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霜
【摘要】本文闡述了創新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新模式,主要包括積極推行和開展互動性較強的產學合作;推進課程設置的優化,加強實踐教學實踐性的提高,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創新培養模式,打造“3CE”的應用型人才;加強教師團隊的培養,實現合理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豐富培訓方式,實現培訓渠道多樣化等幾個方面。
【關鍵詞】機械電子工程 專業人才培養 創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1-0231-01
1.引言
大力培養擁有機械電子工程的專業性人才,是滿足我國機械電子工程產業發展和需求的基礎和保障,這就意味著,我國中職學校必須提高機電人才的管理水平,創新培養模式,以滿足機械電子工程產業對高技術含量技術人才的需求。
2.創新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2.1 積極推行和開展互動性較強的產學合作
產學合作,即將企業生產與學校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的,具有較強互動性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為了提高專業性人才培養的水平,尤其是技術人才的技術水平的培養與實現,企業已經逐步加入到學校教育當中,逐步成為“育人”的主體。通過學校結合企業的培養模式,開展專業教育,加強彼此之間的交融與合作,企業可以加入到學校的專業教育中來,而學校亦可以組織學生加入到企業的新產品開發當中,或者企業技術改造工作中。產學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勢在于,一方面能夠將學校和企業的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夠從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兩方面,實現人才的培養和專業水平的提升。
2.2 推進課程設置的優化,加強實踐教學實踐性的提高,創新實踐教學模式
作為機械電子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主導之一,公司想要培養出能夠滿足企業未來發展需求的專業性高技術人才,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①推進課程設置進行優化,對重點專業課程要進行重點設置。在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設置中,應當在以往的基礎上,將數字電路方面的專業知識與微機原理方面的專業知識,組合在一起,作為一個階段開展相關教學工作,這一組合能夠為專業人才提供更為豐富的機會,進行具體的專業實踐活動。②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是重點,也是難點。為此,公司應當為學員構建一個專門用于培養人才實踐能力的課外科技實踐課程,使其自成體系。
2.3 創新培養模式,打造“3CE”的應用型人才
培養適應“3CE”的應用性人才,關鍵就在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創新思維的培養,是學員培養的關鍵,也是學員培養的難點。為了培養滿足“3CE”的創新人才,公司對教學環境的營造,應當以實現教師和學員之間的互動為重點,打造一個師生同步發展的教學環境。建議公司通過生產認識、技能培訓、研究訓練和工程應用四個不同階段對員工進行不同階段的培養,同時通過教學和科研與社會服務的有機結合,合理利用公司資源進行不斷的實戰訓練,與時俱進才能夠培養良好的技術人才。
2.4 加強教師團隊的培養,實現合理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加強教師團隊的培養和建設,學校要引進具有較高專業知識的教師進入教學一線,開展好雙師型教師的培訓工作。任何實踐的提升和實現,都必須有科學的理論作為基礎和指導,因此,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是必然選擇,而中職學校存在許多具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的教師,可以作為新教師的“導師,聘請他們來為新學員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和教學工作。
2.5 豐富培訓方式,實現培訓渠道多樣化
首先,中職學校中不同程度的為學校的學生配備有專業的教學實驗基地。教師在進行專業知識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實驗教學,要做到充分利用本校的教學實驗基地,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實踐機會,在實驗中,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和配合,提升學生的研究興趣。除了實驗教育基地外,學校還有自己的教學車間,應當組織學生到教學車間進行實踐操作和學習,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操作當中,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
3.總結
經濟的快速發展,提高了行業機械化水平的發展需求,在開發領域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數控人才,已然成為各強企業競相爭取的寶貴資源。而市場上對機械設計制造與加工方面的人才的需求之聲也越來越高,提高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加強人才專業能力的提升,已然是當前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除此之外,亦不能忽視對人才的德育培養和體能建樹,爭取打造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更好的服務于企業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
參考文獻:
[1]程廣貴.中國制造戰略背景下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思考[J].時代教育,2017,(5):142-143.
[2]楊俊卿.研究分析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定向就業人才培養模式[J].數字通信世界,2016,(7):320-3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