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
【摘要】目的:探討心內科護理實踐教學中PBL結合案例教學法的運用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本院心內科實習的80名護士生為研究對象,按照整群隨機分組方法分為觀察組(n=40)和對照組(n=40),對照組運用常規教學法進行護理實踐教學,觀察組運用PBL結合案例教學法進行護理實踐教學,對兩組護士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比較。結果:兩組護士生理論成績與技能成績比較,觀察組護士生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護士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比較,觀察組各項人數均多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心內科護理實踐教學中應用PBL結合案例教學法能取得滿意的效果,有助于提高護士生的解決問題能力,為其今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心內科 護理實踐教學 PBL 案例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R47-4;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1-0237-01
傳統護理實踐教學往往以帶教老師為中心,要求學生被動的接受護理知識,無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主動性也逐漸下降。近幾年,我國護理教育教學有了一定的發展,尤其是護理實踐教學更是進步顯著,護理實踐教學方法也有了一定改變。PBL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正在不斷的完善之中,這兩種方法運用在護理實踐教學中,能使護理實踐教學更加具體化、全面化,不僅能提高學生的主動性,也能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本研究對40例觀察組護士生運用PBL結合案例教學法進行護理實踐教學,效果十分理想,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本院心內科實習的80名護士生為研究對象,按照整群隨機分組方法分為觀察組(n=40)和對照組(n=40),兩組學生均為女性,觀察組在心內1病區實習,對照組在心內2病區實習。觀察組年齡18-21歲,平均年齡為(19.45±0.58)歲;對照組年齡18-20歲,平均年齡為(19.23±0.41)歲。兩組護士生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運用常規教學法進行護理實踐教學,觀察組運用PBL結合案例教學法進行護理實踐教學,方法如下:(1)PBL教學法:①帶教老師自行根據心內科護理實踐教學內容設計問題,提前一周將案例交給護士生,由護士生自行對問題及案例進行思考和查閱資料。②查房時由帶教老師根據患者的不同特點開展討論活動,護士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對患者進行病例分析,采取開放式提問教學,不斷提出問題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由帶教老師指導護士生完成護理工作。③帶教老師對護士生的護理過程進行評價,并對護理技巧進行指導,以此促進護士生學習能力的提高。(2)案例教學法:①帶教老師自行選擇案例,并提前一周將案例及問題交給護士生。②在帶教老師的引導下護士生圍繞著案例探究問題,結合臨床開展護理工作。③對案例進行分析和總結,討論結束后,護士生需要做出總結,帶教老師需要對護士生的總結進行點評。
1.3評價指標
在實習結束前一周用心內科自制理論及技能考核評價護士生的學習效果,滿分為100分,同時采用調查問卷評價護士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1]。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經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士生理論成績與技能成績比較
兩組護士生理論成績與技能成績比較,觀察組護士生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兩組護士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比較
兩組護士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比較,觀察組各項人數均多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3.結論
綜上所述,在心內科護理實踐教學中運用PBL結合案例教學法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不僅能提高護士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為其今后的護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建議推廣[2]。
參考文獻:
[1]陳永衡.PBL教學法在心內科臨床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4,(2):90-91.
[2]于麗平.PBL教學法在心內科臨床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病案,2012,13(5):59-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