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一六四團畜牧獸醫服務中心,新疆塔城 834703)
國內肉羊養殖可選品種種類較多,對地方的適應性各有差別。在選擇育肥品種時,為確保初產羔羊的高成活率,應遴選這樣的品種——地方適應性性強、有較好育肥率、長勢較好。同時,相似或相同的育肥條件下,能繁育出更優秀的個體。
“母肥仔壯”的道路路人皆知,由此,注意加強母羊管理,確保母羊健碩,這樣生產的羔羊才能體質健壯,而且,發育良好。
胎兒小,生長發育需要的營養不大,在夏秋季節,青草繁茂,只要加強放牧,抓好母羊膘情即可;在冬春季節,要補飼優質干草,適當喂給青貯和塊根飼料,不讓母羊飲太冷冰凍的水,以防流產。對于體質較差的母羊,每天要補喂混合料(0.3至0.4kg)。
這時期胎兒發育增重明顯加快,在舍飼條件下,應增加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飼料,如優質干草、豆粕、玉米粉、麥麩、食鹽、胡蘿卜等,每天喂給混合料0.5至0.8kg;產前10~20d周給母羊注射羊三聯四防疫苗,預防羔羊痢疾。出牧收牧時要防止羊群擁擠,且不急趕、不鞭打、不驚嚇母羊群;舍飼的母羊要注意飼養密度,每只母羊占2~2.5m2。
此外,母羊飼喂管理期間,應加強料草管理,確保喂料的營養全價,更禁用霉變劣質的草料。
有研究證實:羔羊成活率隨著體重的增加而顯著提高。比較而言,低體重的羔羊,體溫調節能力、自身抗病能力、環境適應能力等等各方面,都較高體重羔羊要差。為此,選用產肉性能好、長勢健碩的優質父本,與本地母本雜交培育初生相對重的羔羊,是解決羔羊成活率低的關鍵措施。本地常用的波爾山羊、杜泊公羊等與本地母羊雜交,培育的后代品種成活率較高。
冬季繁育羔羊,不得不面臨的問題,草料匱乏,母乳質量差,羔羊體質孱弱,難以抵御冬季嚴寒對機體的侵襲。為此,冬季羔羊成活率低是不可回避的話題。針對這樣的繁育環境,推廣舍飼養羊,就有其現實的必要性。通過舍飼養殖羔羊,能起到保暖御寒的功效,降低季節因素對羔羊成活率的影響。
隨羔羊體重的增加,生長發育速度的加快,自體需要的營養物質不斷增加。此時,單靠放牧,難以滿足生長必需的營養補給。為此,營養不良是影響羔羊成活率的關鍵因素。由此,在此階段,酌情做好補飼措施,增強羔羊抗病體質,降低病害的內侵,就成為提升成活率的關鍵。
此外,剛出生的羔羊,應確保及時補喂初乳。
確保好的接產環境,在生產前期,產羔室要準備妥當。要求:寬敞向陽、高燥保暖、光線充足,舍內通風要好。溫度控制在10℃以上,不要忽高忽低,避免著風感冒。注意勤換墊草,做好消毒管理,用生石灰粉或草木灰,定期消毒,確保清潔衛生干燥。
羔羊產出后,口腔、鼻腔內的黏液,務必及時清理。正常情況下,羔羊的臍帶會自行斷開,涂上碘酊即可,也可在羔羊臍帶下5cm處,用消毒的縫合線或棉線扎緊,將臍帶剪斷,涂上碘酊,讓母羊舔干凈羔羊身上的黏液。及時把羔羊放在保溫箱里,以防受涼。不能讓羔羊直接睡在水泥地面上,防止羔羊受涼引進消化不良。
一般情況下,剛初生的羔羊,都能自行吃食初乳。個別羔羊,體質孱弱,站立不穩,吮吸母乳困難的。建議人工哺乳,注意定時、定量,確保適宜的奶溫。
羔羊出生后10 日齡開始補飼羔羊料,每只補飼50g/日,每周增加50g/日,可刺激羔羊瘤胃發育,滿足羔羊快速生長發育所需營養,消除母羊產后3 周母乳開始下降所導致的羔羊增重緩慢或下降,從而提高2 月齡羔羊斷奶成活率。
在不同生長階段,羔羊發病流行情況,對應做好接種防疫工作。通常情況下,羔羊出生后15~20d時要皮下注射羊快疫、羊腸毒血癥、羊猝疽三聯菌苗或羊梭菌病多聯干粉滅菌苗,30d左右時皮下注射五號病疫苗,40d左右時皮下注射羊痘雞胚弱毒疫苗,50d左右時肌肉注射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氫氧化鋁活苗,60d左右時口腔黏膜內注射口瘡弱毒細胞凍干菌。
羔羊成活率的高低,影響養羊場的經濟效益,關系到今后肉羊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提升羔羊成活率,總結地方羔羊養殖經驗,這幾方面工作必須到位:品種是前提,地方適應性性強、有較好育肥率、長勢較好。
母羊是保障,加強母羊管理,確保母羊健碩,生產健碩的羔羊。
雜交是措施,選用產肉性能好、長勢健碩的優質父本,與本地母本雜交培育初生相對重的羔羊。
舍飼是方法,推廣舍飼養羊,酌情做好補飼措施,增強羔羊抗病體質。
此為,上述工作得到保障后,加強初生羔羊的管理,做好接產管理、注意羔羊哺乳、及時進行補料、搞好防疫接種等等,每個細節都不能有所忽視。
[1] 母文旭,冷少明,冷光敏,等.羔羊成活率低的原因分析[J].湖北畜牧獸醫,2017,38(10):52.
[2] 周群輝.提升羔羊成活率的技術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7,33(7):111.
[3] 林漫亞.羔羊成活率低的原因及應對措施[J].黑龍江動物繁殖,2017,25(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