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漫
(鞍山師范學院音樂學院,遼寧 鞍山 114007)
高等師范教學中,聲樂演唱教學方法正在不斷研究創新,音樂教學重視全方位指導,其是反應生活的重要藝術,針對音樂聲樂演唱教學,需要學生正確理解聲樂演唱的表現,同時將涉及到的內容詳細掌握,這樣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音樂知識修養。聲樂演唱方面教師需要不斷優化教學手段,正確認識聲樂教學,聲樂并不是演唱家獨有的專利,聲樂教育與技能教育之間需要協調劃分,改變過于重視比賽獎項的獲取教學模式,忽略藝術實踐,導致聲樂演唱教學一直止步不前。
對于當前的高等師范教學中,聲樂演唱教學發展迅速,具體從音樂專業對學生進行劃分,主要包含主修聲樂與主修樂器、舞蹈。主修聲樂的學生聲樂基礎相對較好,主修樂器或者舞蹈的學生相對聲樂基礎較差。雖然學生的聲樂演唱能力參差不齊,但是在高等師范聲樂演唱教育大綱上卻是相同的規定,導致學生演唱學習遇到問題,不能得到很好的統一,為教師因材施教帶來困難。
針對當前這種現象,需要教師積極調整聲樂演唱教學模式,對聲樂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尤其是主修聲樂的學生,其對于聲樂演唱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方法,當然在實際演唱中也存在一些不良的習慣[1]。注重維持與保障學生對聲樂學習以及演唱方面的好奇心,幫助學生保持良好的聲樂演唱學習狀態,同時提高學生的聲樂演唱聲音質地。當然還需要針對學生在聲樂演唱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完善,幫助他們克服聲樂演唱中的不良習慣,結合學生具體聲樂演唱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引導學生正確學習聲樂為教育目標,不斷制定合理的引導方案,幫助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正確發生方法,使學生能夠具有層次性的進步。保持學生對聲樂演唱學習的熱情,還需要提高教師對聲樂演唱教學的科學性以及系統性。
高等師范教學中,音樂學習類型中器樂為主修的學生其聲樂演唱基礎相對較差,教師在展開聲樂演唱教學期間,需要重視幫助學生克服對聲樂演唱心理上、生理上的障礙,正面應對器樂主修的學生聲樂演唱學習問題。幫助學生提升對聲樂演唱的自信心,這方面需要為學生灌輸刻苦訓練的精神意識,并且引導學生尋找到正確的聲樂演唱方法,適當的方法幫助其完善嗓音。主修樂器的學生其本身在樂感上非常靈巧,并且耳朵非常好,整體的音樂素質基礎扎實,所以這為教師開展聲樂演唱教學提供了方便[2]。教師幫助學生制定詳細的聲樂演唱學習計劃,同時準確示范聲樂演唱的技巧,提高聲樂作用以及效果,積極將聲樂演唱中的技巧以及調節動作詳細講清楚,為學生的聲樂演唱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必須針對學生在聲樂學習方面的不同,因材施教的展開聲樂教學,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在聲樂演唱學習中的不足,不斷提高聲樂演唱學習自信心,優化聲樂演唱學習方法。
教師掌握好講臺上講解的節奏以及內容,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舞臺等,是聲樂演唱教學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提高學生聲樂演唱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雖然聲樂演唱教學的最終目標并不是培養聲樂演員,但是聲樂演唱卻需要一定的舞臺基礎,掌握演唱技藝的同時,還要敢于在舞臺上演出。對于這方面要求高等師范教學積極增加聲樂演唱教學課程,增加實踐課程課時。聲樂演唱教學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學生聲樂演唱功底深厚,演唱的節奏以及演唱的控制力度等都非常好,整體演唱作品處理完美,但是一旦到臺上演唱,效果便一落千丈,追根究底是實踐課程參與較少,缺少舞臺表演鍛煉的機會,導致學生出現怯場的心理,舞臺能力需要在深入培養。積極開展舞臺教學實踐課程,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舞臺表演,不斷培養學生舞臺表演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提高適應能力,改變學生怯場的表演心理,正確認識自己的聲樂演唱能力。經過不斷的鍛煉以及教學培養,學生的舞臺能力將會得到大幅度提升,為聲樂演唱表演提供更多保障。
聲樂演唱賞析課程的開設,幫助學生了解與接觸更多的聲樂演唱內容。傳統聲樂演唱教學中,單純對外國音樂或者中國音樂進行賞析,但是兩者的結合卻非常少見。其是外國音樂與中國音樂之間存在很多在聲樂演唱技巧,將兩者有效整合起來,為學生構造更完善的聲樂演唱賞析結構,同時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聲樂修養。聲樂作品都是融合多種聲樂元素,聲樂作品賞析中離不開聲樂作品創作作者與創作背景,聲樂作品都代表著創作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感慨,同時也是內心感受的一種宣泄,所以聲樂賞析必須將這些內涵深入賞析講解,把握好聲樂賞析的節奏,了解聲樂作品創作期間的特殊背景以及作者心境,這樣就可以真正把握作品中體現的個性,提高學生聲樂演唱的能力。學校方面需要增加這方面的課程設計安排,盡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賞析機會,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與討論,加深聲樂演唱作品賞析的印象。
綜上所述,高等師范教學聲樂演唱教學不斷創新教學方式,以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調整教學模式,增加實踐課程與賞析課程時間,為學生聲樂演唱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幫助學生更全面、更熟練的掌握聲樂演唱技藝,促進高等師范教學聲樂演唱教學發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