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覺 李海松
摘 要:馬克思自由時間與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凡勃倫有閑階級的“明顯有閑”和“明顯消費”理論,從理論上揭示了休閑的經濟功能。21世紀,人們休閑消費的急劇增加促使休閑產業快速發展,休閑的經濟功能日益顯著;共享休閑時代,由于休閑與共享經濟發展的天然共融性,休閑領域已經成為共享經濟領域發展的重點。
關鍵詞:休閑 自由時間 明顯消費 休閑產業 共享經濟
科學技術和生產力越發展,智能制造越來越普遍,人們的勞動時間將越來越減少,而休閑的時間相對越來越多。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休閑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凸顯,休閑的增加也成為提升幸福感的一個重要方面,而且休閑時間的有效利用成為經濟福利水平的重要尺度。
一、關于休閑經濟功能的經典論述
休閑是人們追求的一種生活方式,體現了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結合,與幸福緊密相關,與人們的美好生活緊密相關。人類對休閑的認識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是直到近一百多年,也就是現代工業高度發展提高了生產效率縮短了必要的勞動時間和人民的物質財富增加后,人們對休閑的研究才逐漸形成系統的科學體系。
(一)馬克思關于休閑經濟功能的論述
在馬克思的著作中沒有直接使用休閑概念,一般使用自由時間、閑暇時間或者不工作的人這些有休閑意蘊的詞語來表述。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明確提出自由時間包括個人受教育、發展智力、履行社會職能、進行社交活動及自由運用體力和智力的時間。
1.自由時間有利于提高勞動力素質,發展生產力。從馬克思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人類的時間有三種形式,分別是勞動時間、休息時間和休閑時間,而休息和休閑時間就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也就是自由時間。馬克思認為自由時間是人的生命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性質上屬于“非勞動時間”或“不被生產勞動所吸收的時間”。自由時間除去用于消費產品的那部分,可用于娛樂或者休息,用于從事沒有外在目的的自由活動。而這種沒有外在目的的自由活動可以使個人得到充分發展的時間,為個人發展充分的生產力;而個人的充分發展又作為最大的生產力反作用于勞動生產力,自由時間也為社會發展重復的生產力創造廣闊余地。自由時間不僅對于恢復構成每個民族骨干的工人階級的健康和體力是必需的,而且對于保證工人有機會來發展智力,進行社交活動以及社會活動和政治活動,也是必需的。人們可以充分利用自由時間進行休息以恢復健康和體力,也可以用于社會活動、從事科學文化活動、提高勞動者的智力、提升自身的能力,發展社會生產力。通過自由時間恢復和發展了人的智力、體力,充分發揮了人的專長和才能,就能提高勞動力素質,就為發展社會生產力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2.自由時間有利于發展人的個性,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在馬克思看來,人類想要獲得自由,首先必須贏得自由時間。在勞動時間里,人們限于自己的工作,不容易發展自己的愛好與個性?!暗亲杂蓵r間,可以支配的時間,就是財富本身:一部分用于消費產品,一部分用于從事自由活動,這種自由活動不像勞動那樣是在必須實現的外在目的的壓力下決定的,而這種外在目的的實現是自然的必然性”。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82
馬克思把自由時間區分為從事較高級活動的時間和從事普通活動的閑暇時間兩種,因此休閑既包括積極、主動地發揮人的本質力量的較高級活動,也包括消極、被動的一些消遣活動。但休閑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第一種活動中。在分析中,馬克思是把“從事較高級活動”的時間視為休閑時間,它與閑暇時間一起構成自由時間。因此,自由時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滿足勞動者全面發展而消費享受資料和發展資料的時間,不僅能享受實物消費的有用成果,而且能較好地享受文化消費的有用成果。通過從事一些“較高級活動”包括從事精神文化活動,有利于滿足人們較高層次的需要。有利于提高消費需要的水平與層次,有利于“培養社會的人的一切屬性,并且把他作為具有盡可能豐富屬性和聯系的人”生產出來,這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耙虼?,并不是為了獲得剩余勞動而縮減必要勞動時間,而是直接把社會必要勞動縮減到最低限度,那時,與此相適應,由于給所有人騰出了時間和創造了手段,個人會在藝術、科學等等方面得到發展”。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8-219所以,馬克思認為,以人的方式發展生產力,即把重心放在個人能力全面而充分的發展上,才是發展生產力的有決定意義的根本途徑。
(二)凡勃倫關于休閑經濟功能的論述
凡勃倫對休閑的論述中,最突出的貢獻就是把休閑和消費結合起來,較詳細地論述了休閑的經濟功能。
1.明顯有閑的炫耀性功能。美國著名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凡勃倫于1899年出版了《有閑階級論》,認為“有閑”是指非生產性地消耗時間,有閑階級的消費不像勞動階級的消費是為了生存,而是用來顯示其在金錢上的卓越成就,滿足虛榮心的需要,所消費的主要是奢侈品。
從資本主義掠奪時期沿襲下來的一種觀念,認為從事生產勞動是一種貧困與屈服的標志,拒絕勞動不僅是體面的、值得稱贊的,而且是保持身份、禮俗的一個必要條件。因此,當時的有閑階級認為要享受有價值的、美好的生活,首先必須擁有相當的閑暇,而要避免從事最基礎的生產性勞動活動。在他們看來,有閑的生活本身及其產生的結果是“美妙的,高超的”,是最有價值的。那時不參加勞動是擁有財富的習慣證明,也就是社會地位的習慣性標志。所以由財富具有價值這一傳統觀念,使“有閑”成為有閑階級顯示其財富和地位的牢不可破的堅持,有閑是炫耀性的,即炫耀性有閑。
“作為一位有閑的先生,他生活中的理想的一個組成部分,就是這種可敬的有閑,他要使旁觀者獲得印象的也就是這一部分。但他的有閑生活并不是全部在旁觀者的目睹下度過的,其間有一部分是不能為公眾所看到,為了保持榮譽,對于這不能為人所窺見的部分,就得有所顯示,使人信服他的生活的確是有閑的?!狈膊獋?有閑階級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36所以,有閑階級便通過學術研究、家族禮節等可以讓眾人清楚看到的行為來證明自己的有閑,從而顯示自己的財富,來獲得由財富所帶來的榮譽感和滿足感。而這些學術研究和家族禮節是需要很多的時間來進行訓練、培養才能夠形成的。所以,有閑階級的這種明顯有閑就表現為對時間的消耗。有閑生活以及對時間的消耗在人們的觀念中成為金錢的力量,也就是擁有財富和優勢地位的最簡捷、最確鑿的證明。因此,“有閑”就成為人們在金錢上的具有優越地位的標志,炫耀性有閑成為對于金錢、地位滿足感和榮譽感的指標。
2.明顯有閑產生明顯消費。正是由于有閑階級對于有閑的充分發揮,使其形成了一種習慣性的生活方式。這種充滿禮節、榮譽感的生活方式,使有閑階級擁有較高的“審美力”,這就使他們對所使用物品和所過生活更加挑剔、要求更高。伴隨著這種高審美力而派生出的就是有閑階級的“特殊性消費”——對于奢侈品的浪費性消費,“有閑”階級通過購買一些昂貴的奢侈品或大講排場瘋狂消費來顯示自己的地位,這種炫耀性消費又可稱為“擺闊氣的消費”、“裝門面的消費”、“顯眼的消費”。
在有閑階級之間,對貴重物品和奢侈品的消費也是相互間進行攀比和博取榮譽的一種極其重要的手段。僅僅靠有閑階級自己的消費并不能滿足他們顯示富有和有閑的目的,所以,在有閑階級之間進行的各種宴請、聚會活動以及向朋友饋贈禮物等便成了他們顯示富有的最好的方式。通過這種方式,被款待者和受贈者就會產生與款待者和施贈者之間的一番在金錢和有閑的較量。
凡勃倫對于有閑階級的有閑生活方式的研究,充分表明了“有閑”對于這類人的影響。人的最基本的滿足感、榮譽感主要通過炫耀性有閑,以及炫耀性消費來博得。炫耀性消費為有閑階級的財富、權力或者地位提供證明,炫耀性“有閑”就使擁有它的這類人產生了對于其富有的滿足感和榮譽感,也正是在過剩的“有閑”和虛榮心的作用下,使他們進行著浪費性、休閑炫耀性消費。
二、休閑消費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隨著休閑時間的日益增多,休閑對于社會經濟增長的作用越來越明顯。20世紀80年代以后,休閑產業逐漸成為當今世界很多國家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關于休閑產業,目前尚無統一和公認的界定。它一般是指與人的休閑生活、休閑行為、休閑需求(物質的與精神的)密切相關的產業領域,特別是以旅游業、娛樂業、服務業和文化產業為龍頭形成的經濟形態和產業系統,休閑產業不僅包括物質產品的生產,而且也為人的精神文化活動的追求提供保障。
(一)休閑產業在西方國家的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西方尤其是歐美發達國家,休閑產業十分發達。有關統計數據表明,美國的休閑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占比已處于第一的位置。如果把交通、住宿、餐飲、服裝和教育方面的消費開支中與休閑有關的支出進行統計,那么1990年,在美國居民的休閑支出超過一萬億美元,占全部消費支出的大約三分之一。如果把包括把休閑相關的物質產品和服務的所有業務的集成定義為休閑產業,美國的前三項最大的產業就是旅游業、衛生保健業和教育業,總消費分別為6210億美元、6040億美元和3310億美元。如果從旅游業總支出中把業務旅游減去,另外把在家休閑或者當地社區的休閑消費部分計算在內,同樣可以計算出美國居民在休閑消費上支出近一萬億美元的總量。另外美國人有1/3的時間、1/3的土地面積和2/3的收入用于休閑娛樂。休閑產業呈現出飛速發展的態勢、休閑業通過拉動需求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美國商務部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美國的休閑產業創造增加值為7511億美元,占GDP的比重大約為4%,其中稅收就有919億美元。在各類休閑產業中,旅游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2017年的第二季,與旅游業有關的總產出為16000億美元,包括直接旅游開支9303億元(58%)和間接旅游相關開支6717億元(42%),2017年第二季度旅游業有關的就業人數為790萬人,包括550萬人(70%)直接旅游工作和240萬(30%)間接與旅游有關的工作。雷切爾·博茨曼,路·羅杰斯著,唐朝文譯.共享經濟時代:互聯網思維下的協調消費商業模式[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6:105、108
(二)我國快速增長的休閑消費帶動休閑產業的迅猛發展
我國正在步入大眾休閑時代,休閑產業正在快速地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的所占的比重不斷上升。中商產業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10年休閑產業的規模為2.2萬億,到2014年已經上升到3.6萬億,預計到2020年有望突破7萬億大關。休閑產業的四大支柱性產業分別是旅游業、文化產業、體育休閑業以及會展業。根據國家旅游數據中心數據:2017年我國國內旅游人數達到50.01億人次,同比增長12.8%;旅游直接和間接就業人數為7990萬人,占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28%,其中旅游直接就業人數為2825萬人。2017年,我國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5.40萬億元,同比增加15.1%,其中國內旅游收入為4.57萬億元。并初步測算,2017年旅游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9.13萬億元,同比增加11.48%,占GDP總量的11.04%。旅游業對社會就業綜合貢獻率超過10%,與世界平均水平基本持平,這說明旅游業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支柱性產業。我國旅游已經發展到大眾化旅游中的高級階段,向日常休閑回歸,差異化游憩逐漸成為休閑的手段。隨著全域大眾休閑旅游時代的到來,為大眾休閑旅游而進行的各類生產活動和服務活動正在日益成為經濟繁榮的支撐因素,休閑旅游已成為大中城市經濟活動得以運行的基本條件。
近年來,我國休閑產業迅猛發展,其中休閑產業中的文化及相關產業是一個亮點,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及其在GDP中占比持續、快速增長。根據國家統計數據顯示,從2004年開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都保持兩位數增長,而且每年的增速遠高于GDP的增速,占GDP比重呈迅速增長態勢。2016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30785億元,同比增加13.0%,比同期GDP名義增速高4.4個百分點;占GDP的比重為4.14%,占GDP的比重同比提高0.17個百分點。文化及相關產業在優化經濟結構和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文化及相關產業正在朝著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方向發展。隨著居民休閑消費需求結構的不斷提升與優化,文化娛樂休閑消費逐漸成為人們休閑消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不僅推動傳統的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而且催生出新的休閑文化產業。
三、休閑領域已經成為共享經濟的重點
2016年我國共享經濟的市場交易額約為34520億元,同比增長103%。共享經濟能夠整合線下的閑散物品或服務,以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連接整個社會的經濟剩余資源,使無限的碎片化閑置資源被激活,并被重新賦予價值。2016年,我國有超過6億人參與共享經濟,比2015年增加約1億人,其中約有6000萬人是提供共享經濟的服務者。共享經濟在2016年3月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共享經濟受政策紅利的影響將成為社會服務行業內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
(一)共享經濟首先在休閑領域開始發展
由于共享經濟與休閑生活的天然契合,共享經濟首先在休閑領域開始發展。共享經濟的新模式層出不窮,在供給端整合線下資源,在需求端不斷為用戶提供更優質體驗。盡管共享經濟面市時間短,但發展速度快,目前已經形成了活躍的分享氛圍,穩定的用戶群體、充分的市場競爭以及成熟的商業模式,較早地完成了市場培育。資料顯示,68%的受訪者出于觀光及休閑度假的目的選擇在境外居住民宿、家庭旅館、短租房屋,其次為探親訪友,文化/教育/科技交流等目的。
在全球尤其是歐洲市場,Uber和Airbnb如火如荼,已經發展為全球共享經濟產業內的龍頭。共享出行的代表Uber成立于2009年,通過移動應用,打破了傳統由出租車或租賃公司控制的租車領域,將全球的出租車和租車行業拖入了一輪新的競爭格局,以一個顛覆者的角色掀起了一場在交通領域的革命。它更關注市場規模大得多的個人出行市場——全球個人出行市場規模高達一年10萬億美元,而且隨著休閑消費需求全球化的發展,個人出行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
同樣Airbnb代表的共享空間上線僅三年后,就有11萬有效房屋信息發布在網站上。由于供給端的迅速打開,以及Airbnb所提供的各具特色民宿,Airbnb在住宿業內異軍突起,客戶橫跨192個國家,預定量與房屋庫存開始比肩希爾頓和洲際等跨國酒店集團。Airbnb于2008年上線以來中國旅行者已經在其全球房源內入住超過530萬人次,僅2016年使用Airbnb的中國出境游客就近160萬人次,增長了142%。Airbnb在2017年春節期間接待中國游客超過50萬人次Travel and Tourism Spending Stepped Up in the Second Quarter-Travel and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 Second Quarter 2017,美國經濟分析局 [EB/OL]. 。我國攜程旅行網投資的民宿短租途家網(Tujia.com),估值超過10億美元,已經成為分享經濟的成功典型。
休閑至上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根本性觀點。一般來看,后工業化時期都是休閑產業高速騰飛的時期,美國、歐洲、日本、亞洲四小龍分別與1973年、1980年1985年1995年先后進入后工業化時期。我們正面臨著這個時代。按照十三五規劃綱要,2020年我們人均收入翻番,進入中高收入國家,就會全面進入后工業化階段。未來不斷演化發展的休閑領域給共享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二)休閑是天然的共享經濟模式
雷切爾·博茨曼(Rachel Botsman)和路·羅杰斯(Roo Rogers)在其2010年出版的書籍《我的就是你的》(Whats Mine is Yours)中將共享經濟稱之為“協同消費”并做了詳細的描述。協同消費是一群人共同使用某一商品或服務而不是局限于某一個人,其成本可以通過一群人的消費來進行分攤。兩位作者提出了共享經濟背后的四大核心原理:群居效應、閑置產能、社會公共資源、陌生人之間的信任,指出協作消費由產品服務系統、再分配市場、協同式生活方式三種系統所組成。其中產品服務系統是指使用者為產品的使用價值付費,例如租用別人的私人物品,而不是完全占有產品的歸屬權;再分配市場是通過互聯網將舊物品從不再需要的人手中,重新分配到另一些需要的人手中;而協同式生活方式包括包含二手產品的物質產品和虛擬資產等不同領域的分享,其中虛擬資產的分享是有著相同興趣的群體聚集在一起相互分享或交換各自的時間、空間、技能、資金。協同式生活方式同時也出現在全球各地,人們借助互聯網可以超越地域限制的、實現大規模的P2P式合作,例如旅游資源共享(CouchSurfing、Airbnb、Roomorama)和P2P借貸(Zopa、Prosper、LendingClub)。
最能體現協同式生活方式內涵的就是休閑。隨著我國大眾旅游和國民休閑時代的到來,旅游休閑成為國民生活的新亮點。超過四十億游客以自助游或者散客的形式進行休閑消費,他們以短期居住的方式來分享所到城市的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商業環境。隨著交通出行方式的可選擇性越來越多,我國的全域旅游時代已經到來。馬克思和恩格斯在設想未來社會的休閑時指出:未來社會的休閑不再屈從于工業,屈從于工業廣告的壓力,休閑將多體現為一種個人或集體活動,通過創辦協會、合作社或互助社來組織休閑活動,并將這些形式擴展到今天屬于商業部門的行業,成為休閑產品的供給途徑之一。這樣,休閑時間成為以集體需要和相近關系為基礎的自由勞動時間。這將使目前勞動時間與休閑的對立得以消除。
(三)共享避免休閑公共資源的“公共地悲劇”
研究顯示,“十二五”開始我國城鎮居民的休閑逐漸從居家休閑轉化為戶外休閑,休閑的空間范圍不斷擴大,特別是遠距離休閑比重增長迅速。休閑從室內到室外;從私密到公共,休閑“公共性”加強,居民休閑需求 對“公共資源”的滿足越來越依賴。在私有制經濟條件下,自利動機總是驅動人們過度、不公平地濫用公共資源,從而造成資源的枯竭。這就是哈丁所說的“公地的悲劇”,即“自由取用公共資源會帶來毀滅”。中國分享住宿消費趨勢報告2017, 中國旅游研究院 [EB/OL]. http://www.ctaweb.org/html/2017-6/2017-6-8-9-44-31860.html,2017/11/27.縱觀全球范圍,所有的環境問題,如公海魚群的過度捕撈、空氣污染、水資源危機都是“公地的悲劇”。私有化不能解決“公地的悲劇”。正如哈丁所言,個體利益與公共資源之間的矛盾成為了經濟學和自由市場理論中長期討論的核心問題,也成為制約休閑發展的問題。隨著休閑需求的擴大,休閑同樣面臨:休閑環境的惡化,休閑資源枯竭,交通擁擠、休閑服務效率低下等“公共地悲劇”。
共享經濟跨越了共有與私有的邊界,找到全新的資源分配方式,“共享消費讓人們認識到,越過所有權,大家可通過共享產品和服務互利互惠,同時還可以省錢、省地方、省時間、交到新朋友、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這些系統提高了使用效率,減少了浪費,并鼓勵開發更好的產品,消化了由于生產過剩和過度消費所產生的剩余產品,因而對環境極其有益?!雹俜窒硗ㄟ^對閑置資源的利用,突破了資源稀缺假定,其高效的資源共享模式實現了社會資源與需求的良好匹配,解決休閑供需的結構性矛盾;隨著共享帶經濟的發展對于物質占有認知方式的改變,改變了人際社會的關系模式;改變了人類對于社會資源的消耗模式,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休閑“公共地悲劇”不可避免的發展模式。致力于公共物品的治理之道的奧斯特羅姆根據瑞士發展的經驗,指出共享在一系列約束下能避免“公共地悲劇”,實現良性發展。她指出:只要有簡單的規則,即使在資本主義國家,個體組織組成的公共團體也可以運行社會公共資源。
在共享經濟時代,當個人的行為能夠被廣泛得知時,隨大流就有可能成為主流選擇,人們對市場信號的收集和據此做出的行為選擇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例如當人們無法公開交流關于公共資源的問題并獨自決策關于公共資源的使用時,總是會出現公共資源被過度使用的情況;而當人們可以公開交流時,過度使用公共資源的行為反而戲劇性地消失了。這就是卡羅爾·羅絲教授所說的“共享喜劇”。奧斯特羅姆雖然沒有深入討論通過互聯網和線上資源來治理公共資源,但她的研究指出人們可以通過自我組織來保護公共資源。在共享經濟領域,通過共享平臺就能實現這種自我組織;通過平臺,可以讓更多的個人和組織參與共享,不斷豐富增量資源,保證資源的持續供應,以形成更多可共享的資源。
參考文獻:
[1]Travel and Tourism Spending Stepped Up in the Second Quarter——Travel and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 Second Quarter 2017,美國經濟分析局 [EB/OL].
[2]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著,賽迪研究院專家組譯.零邊際成本社會:一個物聯網、合作共贏的新經濟時代[M].中信出版社,2016.
[3]雷切爾·博茨曼,路·羅杰斯著,唐朝文譯.共享經濟時代:互聯網思維下的協調消費商業模式[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6,105,108.
[4]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第三次工業革命:新經濟模式如何改變世界[M].中信出版社,2012.
[5]凡勃倫.有閑階級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36.
[6]中國分享住宿消費趨勢報告[R].2017, 中國旅游研究院[EB/OL]. http://www.ctaweb.org/html/2017-6/2017-6-8-9-44-31860.html,2017—11—27.
[7]凡勃倫.有閑階級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8]徐鋒.國外休閑產業的發展現狀與加快我國休閑產業發展的對策[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2(9):56—58.
[9]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8—219.
[10]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82.
(周覺、李海松,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