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景舜
摘 要: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內容無論在深度還是在難度上都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尤其是步入高三階段,需要學生理解并掌握的難點與知識點更多。除需在高一高二階段打好數學學習基礎外,如何在高三階段有一個更高的飛躍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數學;解題技巧;探究
大多數學生在步入高三階段后,會隨著數學知識點的增多與內容的難度加深而在練習解題過程中找不到合理正確的解題思路與方法而束手無策,因此可能在做題與解題過程中積累的數學問題越來越多,雖然做題不少但效率不高,所以本文旨在針對數學做題與解題的技巧與方法進行以下闡述與探討。
一、熟知課本,以課本知識為起點強化基礎訓練
對于高中數學課本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等要牢記并要深刻理解和掌握,學會抓住概念、定理、定律句子中的關鍵字、關鍵詞,把概念和定理、定律的內涵弄清楚和明白,尤其是定理的證明過程要牢記,因為由過程證明得到的定理是今后進行練習做題解題的理論依據,有了理論依據的掌握與運用才能在解題中找到切實可行的辦法,另外,還要注意定理、公式的運用條件和范圍,因為有的學生在做題過程中通過讀題很快地知道了要運用的公式,但公式的使用范圍卻沒有搞清楚,以致解題結果仍不正確。再有對于數學公式除了要記牢記準,每一個符號、每一個字母都不能錯外,還要把延伸出的公式的多種變形也記住,因為往往在進行習題練習時,出題人多會在公式變形上做文章,讓平時沒有太注意或太重視公式多種變形應用的學生不知所措,有的學生很可能以為那是自己沒有學過的知識點而缺少思路,所以同學們在平時學習數學公式時一定要注意這一細節問題,以防在解題時出現束手無策的現象。其實同學們如果靜下心來仔細思考一下,就會發現任何問題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如果知道了原因,那么在今后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就要注重數學學習中的小細節,就會在做題與解題中少遇到些困難。
二、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是提高解題能力的前提
再聰明好學的學生也需要教師課堂教學中的正確引導,因此課堂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即學習效率,所以同學們在聽課過程中一定要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即專心、用心、獨立思考、積極思維,在教師演示做題步驟時要注意留心解題方法和技巧,思考并觀察解題思路,掌握此題的邏輯性和延伸性,因此在獨立做練習題時要認真審題、辨題,學會分析問題和靈活運用公式、定理的方法,只有在做每道題時始終堅持這種數學思維和數學方法,才能不斷地提升自我解題能力。所以學生的課堂學習過程質量優劣是學生做題解題是否快速順利的保障。
三、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是做題與解題不可缺少的能力
近幾年的高考試題都增加了對學生創新性思維的考查,創新型的題型會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這也是今后社會多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標和要求。創新型試題可以培養學生快速發現問題,獨立分析問題,靈活運用所學到的數學概念、定理、公式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觀察、探究、猜測、抽象、概括、證明是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學生對知識的遷移、組合、融合的程度越高,他所具備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就越強。
因此,同學們應在日常生活中學會多觀察身邊事物,把所學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多緊密結合和聯系,養成多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并提高自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會在遇到創新型試題時依據所學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及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針對創新型試題同學們的生活體驗、生活經驗、生活實踐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注重做題訓練過程中的錯題問題
在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為了理解和掌握公式、定理等,會做很多有關所學公式、定理的習題,因此同學們一旦發現在做題過程中出現了錯題,就要高度警戒起來,提醒自己肯定在學習知識過程中一定有認識上的錯誤理解,所以要把自己的錯題總結在一個專用的本上,認真分析一下產生錯誤理解的原因,在錯題一旁用紅筆標注錯誤原因,把正確的解題過程和方法重新寫出,這樣經常把錯題總結出來并記下,復習時一定拿出來看看,避免這樣的錯誤再在以后的同類題型中發生。在數學學習和復習過程中雖然要做大量的習題,但同學們要學會總結題型和歸納知識點,把遷移的知識點找出來,把大類的典型題型總結出來,這樣做的原因是同學們高中三年所學的數學知識較多,一旦在綜合題型中有多個遷移的知識點出現就會不知運用哪個公式和定理,解題過程中就會出現錯誤,所以也要把這樣的遷移型綜合錯題總結在錯題本上,以備復習時用。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做題和解題不是盲目的,而是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并在練習過程中認真分析問題和思考問題,及時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把有些數學問題進行分解,分解成一個個小的問題,從解決一個個小問題入手,把綜合性的數學知識由抽象化為簡易、由繁雜不明變為簡單明了,在做題過程中發現優化的方法和技巧,讓做題和解題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通過做題和解題過程來鍛煉自己的思維和思考能力,并不斷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和數學的綜合素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