水果電池等實驗可以使學生對于化學能與電能的部分有著更為直接的觀察等,這些都可以達到開展化學實驗所要達到的目的。
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并不是拋棄原有的教學方式,而是在課堂教學、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將化學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通過生活實踐來達到更好的教學目的,讓學生在思考與探索的同時學習知識,對學生創新能力進行培養。“生活化”教學具有重要意義,需要我們繼續進行不斷的探索。
參考文獻:
[1]仇建偉.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實施途徑[J].考試周刊,2017(43).
[2]王一平.試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實施途徑[J].理科考試研究,2013,20(10):64-64.
[3]王勇.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實施途徑分析[J].新課程·中旬,2013(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