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剛
【摘要】面向風景園林專業開設的城市規劃課程,遵循傳統教學模式授課,在諸多方面存在弊端和局限性,開展模塊化研討式案例教學模式研究將有助于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實現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真正轉軌,通過對模塊化研討式案例教學模式的相關問題探討,對存在問題提出解決對策,為探索該教學模式的深入研究和推廣拋磚引玉。
【關鍵詞】模塊化 研討式教學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1-0254-01
目前,包括城市規劃課程在內的諸多課程依然主要遵循傳統的教學模式、方法、手段以及評價方式。由于傳統教學模式在諸多方面存在弊端和局限性,不利于培養創新性人才,高等教育必須對其進行實質而有效的改革。模塊化研討式教學模式對風景園林等規劃設計類專業的理論與實踐教學具有很好的適用性,可對復合型、創新性人才培養起到重要促進作用。改革和改進現有傳統教學模式,采用模塊化研討式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創新意識,顯著提高教學效果,是當前風景園林等規劃設計類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研討式教學的發展和認識
研討式教學模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紀1737年由格斯納在哥廷根大學中開設的哲學Seminar[1]。具有現代意義的研討式教學模式也早在19世紀的柏林大學就已經出現,它是從實踐中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課程形態。尤其是21世紀,研討式教學模式在西方發達國家中高等院校已成為逐步成熟的一種教學方式。
從19 世紀以來,研討式教學模式逐步得到政府的認可和資助,目前已經成為歐美發達國家大學成熟的教學方式,是其本科教學中普遍使用的一種主要教學模式。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美國知名高校都將研討課程納入到本科教育課程體系當中,對提高美國及其他國家本科教育質量產生了重要影響。
我國高校開展研討式教學源于20 世紀 20 年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北京大學引入“研討式”教學模式,主張教學與研究相結合,提倡教學相長、兼容并包。之后,浙江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也相繼引入研討式教學模式[2]。自2000年以來研討式教學研究增加快速,日益成為教學研究熱點,開始受到廣泛重視。從近些年CNKI學術研究論文數量和變化趨勢來看,有關研討式教學方法的研究一直呈現直線上升態勢。從研討式教學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研討式教學在我國起步較晚,發展較慢,相關教學研究亟待加強。
二、當前存在的基本問題
風景園林行業與城市規劃行業相互穿插、彼此交融,互相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風景園林專業學習和掌握城市規劃方面的知識是很有必要和有益的,有助于風景園林專業學生建立規劃設計的全局觀,培養規劃素養,完善知識體系并開闊思路。
對于城市規劃專業學生來說,系統學習相關課程包括城市總體規劃設計、城市詳細規劃設計、城市設計、建筑設計、中外城市建設史、城市地理、城市道路與交通、居住區規劃、城市工程系統規劃、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等,課程設置邏輯性和連貫性都很強。但是,對于非城市規劃專業的風景園林學生而言,教材中上述課程的知識均壓縮為一章或一節,且沒有設置相關的實踐環節,學生很難通過一門課程的理論學習掌握城市規劃大量知識內容,對城市規劃的一些新思想、新理論更是不感興趣。加之教材中文字和理解性的內容比較多,其中一些案例涉及的內容又較陌生,非常容易讓學生感覺枯燥而失去吸引力,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效果。
目前,面向風景園林專業講授城市規劃課程存在著因專業背景問題,導致教師授課費力而學生理解吃力的突出問題,需要對當前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革新。對于非城市規劃專業的風景園林專業學生,在講授城市規劃課程時,需要引進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彌補以往教學模式的不足,既能激發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靈活分析具體問題。
三、解決存在問題的對策
1.開展基于城市規劃知識體系內容的模塊化專題研究
根據風景園林專業發展需求,結合城市規劃課程知識結構和培養目標,將教學內容分為多個知識單元模塊,每個知識單元模塊側重點不同,主要分為總體規劃、詳細規劃、村莊規劃、城市設計、工程規劃、專項規劃、生態規劃、行業法規等教學內容專題模塊,系統研究每個知識單元專題模塊的講授內容和重點、研討式教學的適應性等,改變傳統章節式授課方式為單元模塊多位教師的授課方式。
2.開展以案例實踐教學為主導的研討式教學模式研究
針對風景園林專業特點,根據城市規劃課程知識單元模塊具體要求,結合典型案例,進行研討式教學模式的研究,包括研討式教學模式指導思想、模式過程、實施過程、教學評價反饋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3.開展城市規劃課程研討式教學方式的對比研究
結合典型案例,恰當運用研討教學方式,進行如啟發式、專題式、討論式、課題制式、閱讀自講式、案例討論式等多種具體教學方式的對比研究,同時結合案例導入法、案例分析法、案例例證法、案例結尾法、案例總結法等多種案例教學方法,研究不同案例結合研討教學方法之間的使用差異、使用階段、使用途徑和使用效果。最終將這些案例教學方法恰當地使用在研討式教學的過程中,以求產生最佳的教學效果。
4.研討案例的教學設計及資源庫建設研究
依據知識單元模塊,進行用于教學研討的動態規劃設計案例資源庫的研究,包括了案例篩選、案例分類、重新加工、教學設計、電子案例制作等內容。
四、結語
面向風景園林專業的城市規劃課程模塊化研討式教學模式是在研討式教學模式基礎之上,結合風景園林專業特點和課程需要,對傳統授課方式和授課方法進行創新,形成的一種適用于其專業特色的新型教學模式。對于非城市規劃專業的風景園林專業學生,在講授城市規劃課程時,積極探索采用模塊化研討式教學模式,可有效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在授課過程中,通過趣味性、現實性較強的規劃案例會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能夠取得師生互動密切,課堂氣氛活躍的教學效果,也能夠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參考文獻:
[1]費威,耿雨彤.科教融合、大學生創新能力提升與研討式教學的關系淺析[J].勞動保障世界,2016,(23):8-9.
[2]陳艷利,殷翠微.科教融合主導下財經類高校研討式教學模式研究——以會計專業為例[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9(2):235-2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