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桃
摘 要:作為新型教學模式,模型建構教學法具有針對性強、課程設計新穎及教學任務明確等鮮明特點,廣泛應用于各學科教學過程中,深受廣大師生所喜愛,并且模型建構教學著重強調培養學生的建模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以保證教學質量為前提條件,為枯燥的教學過程增添趣味性。以生物教學活動為切入點,分析高中生物應用模型建構教學法的實踐措施。
關鍵詞:高中生物;模型建構;教學實踐
進入21世紀以來,在社會經濟穩健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高中生物教學水平已取得一定進步與發展。與此同時,為了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滿足日益提高的生物教學要求,高中生物教學的工作重心逐步向應用模型建構教學法的實踐措施轉變。其中,模型指為達到某種目的利用一定手段對事物或事件發展過程作出突出其特點規律的簡化表現形式,具有定性或定量等鮮明特點,并且其類型可分為抽象模型及物理模型,抽象模型又可細分為數學模型及概念模型,物理模型又可細分為圖解模型及實物模型[1]。構建模型時以突出事物基本特點、發展規律及發展方向為主做到簡潔明了。鑒于此,本文針對高中生物應用模型建構教學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中生物教學應用模型建構法的必要性
高中生物教學應用模型建構法不僅能幫助教師帶領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實驗及教學互動環節,更擺脫了傳統教學模式被動式接受的限制,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主動性,使其深刻地理解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由具體到抽象、由現象到本質的學習習慣,進一步鞏固教學成果,加深教學印象[2]。同時,高中生物教學應用模型建構法能幫助學生深入研究所學知識點,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高中生物教學應用模型建構法的實踐措施
1.重視知識引導
生物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材內含有大量實驗操作項目,無法通過簡單的知識講解完成教學過程[3]。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生物教師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工作原則,積極轉變傳統工作理念,緊扣教學任務制定教學方案,做好模型建構教學的前期準備工作,兼顧學生間個體差異性,平衡教學實用性、教學趣味性及教學適用性三者間的關系,重視知識前期引導過程,提倡學生自主預習、自主思考,明確教學難點內容。
例如,以人教版高一生物《DNA分子結構》為例,教師指導學生回顧復習脫氧核苷酸及其組成結構等知識點,向全體學生發放硬紙片、橡皮泥、泡沫及水彩筆等模型建構材料,拋出實踐問題“如何利用手中材料構建4種脫氧核糖核苷酸模型及多脫氧核苷酸長鏈模型”,指導學生自主動手完成模型制作,再引入知識點DNA分子雙螺旋結構再制作分子模型,促使學生獲取“堿基G與C配對、A與T配對”的實驗結論。
2.強調知識鞏固
模型建構法不止適用于新知識學習,更適用于已掌握知識點的復習及鞏固。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生物教師應遵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工作原則,積極轉變傳統工作理念,鼓勵學生自主構建知識模型,鞏固教學成果,加深教學印象,以完成教學任務為前提條件合理設計一系列課堂互動,通過角色扮演、情境設立及口語模仿等方法達到學習目標,促使生物教學模式由死記硬背向靈活運用轉變。
例如,以人教版高一生物《葉綠素》為例,教師指導學生回顧復習DNA分子結構等知識點,講解“葉綠素提取”實驗原理及實驗步驟,提出實踐問題“哪一種色素擴散最快?”“哪一種色素含量最多?”“哪一種色素含量最少”,促使學生帶著問題完成葉綠素模型構建,幫助學生直觀展現難點內容,進一步提高復習效率。同時,教師可指導學生課后進行模型評比活動,便于充分展示優秀模型。
3.引進信息技術
除泡沫、硬紙片及橡皮泥等常用模型制作材料以外,將模型建構法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是不可逆轉的發展方向[4]。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生物教師應遵循實事求是的工作原則,積極轉變傳統工作理念,做好信息技術的引進、應用及融合工作,通過教學游戲、課堂演示及訪問訪談等方法訓練學生表達自身觀念的膽量,提倡學生利用課堂演講及幻燈片等形式向全班同學分享學習成果,鼓勵其他學生廣泛參與討論過程,促使學生深刻地理解教材內容。
例如,以人教版高一生物《DNA分子結構》為例,教材中明確提出“制作真核細胞三維結構模型”的要求,教師指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并熟悉三維模型制作流程,利用計算機技術制作真核細胞三維結構模型,針對制作興趣不明顯的學生發放手動制作材料,甚至可通過播放提前準備好的教學課件減少模型構建難度。同時,教師不斷拓展教學內容、延伸課堂知識,演示有絲分裂染色體變化過程及生命起源等內容。
通過本文探究,認識到高中生物教學應用模型建構法的優勢明顯,不僅能鞏固教學成果、加深教學印象,幫助學生深刻理解重要知識點,更能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及創新能力。生物教師以模型構建法為切入點積極轉變傳統教學理念,能彌補常規教學法的不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生物教學寓教于樂、事半功倍,并且靈活應用于老課程復習及新課程講解中,將大大提高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趙娜,楊偉利.高中生物教學中模型建構的應用實例[J].科技信息,2013(21):285.
[2]黃國霞.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模型建構信息化思維[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30.
[3]王瀾.高中生物物理模型建構常見誤區及其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2):99-100.
[4]謝偉鋒.高中生物模型建構活動分析: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為例[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10):89-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