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威
企業甲方經常在公關公司乙方提案中看到“引爆”這個詞,提案說我們決定在哪月哪周預熱,哪周哪月引爆。甲方將信將疑,真的能引爆嗎?最后乙方拿回來的數字都是大爆炸,不創造兩個億的流量關注,都不好意思拿出來說。
最近為幾個公關大獎做評委,看到好多優秀的營銷和公關案例,但是評委會在選擇那個最高獎,有的叫全場大獎,都糾結不已,根本原因是,優秀的案例缺少一個核心亮點。
其實,差不多每個得金獎的項目都“引爆”了,一個產品上市活動,要一輪廣告預熱,一個盛大的發布會,一群名人大V的參與轉發,傳統媒體集中報道,自媒體大號批量軟文,程序化廣告繼續投放,一個戰役下來,所有流量加起來,幾個億怎么也有了。
可是,大流量的戰役,總感覺缺一點什么。正是因為缺少那個核心點,很多戰役不得不靠項目的堆砌。一個大號不夠,我買一百個號總夠了吧;一個活動不夠,十個活動總能引起動靜吧。
11月24日,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舉辦“第十三屆中國最佳公共關系案例大獎”頒獎典禮,在金獎基礎上又獲得評委會“榮譽大獎”的OCT華僑城鳳凰花嘉年華案例,評委們認為創意豐富,對城市“人與自然”的形象詮釋引領時代。
這個案例是OCT華僑城的一個品牌推廣項目,他們與“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合作,國際藝術家創作互動藝術裝置,與演講機構“一席”合作“自然、城市、生活”劇場式演講,藝術家戶外“環境戲劇”表演,“自然市集”消費者參與,舉辦攝影大賽,美國學者帶領的發現城市的“種子游學”,整個項目創造了上萬名消費者的直接參與,百萬級的傳播量,從策劃到實施都體現了企業和活動公司優秀的執行力。
可是我們終歸有個遺憾:這樣多層次、多角度、多形式的活動,引發了公眾哪些自發的討論。查來查去,媒體的報道基本都是對各種活動的報道。
我們想到公關影響力的核心:議題設置。
什么樣的議題能夠引起公眾的討論,媒體的關注,自發的轉發?每個公關人和創意公司,每天都在絞盡腦汁地琢磨。
“逃離北上廣”觸及了都市年輕人心中柔軟的地方,所以成功了;同一個公司做的“地鐵丟書”事件營銷,就沒有前者獲得的影響力大。
今年在戛納創意節上橫掃玻璃獅、公關獅和戶外獅三項全場大獎的“無畏的女孩”,是麥肯紐約為一家叫做道富環球投資管理公司做的一個創意。起初就是當一個公益項目,反映女性高管在企業相對缺失,女性職場發展需要更多支持這樣的議題。
這個小女孩的銅像被放在了華爾街地標—華爾街公牛的雕像面前,一個挺胸揚頭,信心滿滿的無畏女孩,向強大的代表財富的公牛表示挑戰和蔑視,這個創意迅速引起美國媒體和公眾,及全世界社交媒體的熱議,人們到這個小女孩銅像面前,擺出昂首叉腰的動作拍照,發朋友圈;主流電視臺的主持人興奮地議論這個超棒的女孩。
確實是很棒的創意,但創意的核心是將議題設置形象化,賦予社交媒體意義。
記得2017年1月21日,美國華盛頓、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等多地,上百萬名民眾參加“女性游行”(Womens March)抗議特朗普就職總統。女性權利,社會公平,從美國大選之后就成為公眾議題,而創意、公關,“無畏的女孩”引爆了這個議題。
每個公關人都希望“引爆”,優秀案例往往就是差一個引爆,但是引爆又是可遇不可求,這是公關的難題,也是公關的魅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