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敏
(晉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山西 晉中 030600)
在歌唱的時候,歌唱家們的呼吸方式也與我們平時的呼吸方式有所不同,這種不同體現在發力部位、呼吸節奏等等多個方面,目前在世界上最流行的科學呼吸方式是胸腹式聯合呼吸法,演唱者們利用胸肋肌肉、腰腹肌肉以及橫膈膜等部位實現對氣息的控制,教師在進行聲樂教學的時候應當大力推廣科學呼吸方式的訓練,讓學生們能夠更好地完成演唱,為聽眾們帶來更完美的聽覺體驗。接下來,筆者將從三個方面簡單介紹在聲樂訓練中如何科學地進行呼吸技巧訓練。
歌唱呼吸方法的教學與歌唱技巧的教學有著很大的不同,相比于演唱技巧完善的教學方式,呼吸方式的教學是比較抽象而困難的。學生們的曾今呼吸習慣對于教師的教學也有一定程度的阻礙,由于學生們在過去的歌唱中已經養成了固定的呼吸習慣,教師在為學生們傳授全新的呼吸方法的時候,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也會切換到自己所熟悉的呼吸方式上進行演唱,因此,教師在就教學的時候應當注意循序漸進,注重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為學生們起到充分的啟蒙作用,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養成科學的呼吸習慣和姿勢,進而在歌唱的時候很自然地就通過科學的呼吸方法進行演唱,提升自身氣息平穩性。
首先,教師可以從學生的歌唱姿勢開始培養,正確的歌唱方法對于歌唱者們的呼吸有著很大的影響,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當讓學生們注意站姿,在演唱的過程中保持站姿挺拔,兩腿比值,應當呈現前后分開的姿態,用一種比較平淡的深情進行演唱,雙眼目視前方,保持肌肉松弛。在幫助學生們矯正呼吸方法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從腹式呼吸法開始練習,讓學生們先習慣于從腰腹用力的換氣方法,并讓學生們在有一定的氣息支撐以后,在教導學生們學習比較高級的胸腹式聯合呼吸法,從而逐漸掌握最科學的呼吸方法。
教師在教導學生們胸腹式聯合呼吸法的時候,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注重學生換氣技巧的培養,教師在為學生們進行換氣技巧教學的時候,需要從學生們的性格特點入手,依照學生們的個性制定多種多樣的呼吸技巧練習活動,讓學生們在豐富多樣的換氣練習中感受到樂趣,進而積極主動地按照教師所教授的方式進行換氣技巧的練習,現如今比較主要的主要的集中呼吸方式有鎖骨式呼吸、胸式呼吸、腹式呼吸等等多種,教師為了讓學生們深入體會換氣技巧,就需要將以上的多種呼吸方式結合在一起,進而引導學生們在歌唱的時候同時運用多個部位完成呼吸和換氣,讓學生們的聲帶得到最好的保護。
教師在讓學生們深入感受換氣技巧的時候,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平躺下來,然后在學生們的腹部放置一些物體,比如書本,讓學生們按照教師所教導的方法進行呼吸,通過學生們腹部所方式的書本等物體,學生們能夠十分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在呼吸的過程中腹部肌肉和兩肋之間的變化,從而讓學生們記住腹部肌肉與兩肋之間的聯動關系,在演唱的時候也能記住這種感覺。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們采用半坐的姿勢來進行呼吸方的感受,當學生們采用半坐姿勢的時候,肋骨周圍的肌肉以及橫膈膜會處于緊繃狀態,對于學生們感受呼吸肌的動作有著比較大的益處。
教師教導學生們學習呼吸方法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們能夠在唱歌的時候具有更加平穩的氣息,在唱一些節奏比較快或者是高音歌曲的時候能夠迅速完成換氣,避免出現氣緊的情況。因此,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學生換氣習慣的培養,通過呼吸訓練來為學生們建立起相應的演唱呼吸反射。
比如,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們利用打“嘟”的方式進行換氣練習,在反復吸氣與吐氣中進行換氣練習,讓學生們在練習的時候緊閉嘴唇,用吐氣的方式發出“嘟”的聲音,讓學生們找到丹田氣息對抗的狀態。如果學生們在最開始不能夠找到要領,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首先從吹蠟燭開始練習,讓學生們盡量在吸一口氣以后均勻、緩慢的吐氣來吹滅蠟燭,當學生們能夠均勻地堅持三十秒時長以后,基本上已經能夠掌握換氣技巧,而且在經過了長時間的練習以后,學生們已經養成了相應的呼吸習慣,在演唱的時候也會很自然地采用最科學的換氣方式。
總而言之,在現如今的藝術類院校歌唱類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們應當重視對學生呼吸方法的培養,向學生們傳授演唱中的換氣經驗,通過豐富的活動來引入呼吸放教學,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進而積極投入到呼吸方法鍛煉中,將其變成學生們的一種條件反射,引導學生們養成良好的呼吸習慣,讓學生們能夠熟練掌握呼吸技巧,并在實際演唱中靈活運用科學的呼吸方法,完成演唱表演,優化歌唱表演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婉.談歌唱的換氣[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5,04:104.
[2]鄒本初.歌唱學(沈湘歌唱學體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