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浩儒
摘 要:問題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真正有助于學生開拓思維的方法卻屈指可數。在我國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對于解決問題而產生的教學模式已成為新時代的趨勢。但是解決問題需要實現多樣化的效果才能解決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就北師版小學數學教學案例來探討以“解決問題”為主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
在知識更新時代,為了培養能適應新時代急速發展的綜合性人才,培養兼具計算、解決問題、閱讀、書寫等的能力具有高度文化和文化素養的人才。新課改的目標將小學數學基礎課程的目標定位為“以生為本”,強調學生既要學會計算有要學會創新和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故小學數學教學中以“解決問題”為角度,提出先獲得和分析問題進而提出解決問題多樣化的過程。分析和認識問題的一些思路,學會解決問題的思路,發展創新和多樣化,學會合作學習,對他人的意見進行反思和借鑒,能夠形成能解決和反思的意識。北師版小學數學體現的解決問題多樣化的課程基于每一個學生的先天條件和素質,提出解決問題時需要多樣化的思維模式和表達方式,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對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過程
北師版小學四年級“確定位置”一課中,需要學生以自身生活為經驗,以游戲或者情景導入導出教學問題。以已學習過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名詞來認識路線形成初步的空間概念,作為學習坐標和一次函數等課程的基礎課程。
作為一節探索活動課,設計要依據課程主題預先設計出數學問題的解決方法和解決方法的多樣性。本文基于應用認知心理學關于知識分類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路以及小學學生認知發展的認識。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解題的系統觀,即將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兩個大方面結合起來。
提出問題的過程分為歸納、分析、類比、推算。解決問題的過程分為認識問題、提出思路、解決問題、回顧總結。在“確定位置”一課中先認識表示位置的正確統一的方法來表達方位,需要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比如看電影的位置、做操排隊形等引發學生認識確定位置的重要性;其次是提出在虛擬的生活情景中如何表達方位,能使用方格紙使用“數對”來表達位置;最后是結合具體情境,用“數對”的表示方法,在方格紙上確定位置。課程的主題是學生,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及性格特征來設計教學方案,使學生可以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體會樂趣。在回顧總結階段,教師可以出示班級的座位圖來讓學生找到某位學生的位置并用學會的方法來表示以此來檢測學生是否已經學會此內容。
二、“解決問題”多樣化的教學探析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解決問題的技能,更要在此基礎上加深,讓學生理解“一題多解”的方法。對于“一題多解”很多教師已經學會充分運運用這種方法來教學,引導學生認識并運用“一題多解”,并依靠學生自己的知識和掌握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在復習的時候采用“一題多解”可以提高復習效率,摸透數學做題思想,也可采用多方位分析典型例題,再通過“一題多解”來進行大范圍的知識結構熟悉復習。而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采用多樣化的方向前進時,學生才能產生與他人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解題思路,才會有教學創新。
在北師版小學數學“長方體的認識”一課中,借助關于“解決問題”的方法探析以及“一題多解”的理論研究,可以將具象的長方體的基本特征化為對從平面圖形到立體圖形的空間觀念轉化過程。通過我國教師把數學問題的解題思路理解為數學問題的解法,然而以前的解法和解題方法中都是以“解”為根本目標,沒有把解題情景與解題方法聯系起來,就難以教授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去使用獨立的思維。“長方體的認識”一課中,不少學生把長方體說成長方形,是沒有理解長方體的概念也沒有行成空間觀念,如果不深入問題情景的教學,就很難將表象的長方形圖形擴展成立體上的長方體,這樣的錯誤其實是屬于系統性的錯誤。學生在一年級便初步認識了長方體,但是在本節課中才正式研究立體圖形,明確棱、面、頂點的概念。
綜上所述,解決問題的辦法多種多樣,應該是標志解決問題的思路和運算結果的綜合過程,而不僅僅是要求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算法方程式。應該將解決問題多樣化和一題多解分離開來,而不能混淆二者概念,這樣才能符合新課標所提倡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以“解決問題”為基本的教學方法。少部分學生仍舊停留在以算出結果為解決問題的思路上,并沒有在解題過程中得到什么發展,也就無法得到一題多解和解決問題多樣化的實際意義。
縱觀以上對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的探析,與以“解決問題”為基本的問題都是以解決學生正確使用解題思路和具備解題的能力,或者是具備探討某些題目更多的解題方法,而不僅僅是追求算法結果,不管學生是否掌握了內部認知過程和邏輯思維能力。從心理學和數學問題研究的思路來看,應該重視數學教學實踐,與課堂實踐教學緊密聯合。正如前文已經指出的,現階段的小學數學解題思路并不十分清晰,究其原因,其一可能是數學問題解題方法對小學生來說有比較高的要求,其二數學解決問題并沒有系統化的理論和教學實踐予以指導,所以就預示著要克制數學教學實踐中解決問題的隨意性和低效性。所以,為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建立相應的理論體系,教學工作者們還需再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實踐和總結,本文就以“解決問題”為基本的教學實踐探析還需要很大的動力予以發展,從而推進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銘.“對癥下藥”——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小學數學解決實際問題教學中的存在問題及應對策略[J].華夏教師,2015(S1).
[2]孫妍.淺析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現狀及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3).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