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魂
【摘 要】本文分析當前高中化學課堂學生參與教學的現狀,提出有效提升高中化學課堂學生參與度的三種策略,為推動高中化學教學改革與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 課堂參與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1B-0010-02
當前,在新課標的指導下,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已步入教育改革實驗階段,并且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從調查情況來看,在當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中,由于受到種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力度不足,從而影響課堂教學氛圍,使得課堂教學效果達不到理想狀態。因此,教師有必要研究如何提升高中化學課堂學生參與度問題,以促進高中化學整體教學質量更上一層。
一、當前高中化學課堂學生參與現狀分析
所謂的課堂參與度,就是指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在以學生為本的基礎上,通過創新教學手法,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促進課堂教學多重學習目標達成。通常來說,高中化學課堂參與度包含教學的多個層面,例如行為、認知和情感參與等。關于其評定維度的界定見表 1 。
(一)高中化學課堂學生參與度調查
高中化學課堂參與度主要受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即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本文選擇本校高一年級的兩個平行班的 156 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兩個班均由同一位任課教師教授化學課程。本次調查所用的調查表內容,分為行為、認知和情感三個項目,其中,行為項目設置了 11 個問題,認知項目設置了 13 個問題,情感項目設置了 18 個問題。通過模型驗證調查問卷可知,擬合指數比較高,表明問卷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調查問卷發放后,由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自主進行回答。共發放問卷 156 份,回收問卷 156 份,問卷質量均符合要求,有效率 100%。問卷題目的計分方式均采用四點方式進行。高中化學課堂參與度影響因素及調查指標見表 2 所示。所有調查所得數據資料,均采用SPSS20.0 進行分析。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調查結果具體如下:
第一,課堂參與度中的情感參與總得分為 3.58 分(滿分為5 分),是最高分,分數越高表明情感參與越高;成就感平均分也比較高,而且,其標準差也最大,此結果表明課堂參與能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學業滿足感。焦慮感的平均分最低,但其標準差偏高,說明高中生普遍存在焦慮感;且焦慮水平比較高;依賴性項目未達到一般水平,不過,從其標準差來看,結果也是偏高的,此數據表明,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不夠高,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狀態,教與學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第二,學生在參與課堂教學的性別上,男生女生的差異比較小。不過,在厭倦感項目上,女生要高于男生,這主要是因為女生心理與情感比較細膩,與男生相比,更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和內心情緒的影響。相對來說,男生理性思維更強,對問題解決思路更重視,不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
第三,在學業水平差異方面,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行為參與對高中生學業水平影響較大。學優生更專心學習,專心程度優于學中生和學困生。在鉆研情況方面,學優生和學中生優于學困生。在時間投入方面,學生之間的差異較小,說明各層次學生投入的時間基本相近。結合問卷設置及課后訪談,可能是學生未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第四,高中生課堂參與度的影響因素方面,經過多元回歸分析,在諸多因素中,教師的激勵和認可最為關鍵。其次教師的教學風格、方式及教學設計也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此外,學校教學資源也會影響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二、促進高中化學學生課堂參與度提升的策略
(一)以正面教育方式開展教學,提升學生參與的主觀能動性
正面教育一般是指用鼓勵、認可等手段來引導學生正確、高效地學習化學的教育。善于發現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的優點,并對其多加鼓勵和表揚,學生就會變得更加積極主動,進而主動參與化學教學。例如,學生對共價鍵部分的內容,往往會存在認知不到位的問題,出錯率比較高。為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在學習該部分內容時,教師要多從正面進行教育和引導,以幫助學生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
(二)創新化學教學策略與手法,促進學生認知參與意識
素質教育與新課標強調教學要有創新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高中化學教師要在深入了解學情的基礎上,不斷轉變教學理念,創新和優化化學教學策略與手法,激發學生以發散思維進行知識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確保認知參與順利、高效、高質地進行。
以 H2O2 的分解為例,在做“化學反應速率”中的實驗時,原實驗是在兩支試管中等量裝入 2 ml 的 5% 的 H2O2 溶液,并分別加入 1-2 滴 FeCl3,然后一支放入 5°冷水中,其產生氣泡的速率比較慢;另一支放入 40°溫水中,其產生氣泡的速率比較快,經檢驗產生氣泡的氣體為 O2。由此得出結論:T↑,v↑;T↓,v↓,進而得出推論,即可采用調控溫度控制化學反應速率。為切實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實現自主探究解決問題,并完成核心知識構建,教師可對實驗進行改進,分別取 5% 與 15% 的 H2O2 溶液 2 ml,放于兩支試管中,觀察分解速率,可得出原實驗中的結論 1 。如果嘗試將其中 15% 的用于加熱,可得出結論 2 ;如果將另一支 5% 的加入 MnO2,則可得出結論 3。改進后的實驗,較大地提高學生參與的興趣與意識。
(三)實施差異化分層教學,完善學生課堂情感體驗
每個學生個體都具有差異性,教師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分層教學,并加強對學中生和學困生的關注,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課堂參與機會,從而完善課堂情感體驗,實現全體學生共同發展進步。以酸性氧化物和堿性氧化物學習為例,這兩個概念在初中化學中沒出現過,但在高中高頻率出現,學生初次學習容易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要根據學習的具體情況,分層次厘清兩個概念與酸堿鹽的分類,分解反應、化合反應、復分解反應與氧化還原反應之間的關系,以及溶解度、溶液的濃度之間的換算,物質的除雜,尾氣的回收等,只有確保各個層級的學生都能理解相關知識點,才能使全體學生以積極的心態順利學好高中化學。
綜上所述,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占據主體地位,教師只是引導者,因此,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要以學生為本,積極探究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的方法,以增強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觀能動性,促進課堂教學效果最優化。
【參考文獻】
[1]楊慧君.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J].才智,2015(36)
[2]羅 晶.高中化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5(1)
[3]葉雄輝.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J].赤子(中旬),2013(10)
(責編 盧建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