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肖仙
(大同大學渾源師范分校,山西 大同 037400)
在學生學習鋼琴的過程中,鋼琴的情感教育是重中之重,這是觀察和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的態度和理解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教育要形成正確的情感方向,使得學生與音樂本身引發共鳴,促使學生對音樂達到更好的理解水平和表現水平。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展現情感教育所發揮的功能。
情感教育對于鋼琴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它不僅關系到學生對于鋼琴的學習效率和質量,也為學生日后演奏的表達水平產生重要影響。對于鋼琴的學習大致從四個方面展開:首先是學生的自我主動性學習,對于鋼琴的情感熏陶,減少在教育過程中的枯燥與乏味;其次是在學生演奏和表演時增強他們的自我調節能力,提高對于音樂的理解;第三,學生對于音樂的正確認知水平也是很重要的;最后是音樂本身的感染力對于學生的影響。以上四點最為重要的便是學生對于鋼琴情感的培養。這是學習鋼琴的起始點,關乎著學生的興趣持久力和學習積極性。
縱觀各個鋼琴教學的宗旨,基本上可以概述為“聲音傳遞感情,情感育人”,藝術的高度是無法估量的,它遠遠高于人們的生活,是神圣的。但音樂也是源自于生活,從生活中體會酸甜苦辣,然后在音樂上表達出來的過程。而音樂作品的質量則取決于個人對于生活的理解程度不同。學生在演奏鋼琴時,每個人的效果是不一樣的,這主要是因為每個學生內心的情感是不同的,對于音樂的理解也是不同的,這關乎到作品的意境表現與質量。綜上所述,情感是音樂和鋼琴本身的靈魂所在,一個沒有情感投入的音樂是不完整的,沒有活力和生命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著重對學生進行情感塑造,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去感受鋼琴、欣賞音樂,帶著情感的欣賞所展現出來的水平是不同的,要讓學生理解音樂本身的精髓和靈魂,以達到整體提高演奏水準的目的。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卡農》這一由帕赫貝爾所創作的名曲時,除了說明基本的演奏技巧和演奏過程中應該注意的點之外,還要將這首音樂的全部展現給學生。這其中包括音樂的創作背景,作者的感情融入,使學生充分體會這首曲子的奧妙之處。學生從音符中體會到帕赫貝爾的懷念親人的迫切情感,這樣演奏出來的曲子是具有高山流水之音的效果的。
學生學習鋼琴的過程中,作為老師而言,要不斷加大力度在其的情感塑造上,這對于學生更好的掌握演奏技巧和掌握作品的獨有情感是具有指導意義的,他不斷督促和推動著學生更好的理解和表達作品,不斷激發學生對于學習鋼琴的的興趣。當然教師不能一昧的而又盲目的引導學生進行情感培養,還要因人而異、注意把握好學生個人的優點與劣勢,在他們演奏鋼琴的優秀進步上給予充分的贊揚,借此來增強學生學習鋼琴的興趣和欲望。對他們來說,演奏鋼琴的成功與喜悅是非常重要的,在對學生學習鋼琴的情感培養過程中,要不斷塑造學生對于音樂和鋼琴正確的認知力,讓學生把學習鋼琴作為一件身心愉悅的事情,而不是一種負擔,以此來激發學生內心對于學習鋼琴的無限能力。
除了上述幾點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還體現在一下幾點:首先,情感教育可以促使學生激發大腦潛在的創新創作能力。創新對于鋼琴的學習是很重要的,創新也時刻推動著社會的整體進步,在鋼琴的學習過程中,情感的塑造不僅影響著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可以促進學生對于藝術的全面表達和闡述。只有在鋼琴的學習過程中為學生塑造正確的情感素養,才能使學生更好、更高質量的演奏鋼琴。同時,情感的培養與塑造也可以影響著學生健康發展的人格;除此之外,情感的培養也能夠使日常的課堂氣氛與教育氛圍顯得輕松愜意,為學生發揮充分的思維條件提供了條件。
據著名鋼琴家所闡述,演奏鋼琴時人要用三個地方呼吸,分別為嘴巴、臂膀以及手腕。這三個地方呼吸在有些人看來是不可能完成的,然而真正的呼吸并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嘴呼吸是與情感的抒發同時進行的,此時呼吸是更好的把握作品的長音、尾音的重要途徑。在這種空氣一進一出的過程中,演奏家的手腕和手臂會跟著不自覺的起伏,即為上文所述的呼吸。這種演奏技巧是學生在掌握技巧后另一層面的情感表達。這種情感是表現在肢體上的,通過肢體語言來深刻體會作品的情感因素,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以此來充分體驗鋼琴演奏時的情感。而在鋼琴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教育,并不是演奏者將自己的個人情感融入到曲子中,而是在充分體驗和了解作者的創作感情和背景下的感情的共鳴,感情的襯托,技巧的烘托,使自己可以到達一個與作者相似的情感空間。在此基礎上,學生對于鋼琴的學習可以更深入,更全面。
鋼琴教學過程中情感的培養,不僅需要老師的正確指點和引導,還需要正確的教材加以輔助。教師應當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和他們心理特點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情感培養方法,確定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在選擇優秀作品方面,可以選擇一些名人優良的作品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選擇不同的段落和篇章。如世人所熟知的鋼琴曲《離別》、《夢中的婚禮》等佳作;也可以選擇著名的鋼琴演奏家肖邦等,通過這些真實的事件激發學生的興趣;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選擇多種風格的作品讓學生演繹,不能僅僅局限于一種,例如圓舞曲、進行曲等。這種廣泛和多方位的作品熏陶,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感知鋼琴的魅力,深刻體會鋼琴曲所蘊含的情感元素。其次,教師設置新的情景教學方法。在鋼琴學習的情感培養過程中,要想使得學生始終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和狀態,教師不能僅僅拘泥于某一種方法,還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和學習狀況,設計一些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使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學習更為密切、更為自然,這種和諧的學習狀態,可以促使學生積極學習鋼琴技巧,體會情感滲入,從而到達標準的教學計劃。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情感教學與技能培訓相結合。鋼琴的學習是一個技能與藝術相結合的科目,它包含著學生對于鋼琴的技巧把握以及情感理解等方面。在平常的教學進程中,教師應當不斷學習新穎的理論知識,強化鞏固自己,但單純的依靠理論知識教育是遠遠達不到學生熟練掌握鋼琴的目的。對于學生來說,掌握技巧是演奏好鋼琴曲的第一步,但是技術的熟練始終是為了演奏好鋼琴這一門藝術而準備的。因此情感的塑造與培養在此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將理論知識與情感教育有機結合,使得學生在熟練掌握技巧上與作者的作品產生極強的共鳴感,從而達到深刻理解作品的目的和意義。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加以適當的理論教學,情感的熏陶與培養,使得學生深刻認識到情感培養在鋼琴學習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師也應熟知情感培養在鋼琴教學中的功能與應用。從以上兩個層次鞏固和發展鋼琴教學,為學生營造一個優良的學習氛圍,從而取得良好的成績。
鋼琴的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技術的傳授,還在于通曉樂理、熟知作者和作品所透出的情感和含義,體會到音樂藝術的靈魂與內在。教師將精力多注重在學生的情感培養與理論知識相結合方面,達到技術與情感的融合與迸發,從而獲得較高的鋼琴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趙颯爽.論鋼琴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2012,6(2)
[2]代洪輝.鋼琴教學與情感教育[J].四川戲劇.20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