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華
【摘要】電子信息專業是一個課程門類非常多的專業,涉及到的專業方向也非常的多,其課程體系的建設不可能涵蓋所有的范圍,只能根據每個學校的實際情況建立合適的課程體系,針對這個問題本文闡述了根據專業方向和如何建設的指導思想,并提出了經過長期反饋和后期改進的措施。
【關鍵詞】電子信息 課程體系 建設
【中圖分類號】TN0-4;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1-0226-01
1.專業方向的定位
一是根據就業市場里比較受歡迎的專業中進行選擇,可以從人才市場的招聘崗位數確定大致的方向,從薪資待遇方面確定就業層次。同時根據近幾年的畢業生就業調查與回訪進行調整。調查詢問企事業單位的專業需求,充分利用好這個資源,獲得企業的第一手真實可信的就業和專業信息。
二是根據本專業已有的教學資源進行定位。已有的教學資源主要包括實驗實訓設備和器材,還有師資力量,這兩者是進行新的專業建設的必要保證。但是有可能根據市場需求需要建設新的專業,在進行新專業的選擇時需要考慮到現有的教學資源的轉型,盡量減少硬件設備的投入。同時教師們要重新學習新的課程,增加更多的勞動成本。如果是與原專業有較大出入的新的專業方向的定位,跨度太大,有可能會造成教育成本的極大提高,因此要充分考慮專業方向定位的可行性。
三是充分結合本地企業環境確定專業方向。這樣可以促進本地的就業,同時為學生們提供企業實習的機會,形成雙贏的局面。
當然,上述三個方面需要綜合考慮,偏向哪一方面都不可取,這就需要每個學校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多方考察后進行確定。
2.課程體系建設指導思想
一是課程體系需要保持連貫性,一致性,課程與課程之間需要有機結合。在確定課程體系時不能各自為政,寫人才培養方案時不能各寫各的,需要在一起進行討論之后再確定,制定一個本專業的畢業生要達到的技能目標,為達到這個總的技能目標再來確定開設哪些課程,課程的銜接順序,以及課時數量等,這些細節都是需要各個任課老師集體討論的。如果像發作業那樣,各個任課老師根據自己所帶的課程,每個人各自寫一份,可能就會造成很多問題。例如可能會出現在某個課程中已經學習過某個內容,而在另外的課程中又學習一遍?;蛘咴谏弦婚T新課的時候,需要之前的課程來進行支撐,可能之前就沒有安排這部分的內容。對于不確定的課程部分應該商量著辦,一切以實現教學總目標服務。例如對于電子信息類專業來說,模擬電子、數字電子、單片機、電子CAD等課程都是非常重要的專業核心課程,這些課程不僅重要,而且具有一定難度,在教學安排上除了需要考慮課時、銜接順序、難以程度以外,還要考慮學生是否都已經很好的掌握了,需要從多方面進行保證和加強,這也符合一般的學習規律。
二是深度與廣度的把握。由于課時緊,如何把握好深度與廣度的程度非常重要,同時也有些困難。但是應該有一個總體的方向,即重應用,夠用就好。我們最終的目標都是應用,有的應用不需要知道原理,知道怎么用就行,了解它們的功能就可以了。例如三極管的放大功能,不需要知道PN結的知識。有的知識需要知道原理才能用好,例如運算放大器,但是這個原理也應該夠用就好,不能太深入,應該建立為應用而學習的思想,這種思想要貫穿始終,在每門課程中都體現出來。
三是加強教師與企業的聯系,通過各種方式鼓勵教師下企業鍛煉,甚至自己經營公司,這樣才能不至于使教師與行業脫節,僅僅注重理論,同時也使得教師們的知識更新換代,緊跟時代發展,才能更好的將嶄新的技術和理念反映在課程體系建設中。只有有了足夠多的教師們具有了豐富的行業經歷,深刻了解一線市場的專業知識需求和人才需求,才能更好的制定經得起考驗的課程體系,才能有充分的說服力。
3.長期反饋與后期改進
課程體系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不斷完善的過程。應該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饋和總結經驗教訓,并且在后期的建設中進行及時的更新糾正。同時,它也應該緊隨時代潮流、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做好記錄和觀察,重視平時點滴的積累,反應問題,為一下次的課程體系建設做好功課。優秀的東西,繼續保留,不完善的就要進行改善,甚至舍棄。這就需要教師們通力合作,在平時的教學中發現問題,多多思考,充分檢驗課程建設制定的是否合理,通過集體的力量和智慧為完善課程體系的建設做好平時的記錄,提出改進方案。
參考文獻:
[1]陳必群.高職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實踐課程體系建設,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4)
[2]趙韓強.電子信息類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探索與實踐,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