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在2016年年底,一個愛藝術、爰讀書、愛旅行的優秀女孩——武詠儀,被稱為世界上最難考進的研究型“土豪”大學——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分校以超過200萬人民幣的全額獎學金錄取。每個人都不會隨隨便便成功,這個出類拔萃的孩子正因為她從小養成的多方面的良好習慣成就了她。一起來聽聽她的媽媽劉彤講述的女兒的成長故事吧。
所謂習慣,不是生來就會,而是后天在父母和社會的教育下逐漸養成的,有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工作習慣等。作為父母,無不希望孩子能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很慶幸女兒在這方面的確讓我們省心不少。
放學后先寫作業
女兒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養成了一個習慣:放學第一件事是先寫作業。這還真是得益于我們自己帶孩子。因為學校離家近,女兒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自己上下學。不過一二年級的時候,我們接送了兩年,因為從家到學校要過一條馬路,考慮孩子還是太小。一二年級正是孩子剛剛入學,白紙一張,一切都是初始。這里要感謝北京燈市口小學,那時在放學后,如果家長不能及時來接孩子,可以交給學校的托管班,有專門老師帶管。我們每天得到晚上六點才能去接女兒,所以女兒上了兩年的托管班。她在托管班都做什么呢?首要任務就是寫作業呀!寫完作業才可以看課外書或玩游戲。每次我們去接女兒時,她的家庭作業已經早早就完成了。這種習慣一旦形成,即使后來不上托管班了,女兒自己到家也是先寫作業,以至于有時飯做好了,我們得等到她寫完了才能吃飯。在國際高中時,外教布置的作業一般會規定完成期限,比如一周,每次女兒都是盡早完成,絕不會拖到最后一刻。
盡早完成作業對孩子的性格養成和高效做事也有幫助。因為心情放松了,所以可以愉快而專注地去做其他事情;而如果心里頭還有個作業的負擔,便容易急躁,做其他事情也不會完全投入。
和閱讀做親密的伙伴.堅持做閱讀筆記
喜歡閱讀是女兒一直以來的習慣。在燈市口小學讀五年級時,班主任劉惟老師曾讓我去給家長和學生講一講怎樣培養孩子好的閱讀習慣,當時我專門寫了一篇《女兒就這樣愛上了閱讀》的文章,其中,我總結了這樣一些經驗:
興趣入手,像楊紅櫻、鄭淵潔、曹文軒的少兒小說,孩子們都挺愛看的;
循序漸進,由淺顯到有一定深度,不要一開始就啃大部頭的書;
營造閱讀氛圍,家里處處都擺上書,桌上、沙發邊、床頭,讓他們隨手能拿到書,如果家長有時間,最好也每天閱讀,現在提倡親子閱讀;
選好書目,給孩子選的書應是世界兒童文學經典作品,可參考教育部規定的小學生必讀書目。
通過孩子兩三年的閱讀,我發現,不僅孩子的口語表達和寫作有提高,而且更懂事了。
女兒小學時,我們經常一起制作親子閱讀卡,就是家長和孩子共讀一本書,然后各自寫下心得。
初中時女兒開始涉獵英文原版書,也是從感興趣的青少年小說入手,比如Hunger Games(《饑餓游戲》)系列。高中開設英美文學課,開始閱讀英文名著,像《羅密歐與朱麗葉》《人鼠之間》等。喜歡上藝術史后,又開始對歷史、哲學、宗教類的原版書感興趣;還迷上看BBC的相關紀錄片。
女兒一直有著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開始是在書上勾勾畫畫做標記,逐步養成了寫讀書筆記。她的讀書筆記分兩種,高中以前更多的是摘抄。讀高中后,她喜歡整理從書中學到的知識以及記錄讀后的感悟。雖說已經進入電子時代,但女兒還是喜歡買精致而有特色的筆記本,專門做筆記用,她說將來去大學,衣服可以少帶,但是這些筆記本一定要帶著。
其他學習好習慣
讓女兒總結她在學習上的好習慣,她說的第一點便是重視課堂和學會做筆記。小學和初中階段,老師會有更多的引領,只要跟著學校的步驟,完成老師規定的各項任務,成績一般不會差。像數理化,女兒說,大量的做題都做出感覺了,看到題便能迅速想出解題模式。進入國際高中后,她更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課堂上啟發式教學和課后的小論文作業提升了自主學習能力。女兒特意強調一點,一定要做好課堂筆記。她跟同學曾探討過這個問題,大家有一個共同感受,如果課堂上一味地認真做筆記,會影響聽課效率。所以最好的方式是,準備兩個筆記本,一個課堂用,一個課后整理用。課堂本不必寫得很工整很系統,主要目的是把老師講的要點先記下來,可以使用一些自己明白的記錄符號;課后,綜合課堂速記以及課本和相關資料,整理成一份自己獨有的學習筆記,系統而簡要,類似“思維導圖”,方便記憶和靈活使用。每一門學科都應該有一份屬于自己的學習筆記。
不只學科筆記,平時的各種學習都可以使用這種方法。女兒曾閱讀《蘇菲的世界》,這本書表面看是一本小說,其實是一本哲學書,介紹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會有很多哲學家的名字以及他們的思想和出現的歷史背景。女兒準備一個本,按照思維導圖的方式,由一個點聯系到另一個點,把書的內容整理到筆記中。后來因為備考就先擱下了,過了6個月準備接著讀。這一次她只需要把之前的筆記本翻一翻,便立刻回憶起了內容,順暢地繼續讀下去。
學會了做學習筆記,也就學會了自主學習,做筆記培養的是學習能力。所以無論遇到什么樣的考試,女兒都可以做到心中有數,應付自如。
女兒總結學習好習慣的第二點是重視錯題。小學時老師會讓每人備個錯題本,專門整理平時作業和考試時的錯題,每道題要弄明白錯的原因,而不只是知道正確答案,這樣再遇到同類題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后來她就養成了這個習慣,學會總結錯題。她備考SAT時,這一點特別重要。SAT閱讀是公認的難點,有時刷了大量的題,成績卻還沒有突破,問題就在于沒有學會總結。閱讀的文章可以千變萬化,而十幾種題型是不變的,所以平時練習時一定要搞懂錯題的原因,進而了解一類題的解題方法和技巧。
每一位學生都會有自己獨有的行之有效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有時只是難在堅持。堅持的前提是強勁的目標和動力,所以,找到那個能讓你賦予激情和愿意為之全力投入的目標,一個人只要擁有特別強烈的信念,爆發力是無法想象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