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姬
【摘 要】本文將高中英語綜合能力培養與核心素養培養從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文化意識四個層面上進行對比,并在此基礎上探討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法:增加語言材料輸入、創設仿真語言情境、強調語言文化功用。
【關鍵詞】高中英語 綜合能力 核心素養 轉變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1B-0036-02
英語是高中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英語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可以掌握世界通用的交流工具,了解世界的優秀文化,對學生非常有意義。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重視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最近幾年,由于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師的注意力又集中到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英語綜合能力和英語核心素養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許多教師搞不清兩者之間的區別,認為核心素養等同于綜合能力,導致高中英語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足,本文將就此進行探討。
一、英語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的對比
(一)語言技能的對比。英語語言技能是指“讀、說、聽、寫”等基本技能。“讀”是綜合能力中的基本能力,其在高考中所占比重很大,因而得到普遍的重視。英語綜合能力中的“讀”是指能夠讀懂文章意思。而在核心素養中除了要讀懂英語文章的意思,還要求能夠從文章中體會出作者的感情,通過閱讀獲得情感的熏陶。“說”在綜合能力中指能夠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而核心素養中的“說”除了要表達自己的想法,還要求能夠通過語氣的變化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感染別人。“聽”在綜合能力中指能夠聽懂別人的英語表達,而在核心素養中不僅僅要聽懂別人的話,還要求能夠從別人的語氣中感受到別人的情感和態度。“寫”在綜合能力中指能夠用文字表達自己的觀點,而在核心能力中還要求“寫”能夠充分運用準確的單詞和長短句等表達自己的感情。可見,對于語言能力的要求,綜合能力培養只要求學生能夠利用英語作基本交流,而核心能力培養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重視英語的實用性,從母語使用者的角度對學生提出了要求。
(二)語言知識的對比。語言知識是指單詞讀音、詞匯拼寫、語法知識、句式結構、語篇知識等。綜合能力的培養對語言知識的每一方面都做了要求,要求學生掌握較強的語言基礎知識,在應用中不出現語言知識的錯誤。比如,對于單詞的讀音和拼寫,在綜合能力培養上要求學生能夠正確地進行拼讀,能夠在閱讀中迅速辨識單詞的意思。在核心素養方面,對語言知識的要求不是非常嚴格,但是十分重視語言知識的基礎。核心素養培養層面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拼讀,能夠體會到文章中該單詞的意義和如此表達的作用。可見,在英語綜合能力培養上,高中英語教學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語言知識,根本原因是針對考試的需求;而在核心素養的培養上,更加重視語言知識的實用性,不強調對語言知識進行精細化分析,但是對于正確的表達方式非常重視。
(三)情感態度的對比。情感和態度包含多方面的內容。情感是人在心理上的一種狀態,比如喜悅、興奮、憤怒等。態度是指人對自身和事物的看法,比如樂觀、自信、投入等。高中英語綜合能力一直很少涉及情感和態度的培養。以往的英語教學認為學生會聽說和讀寫就是學好了英語。對學生在英語學習的認同感上并不重視。許多學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才認真學習英語。他們對英語的興趣并不濃厚,而且對英語的巨大價值也不清楚。所以,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并沒有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情感上的認同。英語核心素養培養將學生當成一個完整的、有情感的人來看待,重視學生全方位的發展,不僅僅局限于學到英語知識、形成英語技能,還將學生對學習英語的感受放到一定的層面上。核心素養培養要求學生不僅會學習英語,還要喜愛學習英語。可見,核心素養培養在高中英語學習上是以學生持續發展為主要目標的。
(四)文化意識的對比。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英語承載著英語國家的各種文化。所以,學習英語不去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的各種文化傳統,是學不到可理解的英語的。綜合能力培養雖然要求學生能夠學會實用的、可理解的英語,但是對英語文化的教學沒有提出具體的要求。所以,導致許多教師在教學時,片面地針對題目,而不顧實用的文化教學。許多中國式的英語便是在這種環境下形成的。核心素養培養非常看重英語文化,將英語文化當成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見,核心素養培養將英語當成一種語言進行教學,而不是一種技能,回歸了英語教學的本質。
二、從綜合能力培養向核心素養培養轉變的方法
從上述對比可知,英語綜合能力培養重視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核心素養培養重視語言建構,要比綜合能力培養更加適應對學生終身發展的要求。下面探討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增加語言材料輸入。根據克拉申的語言輸入理論,語言學習者只有獲得足夠量的、可理解的材料輸入,才能強化語言的掌握程度,減少語言的磨蝕。高中英語教學要支撐學生的終身發展,必須減少語言磨蝕,讓學生形成語言素質。所以,要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首先要改變傳統教學中以解題為重心的教學方式。在實際教學中,加強英語材料的輸入。選擇的英語材料應該是可理解的、詞匯重復的。可理解要求材料的難度和學生的知識水平相近,詞匯量稍微超過一點即可。詞匯重復是指材料中的重點詞匯有一定的重復率,能讓學生在重復中掌握。比如,進行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 1 Unit 4 Earthquakes 教學時,筆者安排專門的時間讓學生閱讀了文章《Earthquake disasters prevention and self rescue》,這篇文章介紹了在地震災害中如何進行自救的知識。學生在閱讀該英語文章時,強化了本單元所學到的知識,并獲得了更多的和地震有關的知識。增加材料的輸入量,容易讓英語知識融入學生的知識體系中。
(二)創設仿真語言情境。學習語言需要有真實的語言環境,但是,我國高中英語教學中普遍缺乏真實的語言環境。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依靠教師創設仿真的情境,讓學生在仿真環境中學習。創設仿真環境的方法很多,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表演進行仿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仿真等。比如,進行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 3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單元教學的過程中,筆者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對話。2 名學生一組,2 名學生分別扮演來自不同國家的人,2 個人相互介紹各自國家的節日風俗習慣。在仿真環境中,學生有強烈的代入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很高。在仿真的環境中學習英語,學生能夠不斷體會各種英語知識的使用方法,對英語知識逐漸體會并建構體系。
(三)強調語言文化功用。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對學生英語文化教學做得不夠。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必須加強英語文化教學。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課文,介紹各種英語文化,逐步對學生熏陶,使學生掌握全面的英語文化知識。比如,進行人教版必修 4 Unit 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 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介紹不同的喜劇明星來展示英語國家的幽默方式,可以介紹的喜劇明星有 Charlie Chaplin、Rowan Atkinson等。教師可以播放這兩位喜劇明星主演的電影片段,邊播放影片片段,邊講解。通過對這兩位喜劇明星的介紹,讓學生了解美式幽默和英式幽默的共性及區別。英語文化的長期滲入教學,對學生掌握可理解的英語大有幫助。
綜上所述,從綜合能力培養到核心素養培養的轉變是新課程改革深入的必然結果。高中英語教師應該認真梳理清楚兩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在教學中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 薔.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新挑戰[J].英語教師,2015(16)
[2]靳 青.小議高中英語核心素養之批判性思維素養培養[J].教育,2017(2)
[3]鄭 易.淺談高中英語核心素養培養途徑——以人教版M1 U4 Earthquakes閱讀課為例[J].校園英語,2016(12)
(責編 羅汝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