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
(濰坊學院音樂學院,山東 濰坊 261041)
高校的音樂教學中,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因素的影響,教學當中還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這對音樂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就產生了諸多不利影響。面對新的教學改革發展形勢,高校音樂教學的創新就顯得比較緊迫,只有創新發展才能促進音樂教學質量水平提高。
從當前我國高校的音樂教學的現狀能發現,音樂教學的諸多層面需要進行優化。音樂是和人類發展的藝術緊密結合的,是重要的藝術形式,是對人類文明的承載方式,這就使得高校的音樂教學過程中,需要采取優化的教學方式,將音樂教學的重要價值能得以充分的體現,促進學生對音樂教學的重要性認識和理解。主要的教學問題有以下幾個層面:
其一,音樂教學的方法單調化。高校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的單一性問題是比較突出的,教學方法的陳舊是影響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一些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過程中,仍然是采取的傳統教學方式,只注重對學生音樂理論知識的灌輸,沒有注重學生的情感思想的培養,這就造成學生的情感和音樂的知識得不到有機的融合[1]。教學中沒有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鮮明的突出,學生學習處在被動的位置,對于音樂的真正內涵和價值也是不明所以。
其二,音樂教學的內容沒有更新。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發展,音樂教育的內容上就要注重創新,這樣才能讓學生學習到新鮮的音樂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從實際的音樂教學現狀能發現,一些高校的音樂教學內容顯然是比較陳舊的,已經和當前的音樂發展形成不協調的現狀,教學內容的保守就必然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產生抵觸的心理,這對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就有著不利影響。
其三,缺乏科學的課程設置。從大學音樂課程的設置情況能看出,課程設置的不合理的現象比較突出,對音樂課程的安排過程中只是將音樂課程作為選修課,沒有重視提高音樂課程的地位,這就會影響音樂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學生對音樂課程的重視度也會因此受到影響[2]。所以在課程的設置方面就要結合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將音樂課程教學的地位能有效提高。
高校音樂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要充分注重教學措施的優化落實,筆者就此提出幾點優化教學的措施:
第一,注重音樂教學手段的優化。音樂教學的創新就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積極轉變教學思想觀念,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讓學生在音樂知識的學習主動積極性方面充分展現。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要進一步的加強,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通過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將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的課堂上加以運用,為學生開展動態化的音樂教學環境,這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積極性就有著促進作用[3]。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和學生音樂知識學習內容相結合,豐富音樂教學的素材,讓學生能從多媒體的學習途徑基礎上獲得更多的經驗,豐富學生的音樂情感,這對學生進一步的深化學習音樂知識就有著積極作用。
第二,加強音樂教學內容的創新。為提高音樂教學的整體質量,就要充分注重教學內容的創新,讓學生學習最新鮮的音樂內容,這對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也有著促進作用。音樂內容的創新要結合教學的目標,通過教學目標科學制定,選擇音樂新的內容在課堂上呈現,加上新的教學技術應用,這就能將音樂教學的活力加以充分的展現。教學內容的豐富也是比較重要的,當前的網絡資源的應用比較廣泛,老師需要加強自身的網絡資源應用的能力,將音樂教學內容合理的選擇,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
第三,科學設置音樂課程。對于高校音樂教學課程設置不科學的問題,就要針對性的進行解決,將音樂課程合理化的安排。高校的領導層也要加強對音樂教育重要性的重視度,加大音樂教育重要性的宣傳,將引領的作用得以發揮[4]。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課程的安排上,能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緊密的結合起來,保障課程的設置和學生的音樂知識學習需求相結合,將音樂知識通過多元化的途徑加以傳輸,這樣才能促進音樂教學的整體質量。
綜上所述,我國當前高校音樂教學當中還存在著諸多教學問題,這就需求從多方面加強重視,針對性的解決實際教學問題,保障學生的音樂知識學習的效率和質量有效提高。只有從這些基礎上得到加強,才能真正促進音樂教學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