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饒縣檢驗檢測中心,山東東營 257000)
在畜牧養殖產業中,獸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在禽畜養殖業中的廣泛使用,更好推進畜牧養殖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但是,獸藥使用中的不規范性,同樣造成獸藥殘留的問題,威脅到動物產品的質量安全,影響到民眾的人身安全,不利于畜牧養殖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畜牧養殖生產管理過程中,對獸藥的殘留缺乏科學的認識,缺乏科學方法的指導。加上不科學養殖模式的推廣,養殖禽畜很容易感染各種病害。對此,養殖戶普遍采用的控制措施,便是用藥物治療。而且,對這些常見多發的獸病,用抗生素治療是較為常見的。臨床用藥治療期間,抗生素作為一種高效的抑菌藥物,用藥得當往往有不錯的康復效果。但是,實際診療過程中,部分醫師在沒有正確檢查確診藥物的基礎上,即隨便使用抗生素類藥物。這樣的結果,將導致機體耐藥性的生成。同時,一些禽畜疾病實際上并不需要抗生素,像是:中暑癥、中毒癥等等,濫用抗生素有加重病情的可能。
部分養殖企業不重視養殖方法,受利益驅使很容易出現非法用藥、盲目用藥的現象,造成獸藥的殘留。比如,受到飼養環境和條件的限制,畜牧業的管理水平比較低,不少動物的發病率比較高,死亡率更是降不下來。養殖戶在治療動物疾病的過程中盲目用藥,導致獸藥的殘留超出國家規定的正常標準,嚴重影響了畜牧業的正常發展。部分企業盲目用藥,忽視國家法律法規,只顧尋求利益導致在飼養過程中使用非法的飼料,不但影響了動物的正常生長,甚至會危害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此外,養殖企業盲目用藥的另一個表現便是違反國家休藥期的具體規定,單純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國家法律法規,在畜產品中大量使用獸藥,必然會帶來獸藥的殘留問題。
對感染疫病的診斷,部分獸醫憑借經驗主觀妄斷。僅僅看到發病的表象,而未對病情做深入的了解。這樣診斷的病情,多數只知其表,而未知其理。臨床治療用藥,同樣不能起到根治的效果。同時,這樣的妄斷很容易導致某些無關緊要藥品的使用,甚至可能會導致在不知情的情況出現重復用一種藥物的可能。比如,采用突擊的方式使用獸藥,對動物的生長情況不了解導致錯誤的診斷,直接導致獸藥使用超標,出現大量的殘留。此外,部分養殖企業甚至使用一些藥物的殘渣來進行畜禽的喂養,不但帶來畜禽體內的獸藥含量超標,嚴重的甚至引發安全污染問題。
對禽畜疾病的防控,應樹立“防重于治”的理念,做到治病以防為主。養殖管理期間,發現有患病禽畜,務必及時隔離,積極對癥治療,確保動物疫情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控制。臨床用藥期間,做到規范合理,按照要求嚴格用藥,確保適量用藥、對癥用藥、科學用藥。用藥遵循科學化,禁止盲目濫用藥,做到處方化管理。治療用藥,應來自國家認證的合格獸藥,禁止用劣質違禁藥品,以控制藥物殘留。
根源上控制藥物殘留的問題,應重視畜牧養殖的生產管理,大力推廣集約化養殖,提升動物飼喂過程的科學化水平,增強禽畜動物的抗病體質,以減少各類疾病出現的可能。經大量的實踐證實,集約化養殖是目前解決動物養殖疾病問題,提升養殖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集約化養殖要求不斷完善養殖禽畜的檔案,實現養殖管理的有據可依,提升養殖管理的生產水平。集約化養殖同時要求,針對不同的禽畜品種構建系統的養殖管理體系,借助先進的養殖理念指導養殖管理工作的開展。集約化養殖力爭在生產管理環節著手,大大提升養殖管理水平,避免不科學養殖模式,而減少藥物殘留。
控制藥物殘留的問題上,做到規范使用獸藥很關鍵。為此,應加大獸藥使用立法速度,確保用藥的嚴謹、規范、有法可依。國家規定的禁止使用的獸藥,務必要排查及時。確保源頭上,拒絕使用違禁藥品。地方上,加強獸藥生產廠家的監管,減少劣質獸藥的生產。嚴厲懲處違禁獸藥的使用,確保市場買賣獸藥的安全。總之,通過重視市場獸藥監管工作,不斷規范市場使用獸藥,確保畜牧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1] 馮群科,黃玨.獸藥殘留檢測實驗室迎接歐盟檢查的做法與體會[J].中國獸藥雜志,2011,45(7):59-60.
[2] 張錦紅,張錦芳.獸藥殘留危害與檢測特性[J].中國動物保健,2007,(4):58-59.
[3] 何方洋,萬宇平,羅曉琴.2005年獸藥殘留檢測回顧[J].獸醫導刊,2006,(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