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旭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院校音樂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藝術碩士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地方院校作為培養藝術碩士的重要基地,應該利用特色的地方教育資源優勢和民族資源優勢,發揮出人才培育的作用,提升藝術碩士的藝術涵養和音樂鑒賞能力。構建地方高校藝術碩士(音樂)研究生課程體系是地方高校的重要教學任務,也是培養藝術碩士人才的主要途徑。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地方高校藝術碩士(音樂)研究生課程體系現狀,希望能夠給我國地方高校提出一些教學借鑒。
關鍵詞:地方高校 藝術碩士研究生 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8)21-0095-02
音樂是文化的一種形式,音樂文化是音樂教育的源泉。地方高校要想培養出高素質、高水平的藝術碩士研究生,就要利用特色的地方教育資源優勢和民族資源優勢,構建地方高校藝術碩士(音樂)研究生課程體系,弘揚地方音樂文化,豐富音樂課程內容,形成獨特的地方高校辦學特色。
一、地方高校藝術碩士(音樂)研究生課程體系現狀
(一)音樂課程內容不合理
音樂課程內容是地方高校藝術碩士(音樂)研究生課程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發揮音樂課程教育作用的主要載體。藝術碩士專業學位課程設置分為公共課、專業必修課和選修課。我國部分地方高校編制的音樂課程內容不合理,無法發揮出音樂課程的教育作用,影響了藝術碩士的培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音樂課程內容的實用性不足。地方高校是為地方培養人才的主要場所,因此培養出的人才必須滿足地方需要。但是地方高校在編制音樂課程內容時沒有考慮到地方音樂文化,致使了藝術碩士不了解本土音樂文化,無法滿足地方的人才需求。第二個方面是音樂課程內容的適用性不足。地方高校的主要培養對象是學生,因此要滿足學生的需求,但是地方高校的音樂課程內容脫離了學生的實際需求,不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和發展規律,不能很好的傳遞音樂文化,影響了藝術碩士的發展。
(二)課程教學方式不適用
音樂課程教學方式是導師傳授音樂文化時使用的方式,影響著學生對音樂課程的喜愛度和興趣度。我國許多地方高校導師使用的音樂課程教學方式不適用于學生,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不能滿足學校的教學要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師生互動不足。音樂課程的教學過程實質就是音樂導師和學生的互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音樂導師通過互動將知識和理念傳遞。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音樂導師和學生的互動多半不足,致使學生不能完整的接受知識和理念,學生的表演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升,阻礙了學生的進步。第二個方面是不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音樂導師應當尊重其主體地位,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音樂導師盲目的將自己當成教學中心,忽略了學生的感受,讓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學習,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二、構建地方高校藝術碩士(音樂)研究生課程體系的意義
(一)有利于形成辦學特色,增加生源
生源問題是地方高校辦學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辦學特色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主要因素,要受到地方高校的重點關注。我國許多地方高校都沒有形成辦學特色,不能設置學生喜愛的課程,無法激發學生的報考興趣。地方高校藝術碩士(音樂)研究生課程體系的構建,有利于形成辦學特色,增加生源,促進學校的發展。地方高校利用地方資源優勢設置了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重點對學生進行實踐培養,提升了學生的舞臺表現力和音樂表現力,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報考,解決了生源問題。同時地方高校拓展了教學內容,將本土音樂加入到了課程之中,提升了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提高了學生音樂鑒賞水平。除此之外,地方高校還完善了地方音樂教育,提升了高校的音樂教育質量,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到學校。
(二)傳承地方音樂文化
音樂文化是地方高校進行音樂教育的主要源泉,地方高校構建藝術碩士(音樂)研究生課程體系實質就是在傳承地方音樂文化。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音樂的種類也變得越來越多,傳統的地方音樂受到了現代音樂的強大沖擊,面臨著失傳的危險,地方高校作為保護地方音樂的重要力量,應當主動肩負起傳承地方音樂文化的重任。藝術碩士(音樂)研究生課程體系是地方高校傳承地方音樂文化的主要途徑,通過音樂研究生課程讓學生了解地方音樂文化、傳承音樂文化,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地方音樂傳承者和欣賞者。另外,高校還通過學校的各種音樂匯演、音樂競賽,深化學生對地方音樂文化的理解,加深學生對地方音樂文化的印象,然學生自覺、自愿成為本土音樂的研究者,有利于本土音樂文化的發揚光大。
三、地方高校藝術碩士(音樂)研究生課程體系的構建策略
(一)編制合理的音樂課程內容
地方高校要編制合理的音樂課程內容,讓音樂課程發揮出教育作用,促進學生的發展。地方高校要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個方面是編制高實用性的課程內容。地方高校在編制音樂課程內容時要考慮地方音樂文化,利用地方傳統文化資源和地理優勢創新音樂課程內容,提升課程內容的實用性,增加學生舞臺實踐次數,提升學生舞臺表揚能力。同時還要將現代音樂和地方音樂添加到音樂課程內容中,讓學生對課程內容產生歸屬感,給學生帶來良好的教學體驗,加強學生對地方音樂文化的認識,滿足地方的人才需求。第二個方面是編制高適用性的課程內容。地方高校在編制課程內容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要讓課程內容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和發展規律,促進學生的發展,讓學生成為藝術碩士人才,要重點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凸顯學生的專業水平。第三個方面是編制高時效性的課程內容。地方高校在編制課程內容時既要以教材為參考,又要以實際情況為參考,要讓學生學習到行業頂尖的音樂技巧和音樂知識,豐富音樂課程內容,加快學生的成才進程。要增加就業方面的內容,讓碩士人才獲得一個良好的工作崗位,發揮碩士人才的能力。除此之外,地方高校還要實時的根據學生的反饋不斷優化課程內容,讓課程內容成為吸引學生主動學習的主要工具,提升課程內容的使用價值。
(二)改良音樂課程教學方式
地方高校的音樂導師要改良音樂課程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對音樂課程的喜愛度和興趣度,滿足學校的教學方式。地方高校要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個方面是增強師生互動。音樂導師在課堂之上要做好和學生的互動,讓學生自愿聽從導師的教導,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
音樂導師要讓學生自主訓練聲樂、器樂,并在學生訓練的同時為學生指點,讓學生學到準確的聲樂歌唱技巧和器樂演奏技巧。還要重視學生在表演過程中的提問,要耐心的為學生解釋,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表演能力。除此之外,音樂導師還要選擇學生喜愛的曲目來讓學生表演,通過學生的表演來指出學生的不足,幫助學生提升音樂表演水平。第二個方面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音樂導師要認識到教學的主體是學生,要讓學生回歸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學習、樂于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導師還要考慮到全體學生的感受,要讓全體學生共同發展,以此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第三個方面是開展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實踐活動是幫助導師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的重要途徑,音樂導師要開展音樂競賽、音樂匯演等多種活動,讓學生在表演中找到自信,找出不足,提高舞臺表演能力,增強音樂表演能力。
四、結語
地方高校是開展地方音樂文化教育的主要場所,也是培養優秀音樂碩士人才的重要基地,能夠滿足地方的人才需求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地方高校藝術碩士(音樂)研究生課程體系的建立有利于形成辦學特色,增加生源,傳承了地方音樂文化,促進學生的發展。地方高校要編制合理的音樂課程內容,提升音樂課程內容的實用性、適用性、時效性,還要建立健全的課程評價體系,提升效果評價和課程評價的作用。音樂導師要改良音樂課程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促進學生的成才進程。
參考文獻:
[1]楊曉旗.地方高校藝術碩士(MFA)人才培養評價體系初探[J].美術教育研究,2016,(03):160-161.
[2]齊江.地方師范院校音樂藝術碩士培養模式的探索與研究——以重慶師范大學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36(24):6-8.
[3]李納.地方高師培育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的探索與實踐——以嶺南師范學院為例[J].大眾文藝,2018,(10):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