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守婷
摘 要:在高校管理活動中,管理會計能夠將高校的會計信息、財務信息、業務活動等有機結合起來,這些對于優化高校的規劃、決策、管理、評價等具有重要意義。但從總體上看,管理會計在高校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績效評價等方面的應用還比較少,許多高校會計人員并沒有很好地掌握管理會計方法,不能將管理會計用于高校的決策、控制和評價等領域之中。所以,應當改善管理會計應用的制度環境,完善管理會計應用的配套措施,優化高校管理會計的應用方法,提高高校管理會計應用的質量及效果。
關鍵詞:高校;管理會計;財務;預算
管理會計是會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重要方式。同時,管理會計應用也是優化高校管理會計工作、推進高校預算績效管理、健全高校法人機制的重要途徑,對于提高高校教育經費使用效率、推動高等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應當以高校管理會計應用的現狀及問題為出發點,分析高校管理會計應用問題的形成原因,探索高校管理會計應用的優化策略和實現路徑。
管理會計對高校管理的重要意義
管理會計是從傳統會計體系中分離出來的會計方法,也是對企業財務和經營信息進行確認、計量、分析、解釋的過程,在企業財務管理和經營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高校管理活動中,管理會計能夠將高校的會計信息、財務信息、業務活動等有機結合起來,這些對于優化高校的規劃、決策、管理、評價等具有重要意義。
管理會計是高校管理模式改革的客觀要求
21世紀以來,我國不斷增加高等教育經費投入,大力推動高等教育大眾化建設,使我國高等教育有了跨越式發展。但是高校會計管理并未跟上高等教育的發展步伐,導致許多高校都出現了經費管理不科學、成本管理比較高、績效評價不完善等問題,這就需要推進高校會計管理改革,提升高校經費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在管理會計問題上財政部提出,要深入推進管理會計工作,不斷挖掘單位的內部管理質量,釋放單位的內部管理活力,以管理會計工作推動經濟轉型升級。2016年財政部出臺了《管理會計基本指引》,提出了管理會計的發展方向、基本內容、具體部署、相關要求等,為進一步推進管理會計工作創造了良好條件。由此可見,當前是推進管理會計工作的最好時機,也是高校管理會計應用的發展機遇期。所以,應當深入研究高校管理會計應用中的問題和不足,探索高校管理會計應用的方法路徑。[1]
管理會計是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必然選擇
隨著互聯網技術、數字技術等現代技術的快速發展,支付寶掃碼、電子發票、網上銀行轉賬等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財務管理變得越來越自動化、數字化,傳統的財務會計理念及模式已經不適應信息化建設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理應提升管理會計在財務管理中的地位,不斷推進管理會計在高校的應用。此外,隨著“互聯網+”的深入發展,高校財務部門變成了學校的大數據中心,各個業務部門的財務信息、非財務信息等都匯聚在學校財務管理部門,在這種情況下加強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其不僅能夠提高財務部門的管理、決策、分析等能力,還有利于提高高校的經費使用效率和經營管理水平。
高校管理會計應用的發展現狀
從總體上看,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中應用比較廣泛,并成為企業控制管理成本、提高財務質量的有效途徑。邯鋼、寶鋼、中國移動等就是運用管理會計控制企業管理成本的成功案例。如今全面預算管理、作業成本法等管理會計方法已被廣泛應用于企業管理中,并成為提高企業管理質量的有效途徑,但從總體上看管理會計在高校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績效評價等方面的應用還比較少,許多高校會計人員并沒有很好地掌握管理會計方法,不能將管理會計用于高校的決策、控制和評價等領域之中。
高校管理會計應用環境較差
如果高校缺乏良好的管理會計應用環境,就無法很好地推動管理會計應用工作。從總體上看我國高校經費多來自財政撥款和學費收入,政府往往是高校資產的所有者,高校收費、項目建設等都受制于政府,同時,高校培養學生的產業屬性又決定了高校并沒有太大的盈利動力。在這種情況下,高校財務管理多以收支合法合規、外部審計等為管理目標,忽視了控制成本、提高經費利用效率等問題,這些導致高校缺乏管理會計應用的內生動力,也影響了高校管理會計的應用環境。此外,高校管理層對財務部門的職能定位、總體要求等比較低,忽視了管理會計在學校管理體系中的作用,不能從績效管理、成本控制、投資決策、預算管理的視角審視管理會計應用問題。財務負責人往往缺乏管理會計理念,不能勝任高素質的管理會計工作,不能將管理會計應用到學校財務管理之中。最后,當前多數高校都以預算執行效率為財務管理的主要導向,反而將績效評價置于財務管理的次要地位,這些使高校內部管理會計的模式、結構、信息系統等比較落后,影響了高校管理會計應用效果[2]。
高校管理會計應用效果不佳
首先,高校預算管理落后。從總體上看高校全面預算管理尚不完善,多數高校都采用“基數+增長”的歷史預算法進行預算管理,在這種預算管理模式下,許多高校都存在著預算管理主體不明確、成本管理意識淡薄、預算編制方式落后、業務部門參與預算管理較少等問題,不能很好地調動業務部門、教職工參與預算和成本管理的積極性,直接影響了高校預算管理的質量和效果。此外,高校績效管理不科學。隨著高校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發展,全過程的績效管理逐步取代了傳統的績效評價工作,成為高校內部管理的主要方式。[3]雖然高校績效管理取得了較大成績,但是也面臨著許多問題及不足,如績效評價缺乏價值導向性,評價指標不夠精細,業務部門對績效評價的參與度不夠,績效管理評價內容過于簡單等,這些也影響著高校管理會計的應用效果。最后,高校營運管理不完善。近年來許多高校都積極推進外延式發展,在教學、科研等方面進行了營運管理創新,并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效果。但許多高校在合作辦學、公寓經營、基礎建設等方面仍存在許多營運管理問題,如許多高校沒有用本量利分析法對項目進行分析和預測,導致學校決策風險較高;許多高校的重大項目缺乏可行性論證,沒有進行必要的專家咨詢及績效目標制定;學校業務多以國內外成熟經驗為依據進行財務管理,很少參考本校的歷史數據、具體財務指標等;許多高校都不用凈現值法、內含報酬率等方法進行會計管理,不能實現項目經費使用效益最大化。
高校管理會計應用的優化策略
在管理科學化、信息化的時代境遇下,高校領導應當高度重視管理會計應用工作,不斷優化學校會計管理的思維方式、組織架構、職能定位和崗位設置等,讓財務部門充分參與學校的決策分析、內部控制等,不斷優化管理會計在高校財務工作中的應用。
改善管理會計應用的環境
第一,轉變落后的會計管理理念。在傳統財會理念影響下,許多高校都片面重視教學改革、科研創新等,將后勤管理、財會管理等當作無關緊要的事情,忽視了財會管理工作的創新發展,不能很好地將管理會計應用于高校財務、業務和管理活動中。所以高校應當轉變重核算、輕管理的財務理念,將管理會計應用作為學校管理制度創新的重要內容,組織和建立管理會計機構,設置具體的管理會計崗位、管理會計項目組等,將財務、業務、管理等工作融合在一起,以更好地提高學校的內部管理質量和經費使用效率。第二,完善管理會計應用的信息系統。管理會計是以數學模型、數學分析方法等為基礎的,需要對大量的數據進行計算和分析,這些離不開以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支持。所以,應當借助智慧校園、校信息管理系統等搭建高價值的管理會計信息系統,推動財務、教學、科研等方面數據信息的無縫對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從海量的財務數據中挖掘有價值的數據信息,為學校管理層的分析、決策、管理等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持。應當將管理會計用于財務、業務、科研等管理工作中,建立統一的數據采集平臺和校園信息系統,實現各種數據信息在學校內部的資源共享。
完善管理會計應用的配套措施
首先,應當推進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相互融合。從總體上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管理會計分析的許多數據都來自學校的財務會計系統,如果沒有財務會計的有力支持,高校管理會計應用效果也往往不盡如人意。所以,應當樹立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相融合的理念,推動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融合發展。此外,應當完善管理會計應用的保障措施。為了確保管理會計在高校的應用推廣,高校應當成立專門的管理會計領導小組,由學校主要領導專門負責管理會計應用工作,將管理會計推廣到學校的各個業務部門,以更好地推動管理會計應用。以管理會計應用整合學校內部資源,優化高校內部治理結構。比如高校應當加強內部管理的頂層設計工作,將內部治理結構、業務管理模式等結合起來,建立事權和財權相統一的組織架構;應當健全重大項目咨詢制度、管理會計管理機制等,將管理會計應用融入學校決策、執行和管理活動之中。[4]
優化高校管理會計的應用方法
首先,完善高校預算管理制度。管理會計涉及預算的編制、批復、監控、決算、審計等方面的內容,但許多高校并沒有將管理會計工具方法應用于預算管理,這些直接影響了管理會計的有效推進。為此,學校應當將管理會計理念融入預算編制管理之中,不僅要結合學校的戰略規劃和工作重點編制預算,還應當將預算管理融入學校各個業務部門和具體工作之中,提高學校預算的可操作性、實用性等。其次,完善高校成本管理制度。當前多數高校的成本核算方法比較原始,僅是在會計科目中設置了業務活動費用、資產處置費用等科目,但是并未對成本核算、成本分配等進行有效管理,成本管理理念較為落后。所以學校應當從經費收入、投資決策、日常支出、學校管理等實際情況出發完善成本管理制度,通過變動成本法、成本項目分析等方式進行成本管理,不斷提高學校的成本管理效率。再次,完善績效管理機制。績效管理是現代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高校管理效率的重要方式。所以,高校應當推進績效管理改革,將“平衡記分卡”引入高校績效管理之中,實現組織戰略目標與日常業務管理的無縫銜接,將學校的戰略目標變為具有可操作性的具體行動。最后,應當加強高校營運管理。在以公平為導向的教育理念引導下,許多高校領導都缺乏營運管理理念,忽視營運管理在高校管理活動中的作用,這些直接影響了高校管理會計的應用推廣。所以高校應當有目的、有計劃地推進營運管理工作,不斷提高營運管理質量。比如可以從企業聘請有營運管理經驗的財務人員,以優化學校的管理會計人才結構;可以推動高校總會計師制度建設,提高學校經費和資產管理的專業化水平;可以將凈現值法、本量利分析法等用于高校重大事項決策中,提高學校的營運管理能力。
管理會計應用是高校會計工作發展的新趨勢,也是提高高校內部管理質量、優化高校決策效果的重要途徑,對于高校管理創新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應當深入探索高校管理會計應用問題,不斷提升高校管理質量及效果。
(作者單位:新鄉醫學院)
【參考文獻】
[1]羅靜.大數據時代管理會計在高校管理中的運用研究[J].財會學習,2016(12).
[2]李小奕.高校管理會計信息化有效實施路徑[J].商業會計,2015(24).
[3]邵勝華.“互聯網+”時代高校管理會計的應用研究[J].會計之友,2016(12).
[4]郭詠紅.高校國有資產管理中推行責任會計制度的探討[J].財會研究, 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