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金鳳
【摘 要】本文論述基于學習軟件的藥物分析移動教學模式,提出以學習通軟件為軟硬件環境,以藥物分析課件、案例、習題、微視頻等藥物分析典型教學資源為載體,探索構建基于學習軟件的藥物分析移動學習模式,使得學生除了在課堂學習外,課外還可以進行自主在線學習、做作業、討論協作等學習活動,從而打破教師、學生、教學資源之間的時空限制,解決目前藥物分析教學中遇到的難題。
【關鍵詞】藥物分析課程 移動教學模式 學習軟件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1B-0068-02
藥物分析是我國中高職院校藥學、藥劑學、制藥工程、藥品生產技術、藥品經營與管理、臨床藥學、藥品質量與安全等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一門重要的核心課程,也是藥學專業科學領域重要的組成部分。藥物分析是一門“方法學科”,為藥品研究與發展藥品全面質量安全提供依據,是藥品質量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藥物分析是以無機與分析化學、有機化學、藥物化學、藥物合成等相關學科的理論與方法為基礎開設的,具有內容多、涉及面廣、實驗性強等特點,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課程。
傳統的藥物分析主要研究化學結構已經明確的藥物及其制劑的質量控制方法等內容,教學方法大多數是以教師講授理論知識為主。但針對 21 世紀對藥學專業人才的需求,依據《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要求,適應衛生事業改革發展對醫藥衛生職業人才的需要,藥物分析人才培養目標應更加注重職業素養專業技能,做到理論知識強調“必需、夠用”;突出技能培養,提倡“做中學,學中做”的理實一體化思想,更多地側重技能的培養。藥物分析課程內容多,知識點繁雜,目前,這門課程的教學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問題:第一,中高職院校的學生接受和掌握理論知識普遍較慢,自主學習能動性不高;第二,傳統課堂教師講授無法滿足本課程的要求,且以教師講授理論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要求學生能很好地理解、記憶和掌握是有一定難度的;第三,傳統教學方法師生之間的交互多囿于課堂且受限于課時數,師—生、生—生的交互嚴重不足,學習受到了時空的限制。因此,必須結合藥物分析課程特點,改革藥物分析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嘗試采用移動教學和信息化教學來補充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培養出能夠正確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型藥學人才。
一、移動教學的背景
隨著移動終端和無線通信網絡的不斷發展和廣泛應用,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獲取知識信息與他人交流互動,移動學習(Mobile Learning,簡稱 M-learning)在這種背景下出現并迅速發展起來。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第三十九次調查報告,手機已經超越 PC,成為最主要的上網設備,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全面到來。在校學生是“互聯網時代原住民”,如果學校能夠善于利用和管理手機和移動技術,使學生能夠正確利用移動設備進行自主學習,那么就可以極大地拓展教學空間,使學生進行跨越時空的學習;有效打通課內課外,增強教學中師生的交互。移動終端將會成為高效的教學信息化工具,移動教學成為創新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將會等到大幅度提高。
移動學習是指學習者利用移動設備、多媒體技術及移動互聯網絡等,能夠在隨時隨地發生的體驗和學習。近年來,隨著互聯網不斷普及和信息化教學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師嘗試各種各樣的教學模式,如“微課”“SPOC課”“慕課”“翻轉課堂”等。教師們逐漸意識到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勢不可擋。順應時代的發展和藥物分析教學改革發展模式的訴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時下先進的信息技術,加強信息技術與藥物分析教學相結合。本文以“學習通”為軟硬件環境,以藥物分析課件、案例、習題、微視頻等藥物分析典型教學資源為載體,探索構建基于學習通的藥物分析移動學習模式,使得學生除了在課堂學習外,課外還可以進行自主在線學習、做作業、討論協作等學習活動。從而讓學生充分利用合適的時間實現“碎片化學習”,解決傳統藥物分析教學模式與學生學習需求等不到滿足之間的矛盾。
二、移動式教學模式的實施
(一)學習軟件的安裝和支持功能。學習軟件是一款學習教育應用軟件。該學習軟件客戶端是面向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移動學習專業平臺。用戶通過官網下載學習軟件,可以通過微信、QQ 或手機號碼進行注冊登錄。一方面,用戶可以在軟件客戶端上查閱自習喜歡的書籍、文章、文獻、報紙以及其他的電子學習資料等,為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動學習服務。同時,用戶可以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資料等收藏到自己空間并進行分類管理;還可以對所有精彩的文章內容進行分享,從而實現資源的全面分享。另一方面,在學習軟件客戶端里具有通知、簽到、分組、討論、上傳下載、作業、投票、評分、統計等基本功能,師生通過學習軟件,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實現學習、互動全流程的數據記錄、分析、應用,并開展教學研究;能夠及時查看到學生的學習活動的詳細參與情況,輔助教師進行數據分析統計,從而更直觀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及時做出整改。
(二)藥物分析課程建設。主要包括藥物分析課程任務進行分解,把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制作成課件、相關微課視頻、案例、教案和習題等教學資源。這些藥物分析教學資源的特點是短小精悍,把授課的重點、難點進行分解成一個個學習節點,由于內容少而精,節點學習時間短,不易使學生學習感到疲勞。
(三)建立課程和班級。任課老師通過學習軟件新建藥物分析課程,然后在該課程里建立班級,生成一個班級邀請二維碼,學生通過掃碼加入所在班級,藥物分析課程和班級就建好了。
(四)上傳課程教學資源。教師在課程界面點擊“課程目錄”按章節上傳課件、相關微課視頻,定時發放學習任務等。通過學習平臺,教師選擇一些優秀的相關視頻、課件、案例等供學生自主學習,掌握知識點。
(五)學生學習軟件學習。課前,發放預習任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完成預習效果檢測,學生如果沒有按要求完成發布的學習任務將無法進行下一個內容的學習和做下一個任務,班級同學在完成老師下發的學習任務以后可以進行小組討論,互相解疑。這樣學生就可以利用碎片時間進行隨時隨地的自主學習,學生學習就不囿于課堂不受限于課時。以藥物分析課程“雜質檢查的鐵鹽檢查”為例,鐵鹽檢查是藥物分析雜質檢查這一部分內容里的重點也是難點,是執業考試必考知識點,所以鐵鹽雜質檢查的原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項是學生必須掌握的。首先通過學習通上傳鐵鹽檢查的微課視頻和預習小測驗;其次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微課視頻并完成預習效果檢測。endprint
課堂教學,通過簽到碼或二維碼的形式發起簽到,監控學生的出勤情況。老師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疑點難點進行解疑,對學生給予指導和反饋。課后針對學生學習反饋的問題發布習題任務進行課堂小測試和知識點的鞏固。
例如,在“鐵鹽檢查”該知識點的學習中,學生通過學習軟件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提出疑問。注意事項:稀鹽酸的作用?可防止 Fe3+ 的水解。在中性或堿性溶液中,Fe3+ 水解生產棕色或紅棕色的產物,影響鐵鹽的檢查。棕色或紅棕色的產物是什么?如何形成的?為什么會影響鐵鹽的檢查?在傳統課堂上給予解答和指導。教師提示:Fe3++3H2OFe(OH)3↓+3H+,Fe(OH)3 是棕色或紅棕色的沉淀,如果部分三價鐵水解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出去,就不能與顯色劑硫氰酸根反應顯色,導致檢查結果顏色變淺,測出的雜質鐵的量就會偏低,不能準確測出雜質的限量。
(六)學習軟件在實訓課的應用。藥物分析是一門應用學科,其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實訓課時在總課時量中占有一半的比重,傳統的實訓課教學模式受時空限制,教學質量不夠高。學習軟件在實踐課的應用,能有效解決該問題,并能實時監督學生的掌握情況,不斷提高和完善實教學質量。
課前,任課老師可以根據實驗內容上傳實驗教案,發布學習任務,學生分組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實訓課教學過程,老師發布任務,學生分組完成實驗并按時上傳實驗過程的短視頻到學習平臺上。一方面,老師可以靈活掌握學生的操作情況,及時糾正實驗錯誤;另一方面,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把其中比較優秀的視頻保存下來,作為以后教學的教學資源,這樣就可以不斷提高實訓課的教學質量。
三、反思總結
與傳統藥物分析教學模式和方法相比較,基于學習軟件的藥物分析移動教學模式,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開展藥物分析課程學習、分享課程學習心得體會以及師—生、生—生之間進行交流分享課程學習心得體會、互相解答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真正打破時空限制。而且通過移動終端,實現了隨時隨地進行豐富多彩、形式多變的互動式教學,師—生、生—生之間都可以進行互動點評和展開討論,藥物分析任課教師再根據學生學習藥物分析的反饋情況,組織學生利用簡短的時間進行現場的教學指導。
綜上所述,基于學習軟件的藥物分析移動教學模式探索,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也進一步拓展了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使得教學更加靈活,更有針對性,同時也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進一步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讓教師的教學跟上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另外,直觀及時的信息反饋可以讓教師更好地發現學生學習藥物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掌握學生學習藥物分析的效果;同時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篩選,把移動教學過程中優秀的資源不斷整合利用,不斷更新學習軟件藥物分析課程教學資源,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歐陽卉.藥物分析微課的制作與應用[J].理論研究,2017(5)
[2]楊 潔,譚穗懿,田元新.藥物分析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4(7)
[3]戴君武,王 軍.藥物分析技術[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4]張麗君.基于超星學習通的英語閱讀移動教學模式應用研究[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研究與探索,2016(12)
[5]范新民.基于移動學習的翻轉課堂培訓新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17(7)
[6]李 樂,姚新成,唐 輝.混合式教學在高校課堂中的應用——以藥物分析為例[J].衛生職業教育,2017(3)
[7]馬衛興.基于微信群的藥物分析微課程教學模式[J].教育教學論壇,2017(18)
[8]牛彥輝.藥物分析[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責編 江月陽)endprint