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琪靖
蘇州大學,江蘇 蘇州 215000
銀行貸款合同加速到期條款是指銀行在貸款合同中與借款人約定當借款人存在違約、可能違約、喪失還款的能力可能不能償還貸款的情形時,銀行可以利用該條款使得貸款提前到期,停止放貸并要求借款人清償貸款或者直接扣劃借款人在該銀行的存款。
1、《貸款通則》
2、《合同法》
3、《商業銀行法》
4、《流動資金貸款管理暫行辦法》
5、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
(一)違反合同規定的還款義務
(二)違反合同規定的其他義務
(三)先期違約
(四)交叉違約
先期違約是銀行貸款合同加速到期條款的重要觸發因素,對于這種觸發因素的適用要謹慎的進行斟酌。在蘇州就發生過這樣一個案件,因為某甲大型公司的老板攜款逃跑,公安局辦案人員就到與甲公司有業務往來的乙公司進行調查,并與乙公司的老板在其辦公室詢問與案件有關的情況。實際上甲公司的老板逃跑與乙公司沒有關系,但是因為去乙公司調查這件事經過大家的以訛傳訛,最終使得與乙公司有貸款合同的丙銀行得知該重大消息。因為這件事情,丙銀行以債務人正接受有關部門調查為由宣布貸款合同提前到期,這個合同的提前到期使得乙公司的資金鏈斷裂,乙公司走向破產。由于一個不屬實的消息,使得經營狀況很好的乙公司走向死亡。
銀行貸款合同中的加速到期條款具有一定的積極的效用,使得貸款人可以優先于其他的債權人來保護自身的利益,有利于提高自身獲得清償的比重,而且有利于貸款的安全,但是其消極作用在破產法領域尤為明顯,加速到期條款增加了債務人破產的機率。
由于貸款人的優勢地位,會在貸款合同中規定許多有利于自身的權利,這些加速到期條款內容多樣、復雜。在商事活動中,任何的舉動都是有風險的,債務人可能無意或者有意的觸發加速到期條款。當這些加速到期條款產生效力的時候,貸款人可以單方面的剝奪債務人的期限利益。尤其是在規定了交叉違約條款的情況,只要任一債權人的債權合約出現觸發加速到期的因素,就會使得所有的債權一律到期,從而使得債權人競相爭奪債務人財產。并且商事主體從事經營活動的時候,都是有資金規劃的,可能一個貸款的提前到期會引起整個資金鏈的斷裂。當出現資金鏈短缺、債權人紛紛來討要債務的情況時,即使債務人的經營狀況再好,對于這種情況,債務人股東往往無法挽回這種局面,使得債務人的破產的速度而關于銀行貸款合同中加速到期條款的適用,要進行一定的規制。
以上討論是加速到期條款在債務人破產之前的問題。當借款人進入破產程序之后,加速到期條款是否能受到破產撤銷權的規制成為實踐中較為復雜的問題。
銀行貸款合同中加速到期條款適用之后,債務就已經到期了。鑒于此,筆者認為,加速到期條款與《破產法》第31條中的規定的有關對偏頗清償的破產撤銷權并不沖突。
至于32條規定的對個別清償行為的破產撤銷權能否規制加速到期條款的適用,是需要深入探討。在理論界,兩種觀點,每種觀點都有支持自己觀點的充分的論據。個人認為,要做到正當合理的行使破產撤銷權,應該把主觀因素當作一個要件,即當銀行適用貸款合同中的加速到期條款時需要主觀是惡意的。但是想要證明銀行是善意或者是惡意,在目前的情勢下來看是比較困難的,有關主觀善意或者惡意的證明標準也是必不可少的。
對于加速到期條款的適用,應該考慮利益的平衡,銀行作為優勢方,在貸款合同中設置的條件對于債務人而言是比較苛刻的。在民商法中,公平原則是較為重要的原則,在適用加速到期條款的時候要注重利益的平衡。過于苛刻的設置和適用,會增加債務人破產的機率,會增加進入破產程序的主體的數量。
貸款業務是銀行的主營業務,銀行制定加速到期條款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維護貸款安全,所以在對加速條款規制的時候,在保護債務人、其他債權人利益的時候,也不能忘卻本身制度的設立目的,要考慮貸款安全,以及背后的金融安全。對二者要進行兼顧,不能造成反向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