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松 王培鑫 柳忠濤
(1.山東省棲霞市唐家泊畜牧獸醫工作站,山東棲霞 265315;2.山東省棲霞市觀里畜牧獸醫工作站,山東棲霞 265314)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科技的逐漸進步,獸醫工作人員與養羊專業戶已了解到寄生蟲病癥帶來的危害,并且實施了寄生蟲病的防治作業,譬如:在固定時間進行驅蟲、預防性的驅蟲措施。但是根據近幾年的資料數據分析得知,上述驅蟲方式存在局限性,不能對寄生蟲病實施有效的控制,并且不可以降低寄生蟲帶來的負面影響,隸屬于盲目驅蟲的范圍。具體表現在:在驅蟲之前沒有明確羊是否患有寄生蟲病,感染寄生蟲病的類型,只是片面的參照經驗或者憑空想象,根據羊感染寄生蟲病的種類,到藥店選擇相應的藥物實施驅蟲工作,沒有對驅蟲的后期效果進行系統的觀察與分析。應用這種盲目驅蟲的方式,導致的后果是:羊會不間斷的患上寄生蟲病,甚至出現病癥上升的態勢。
在不同生長階段,感染寄生蟲病的危害差異性顯著。通常情況下,羔羊易感性要強,感染后,生長發育都將受阻。種羊同樣有感染可能,可導致營養不良,影響最終的受胎率和配種概率。妊娠母羊感染,可誘發早產、流產等癥狀。哺乳母羊感染,可導致乳汁分泌不足,影響羔羊的成活率。同時,寄生蟲有侵入羊體生殖系統的可能,對羊只的繁殖能力產生很大影響。
有寄生蟲感染病例中,可誘發羊群批量死亡。比如:羊螨蟲病、羊練蟲病等等,都有感染導致批量死亡的可能。
寄生蟲病的發生,與地方生態環境關系密切。假設當地生態環境中具有寄生蟲卵與幼蟲,會導致羊直接患上寄生蟲病。所以,要消滅生態環境當中引起寄生蟲病癥的因素,直接斷開寄生蟲的傳播路徑,降低寄生蟲病癥出現的概率。
羊寄生蟲病防控早期階段,最好能根據診斷盒系統研究羊寄生蟲病的感染情況,根據實際的檢測結果,以便進一步確定是否要驅蟲,選擇何種藥物驅蟲。在驅蟲后3~5d時間內,做好驅蟲采樣工作,以檢查驅蟲實際效果,以便科學合理的驅除寄生蟲病害,避免盲目驅蟲。同時,選擇合適的驅蟲方法。在此之前,最好能實驗比較那種驅蟲方法更好,那種驅蟲安全性更高,以便確定最終的驅蟲范圍。此外,考慮到妊娠期母羊用藥藥效更持久,除綜合考慮上述因素外,還應考慮二次用藥、藥物殘留等對羊體及未來人體的危害。
防羊寄生蟲病工作,實際要落實到基層養殖戶主。為此,針對羊寄生蟲病的發生,務必針對性搞好宣傳教育工作。介紹羊寄生蟲病的危害、具體傳播方式、合理有效防控方式,以做好群防群治的目的。
注意養殖安全衛生,是防控寄生蟲病的重要措施。在此,
第一,確保飲水安全。水資源被寄生蟲污染,同樣是動物感染的主要因素。比如:較淺、不流動的稻田、水塘等等,都是蟲卵、幼蟲、中間宿主等易繁殖的主要場所。這樣的水源,禁止羊群飲用。最好選擇的飲用水,來自流行的自來水、井水等等。
第二,確保圈舍安全。羊的圈舍應該建在距離池塘、水塘及低洼地非常遠的地方,羊舍內要干凈、整潔,具有充足的光線與通風地,圈養動物的密度要合適,預防出現擁擠的狀況,圈舍與羊活動休憩的地方要保證整潔,經常清理垃圾與糞便,并且進行發酵處理。
第三,確保飼料衛生。在食用被污染料草,同樣有感染寄生蟲病的可能。由此,務必妥善保管料草,避免料草被污染。同時,注意不要在潮濕牧場割挖牧草,或者,牧草保存4~6個月后,再行飼喂,這樣往往加大寄生蟲病感染的概率。
生物控制的含義是利用寄生蟲天敵,靠天然拮抗物防控寄生蟲病。比如:捕食線蟲性真菌,臨床治療胃腸道蟲病。通過生物控制技術的應用,將寄生蟲病的危害控制在臨床能力以下,以降低此病造成的經濟損失。生物技術的應用,能有效保持生態平衡,延長畜牧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對發展綠色畜牧業大有裨益。
養羊生產期間,羊寄生蟲病為常見多發病。此病的發生,嚴重影響羊只的生長、發育、繁殖,甚至威脅到羊體生殖系統的可能,降低羊只繁殖生產能力。個別情況下,有寄生蟲病感染導致羊只批量死亡的情況。
對此,對羊寄生蟲病的防控,時刻不能有所懈怠。
其一,搞好驅蟲宣傳,介紹羊寄生蟲病的危害、具體傳播方式、合理有效防控方式,增強民眾防控意識,以做好群防群治的目的。
其二,改善養殖環境,注意養殖安全衛生,確保飲水安全,確保圈舍安全,確保飼料衛生,以切斷傳染途徑
其三,借助最新科技技術,做好寄生蟲驅除工作。根據診斷盒系統研究羊寄生蟲病的感染情況,根據實際的檢測結果,以便進一步確定是否要驅蟲,選擇何種藥物驅蟲。或者,嘗試用生物防治的措施,以確保驅蟲的科學高效。
[1] 劉慶生,王榮波.羊常見寄生蟲病的診斷與防治[J].山東畜牧獸醫,2014,(1):38.
[2] 王永宏,劉基.羊寄生蟲病的綜合防治措施[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09,11(2):50.
[3] 王艷萍,唐思靜,沈亞安,等.羊常見寄生蟲病種類及防治[J].熱帶農業科學,2013,33(7):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